大鬧天宮好本事,天兵十萬不能伏

注:寫作辛苦,抄襲卑鄙


相傳,《西遊記》也和許多偉大的名著、經典的小說一樣,在一段時間內,曾經被朝廷禁止過。

哎!當日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天下,焚書坑儒,結果也不能把古人的著作完全毀滅!

權勢可以侵蝕你的尊嚴,剝奪你的生命,命令手下的千千萬萬鷹爪、狗奴才,脫你的褲子,砍你的腦袋,毀滅你的一切。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冥冥中自有一絲天意,經典不容抹殺!


吳承恩當日不為賺錢、數十寒暑寫就的《西遊記》傳到後世,竟有人懷疑他的偉大。

我所說的偉大,是指沒有破綻!

書太深奧,人已作古,這就更讓人難以理解了!本身吳承恩這樣的絕頂高手,就是獨孤求敗一樣的人物,獨孤一樣的獨孤!

更何況,故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讓我借用唐代崔顥的這幾句詩,來澆灌我的心田,你的心田!

有想象的《西遊記》給世人、後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太多的迷惑!而“孫悟空大鬧天宮基本是無人可敵,西天取經卻感覺人人可敵”無疑成了人們對此形成的“第一矛盾”。

事實上孫悟空大鬧天宮,只是把人打退,那麼多人圍著欺負他,他發狠了,死命的打,這很正常!作者讚揚的是悟空敢於反抗強勢的精神、有耐性不服輸的個性!

黃袍怪還被他打怕了,後來聽說悟空是唐僧保鏢,還嚇著了,覺得那人兇得很!

其實,其時,悟空耽擱了五百年,黃袍怪奎木狼武功已然大進非常,但心裡怕悟空,所以打了六十招之後就跑了。這六十招並沒有分出勝負。這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這也不禁讓人想起了另一句俗語,“手下敗將,哪敢言勇啊?”

這就是人性中的奴性、慣性,所謂的“淫威之下”,打都不敢打。

而且,悟空打不過也跑了。二郎神來了,作者給主演面子,說他關心小猴被人打。我說過,一般都是這種寫法。實際上不是二郎神,他被人圍著打的時候,小猴一樣是被人打!再說,他關心小猴,又沒有去救。他是變成二郎神出氣去了,他到二郎神家裡去搗亂,二郎神單身,追著他打!後來取經中途,他聽說二郎神欺負猴子也沒去找場子,再後來見了二郎還不好意思,梅山兄弟給他喊二哥,他還自己給楊戩喊楊大哥。又再說,楊戩不是哪吒一樣屬於天宮,人家自立門戶了。自立門戶的一般比天宮天將要厲害一些!不管天上人間,向來都是這麼回事,朝廷只是人眾,高手多處江湖!

所以我說,孫悟空打不過二郎神。

再說,說是“十萬天兵”,圍著打的、一次打起來的不能有那麼多!

關鍵,孫猴子有“筋斗雲”,能趕上來打他的一回沒有幾個。他打一打又跑了。就像跟二郎神打一樣。《西遊記》七十七回書,有一段話:

他喊一聲,把棍子隔開三個妖魔的兵器,縱筋斗駕雲走了。三怪見行者駕筋斗時,即抖抖身,現了本象,扇開兩翅,趕上大聖。你道他怎能趕上?當時如行者鬧天宮,十萬天兵也拿他不住者,以他會駕筋斗雲,一去有十萬八千里路,所以諸神不能趕上。

這是原著的原話,“十萬天兵也拿他不住者,以他會駕筋斗雲,一去有十萬八千里路,所以諸神不能趕上。”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孫悟空只是跑!

所以,我們除了可以給孫悟空起個小名叫“空空”外,還可以加個別名,叫他“跑跑”。自此孫悟空又叫做孫跑跑。

孫跑跑身手算是一流,輕功極其高明,所以,刺殺皇帝雖不能成功,卻可以全身而退,來去自如!

大笑:孫跑跑五百年後一見了妖怪就話說當年,讓本人自豪、使他人敬佩的光榮歷史, “大鬧天宮”的遊戲,只不過是因為筋斗雲打得好,有資本,玩了一場“跑得快”而已!

孫悟空從八卦爐出來的時候,要殺玉帝!當時四大天王被他打的閉門閉戶,無影無形!出來護衛、擋駕的是,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王靈官!王靈官雖也有些名氣,但是人們絕對聽說“四大天王”要多。《西遊記》和《紅樓夢》都有這種前後對比、凸顯滑稽的寫法。《紅樓夢》中賈芸問自己的舅舅借錢,借不到。路上遇到不是很熟的一酒鬼,竟然主動要借錢給他!

王靈官能迎戰孫悟空,這就是“懷才不遇”!賈芸問親戚借不到錢,這就叫“世態炎涼”!古人講故事都會吸收《愚公移山》這樣諷刺筆意,愚公其實不愚,智叟根本不智!

《水滸傳》中,晁蓋反而死了,宋江這種小人當老大,武松、魯智深這樣的好漢竟當小弟!這多多少少有點兒“造化弄人”、“本末倒置”的意思。

孫悟空那次殺玉帝,為什麼楊戩沒來?他在灌江口。二郎神是一方神聖,並不朝拜玉帝的,像電視劇放的,簡直是,堪稱是:放屁!

迄今為止,沒有一部真正的《西遊記》!我說的是電視劇。

一些亂七八糟的關於“西遊記”的電視劇放的:二郎神是玉帝的天將,鎮元子給觀音下跪,燃燈跪求如來,太上老君參拜玉帝,玉帝鑽桌子,高手去地府捉鬼,觀音進入幽冥界,悟空秒殺全真!等等。

二郎神是玉帝的天將,不尊重《西遊記》!哪個大神大佛願意隨便幫助玉帝?朝廷當官,是絕頂高手的不屑!牛魔王都對當年兄弟孫悟空氣鼓鼓地吵了一頓,“你說你讓觀音收了我兒去當善財童子,還讓我感激你?與他人為奴,怎比自己在山中為王快活?”

鎮元子給觀音下跪,笑煞我也!鎮元子是地仙之祖,就算觀音的老師西方聖老如來佛祖,也要給他三分面子!三清是他的朋友,四御是他的故人,如來佛祖的老師燃燈是他的同輩,如來自己還是他的後輩,是年輕人!

燃燈跪求如來,太離譜了!如來雖然創了佛教,是雷音寺掌門人,是當代萬佛之祖,但是見了他的老師燃燈,仍然要尊稱一聲“古佛”。就算博學多才的須菩提祖師和佛學精湛的燃燈大師這兩位名士,受如來這個喬達摩悉達多太子的邀請,加入佛教,算是佛教弟子。至少也是大於教主,甚至可以廢了教主的長老級人物,如來至少要點頭微笑,鞠躬為禮!

太上老君參拜玉帝,搞笑!太上道祖來了,玉帝、王母是要親自下座迎接的!就算孫悟空當年最無知最狂妄最年輕、大鬧天宮欲殺玉帝的時候,也不敢在老子面前放肆!見了老子,還要問一個“老”字,唱個諾,鞠躬為禮!

玉帝鑽桌子,胡來!導演是想強調孫猴子的瘋狂吧!實際那一次,還沒近身,在玉帝的凌霄殿外就被擋駕了!被三十六員雷將團團圍住,“鏖戰”,而不是十萬兵力!原著中,玉帝和王母、觀音、太上老君在一起的時候,對來人笑道,“還要添兵?諒一個小小潑猴,能有多大法力?”那情形就好比幾個大佬派小弟出去做人,結果對回報的探子皺了皺眉頭,說,“還沒搞定呀?”

高手去地府捉鬼,瞎扯!孫悟空大鬧地府、欺負閻王,是劫數,是事出倉促,是機緣巧合之下!爾時,地藏王菩薩正在閉關!地藏王是菩薩,還是大願的菩薩,不僅不能隨便動手,而且知命應天、憐才惜人!嚴格說來,陰間是不能隨便去的!當時悟空走後,閻王告訴地藏王,地藏王寫了訴訟,讓玉帝處理這件事!這並不表示,你去鬧地府地藏也不管!地府全是弱弱的鬼仙,是個高手就都可以三天兩頭的去一趟,你覺得像話嗎?你以為地藏王菩薩是泥菩薩呀?

觀音進入幽冥界,弱智!幽冥境界,乃地之陰司!佛經有云,“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指很大的一種犧牲精神。同時,豈非,也說明了佛教修行的大尊,是不能隨便去地獄、地府的!地府、地獄只有一位佛教大士,就是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他是自己願意永駐地獄、在地獄沉淪的!像觀音、如來、老君、玉帝這種人,如果有事吩咐閻王、龍王、土地、山神,自己絕對不會降到地下去、游到水中去、鑽到土裡去!這些人難道不會使個千里傳音功,或者念個咒語,又或者讓一個身邊侍兒,去傳旨進見?齊天大聖孫悟空後來也學著高貴,也曉得喊他們自己出來現身相見呀!

悟空秒殺全真,誇張!我看到有一版電視劇,鎮元子的清風、明月兩個小徒弟,連一招都沒跟孫猴子過,就直接被整了!這編、導也實在太侮辱人了!孫猴子武功哪有那麼強?東華帝君的弟子東方朔,太上老君的童子,諸大神佛的坐騎,等等,基本上也不認為孫猴子有多了得呀!玉帝的天將武功並不咋的,玉帝的天宮被孫猴子亂了一下,有的人又豈會把他真正放在眼裡呢?鎮元子兩個最小的徒弟清風、明月,並不怕大鬧天宮、名頭響亮的孫悟空!你也許會說兩小兒無知,無知故無畏,但大仙能留下兩人看管家園、看管人參果如此寶貝,你就不能不說人家有一定的法力。人家的師傅鎮元子搞孫悟空,和如來佛是一樣的,只用了一招,這點須要明白!書上是說,孫猴子在窗子外面彈了兩個磕睡蟲,讓兩個全真睡著了!除此之外,概無他寫!從沒交手!相當於,小偷偷偷地在窗外插了一根迷魂香,只是江湖上下三濫的伎倆爾!

等等,就不提了。

至於大鬧天宮時候用法寶來殺孫悟空,誰有法寶?老子。 老子怎麼會殺孫悟空呢?老子的法寶,也不一定能活捉孫悟空呀!

太上老君出手兩次,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絕頂高手、聖賢都有網羅人才、憐憫人才、悲憫眾生之意。不會、不忍輕易殺生!孫悟空被三十六雷將圍住惡鬥、“公然不懼”、“怒氣昂昂”的時候,如來來了,笑了,說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怕他被天庭圍攻死了,可惜了大好身手!如來此時,已有心讓他加入佛門了!

至於玉帝為什麼請如來?這個,你看過、想過金庸的《神鵰俠侶》說不定就會明白了。忽必烈是歷史上的元世祖,實際的元太祖,他的大軍踏平襄陽、掃滅大宋都可以,難道最終還抓不住、殺不死一個大宋襄陽的郭靖一人?但是,忽必烈還是要請金輪法王這樣的絕頂高手,來兵對兵將對將,專門對付郭靖這樣的武林人士。通常皆是這種情況,有一流高手來刺殺皇帝,皇帝兵力雖多,當然是仍然要儘量請絕對可靠的絕頂高手來護駕。按皇帝心思,這等叛逆最好是速速被抓住,以免憂我心。如來,毫無疑問的,是能為皇帝解憂的絕佳人選,是能速速抓住叛逆的第一高手,是絕對可靠的絕頂高手!孫悟空鬧天宮,打不過跑,游擊戰,很煩人!十萬天兵一時半會兒解決不掉他!在玉帝眼中,思想中,很自然而然、首先就想到了“佛法無邊”四個字,想到了“治世天尊”如來佛祖!他認為他可以直接秒殺猴子!事實上也是如此,孫悟空打不過也跑不過,引以為傲的筋斗雲在如來看來是個笑話,如來只用一招!只是輕輕的拍出一掌,只用了最多兩成功力!

玉帝當然知道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也可以收伏、秒殺猴子。只是老君兩次救孫悟空,尤其是第二次,八卦爐沒練死猴子反而使他更強大了,老君其時已然犯了欺君之罪,玉帝並不笨!他不會治老君的罪,也不會請老子煉魔救駕!

元始和老君同為三清,而且是天仙之祖,祖師級人物,早已妙參造化、慧通自然、練達人生,知天命盡人事,豈能輕易出手?玉帝自己都認為孫悟空只是個“小小潑猴”。若是由輩分長於如來佛的元始出面來打擊孫猴子,簡直就好像是讓教師、請大人,去搞一個小學生混混兒一樣,是個笑話!

為什麼不再請二郎神?二郎神已經表演過了,不能秒殺孫猴子!

為什麼不請南海觀世音?長期以來,觀音菩薩只是一種“濟世救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絕色佳人”的形象,主要是世人對她的印象好,她在人間的地位高,幫助過很多的凡人!玉帝至少會認為,觀音的法力不能秒殺孫猴子!或者,“觀音、老君已經出現過了,他們怕是不會誠心幫忙吧!”

由於觀音是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又是絕色佳人!她可能輕易不會動粗,沒有施展過深微法力、武力!事實上天、地、人三界之內,也沒有神通廣大的人會冒犯她,她根本算是沒有施展武藝的機會!無知的人總會認為不說話就是癟三兒,就是病貓,就很老實、好欺負!而不是沉默是金、深藏不露!賤人就是多,你給他打一頓,他才會知道威力!才知道敬畏兩個字怎麼寫!於是,連三百多歲的紅孩兒都說了一句,這句是說觀音的,“什麼膿包菩薩!”

孫悟空聽說了緊箍咒是觀音送的以後,還生出了準備去打觀音的念頭!鎮元子的果樹,孫悟空打倒了之後三島求方,沒想過觀音。首先,沒想到觀音!觀音後來對悟空說,“你怎麼到島上去,不來請我?”孫悟空沒有回答。他心裡認為,觀音不咋的!至少不如神仙三島的老神仙們!後來,觀音才故意露了一手,顯示了深厚的法力,孫猴子吃了一驚,從此乖了不少!——他連觀音的裝水瓶子都拿不動!

不僅玉帝、紅孩兒、孫悟空,以及另外一些妖精,連如來佛祖、太上老君都如此!如來開盂蘭盆會,說要傳經與東土、渡善與世人,觀音主動請纓去尋找取經人,如來說道“別個也不行,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這句話很明顯是嘉獎致辭,譽言成分多!後來了兩個猴子,如來慧眼早已識破,卻對觀音道“你看如何?”觀音說“我不能辨認”,如來這才笑著,道出了“假悟空”。

佛祖釋迦牟尼這樣試探,道祖太上老君也不信,說道“老子八卦爐煅燒了的楊柳枝,你能救活它?”觀音施展了一夜的法力,輕柳復青。孫悟空鬧天宮的時候,觀音欲助二郎更好的擒他。老君說“你憑什麼?”觀音答“我用我這個楊柳瓶去砸那猴子的腦袋”。老君調侃道:“你那個瓶子是瓷器,倘若打不著猴子的腦袋,碰到地下去豈不是碎了?”又說,“還是讓我來吧!”觀音不服氣,也問道“你有什麼法寶能助力?”老君大笑,道了三聲“有,有,有”!老子當然有法寶,他從袖子中拿出個圈圈兒,對觀音說:“這叫金剛鐲,又名金剛套,能套萬物,水火不侵,是我自幼煉成之器,想當年,老夫西出涵關,化胡成佛,全都靠它!”觀音頓時閉嘴不語,啞口無言!

也就是,他們往往多會低估觀音的武功法力!也許是美女的美,使人迷糊了,以為她沒有真本領!人們聯想到名女人、有本事的女人,總是色字在前,總會首先想到女性的第一資本:美貌。有人說,有的美女明星是花瓶,沒有演技。我聽來就覺得好笑,一個美女,不會做戲?

也許是重男輕女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人們總是會認為男的和女的打架是欺負女性!因為,觀念裡是:女性必輸!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紫杉龍王排第一,人們多會以為,白眉鷹王、金毛獅王、青翼蝠王是讓她這個絕色佳人!她真實的實力其實不堪,打不過後三!殊不知,金庸原著是有這樣一段話的:

金花婆婆咳嗽數聲,道:“謝三哥,當年你我的武功,高下如何?”謝遜道:“四大法王,各有所長。”金花婆婆道:“今日你壞了一對招子,再跟老婆子相比呢?”謝遜昂然道:“你要恃強奪刀,是不是?謝遜有屠龍刀在手,抵得過壞了一對招子。”他噓了一口長氣,向前踏了一步,一對失了明的眸子對準了金花婆婆,神威凜凜。殷離瞧得害怕,向後退了幾步。金花婆婆卻佝僂著身子,撐著柺杖,偶爾發出一兩聲咳嗽,看來謝遜只須一伸手,便能將她一刀斬為兩段,但她站著一動不動,似乎全沒將謝遜放在眼裡。張無忌曾見過她數度出手,真是快速絕倫,比之韋一笑,另有一分難以言說的詭秘怪異,如鬼如魅,似精似怪。此刻她和謝遜相對而立,一個是劍拔弩張,蓄勢待發,一個卻似成竹在胸,好整以暇。張無忌心想她排名尚在我外公、義父和韋蝠王之上,武功自然十分厲害,不禁為謝遜暗暗擔心。但聽得四下裡疾風呼嘯,隱隱傳來海中波濤之聲,於兇險的情勢之中,更增一番悽愴悲涼之意。兩人相向而立,相距不過丈許,誰也不先動手。

 過了良久,謝遜忽道:“韓夫人,今日你定要迫我動手,違了我們四法王昔日結義的誓言,謝遜好生難受。”金花婆婆道:“謝三哥,你向來心腸軟,我當時真沒料到,武林中那許多成名的英雄豪傑,都是你一手所殺。”謝遜嘆道:“我心傷父母妻兒之仇,甚麼也不顧了。我生平最不應該之事,乃是連發一十三招七傷拳,擊斃了少林派的空見神僧。”金花婆婆凜然一驚,道:“空見神僧當真是你打死的麼?你甚麼時候練成了這等厲害武功?”她本來自信足可對付得了謝遜,此刻始有懼意。謝遜道:“你不用害怕。空見神僧只捱打不還手,他要以廣大無邊的佛法,渡化我這邪魔外道。”金花婆婆哼了一聲,道:“這才是了,老婆子及不上空見神僧,你一十三拳打死空見,不用九拳十拳,便能料理了老婆子啦。”


請不要自作聰明的說“觀音其實非女性”這句話。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在《西遊記》的描述中,觀音就是一個女性,還是個絕色的佳人!孫猴子還恨恨地在背後說過“活該她一世無夫!”

再說說,菩薩——這兩個字的意思相當於教師,以自覺、覺他為己任,勸人為善為宗旨,不是隨便打架的人,也不是隨便幫人打架的俠!打架的精怪,若遇到菩薩,也大多打不起來。所謂“你不傷害我,我也不傷害你”就是了。正如混混兒學生,雖多,雖然喜歡動不動打這個打那個,少有毆打教師的!而菩薩輕易不跟妖精打,也好比是一個教師不會跟學生老大去打架!凡諸菩薩,皆可以稱之為“佛之師”,這個所謂“佛”,並非佛祖如來佛,而是指佛門弟子。菩薩,畢竟是佛門修行人中的一種高級別,當然可以指導人家,當人家的老師!

比菩薩高的級別,是佛。說的是“佛門”嘛!菩薩下面,是羅漢。羅漢下面,再排名不分等級了,有聖僧、揭諦、比丘、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夷塞、丁甲、功曹、伽藍、等等。這些人的上面,應該有金剛。八大金剛是雷音寺的護法尊神,大鵬雕是如來的“大護法”。此,當是按《西遊記》之說,非敢大言不慚,妄談佛教的真正知識也!

是誰?又說,天庭沒用法寶。

我告訴你,天庭,不僅用了!還可能用的是最頂尖的技術,最高級的法寶!你仔細想想,西天路上的法寶又能把孫猴子怎麼樣了?你再想想,天庭用的天羅地網何其恐怖?

西天路上的法寶估計能贏對方,但是人家有腿,曉得跑吧?天羅地網對直是網住你,活捉你,朝廷的做法通常是、喜歡這樣,儘量不直接在戰鬥中打死你,把你捉到,然後刑場,然後行刑,搖擺一番,示眾一場,以彰顯帝王、法律的威嚴!戰場上殺了你,就是抬舉你,你就是個英雄了!刑場上殺你,你的威風便蕩然無存,你被綁之後,靜靜的讓人家一個卑賤的奴才砍你,你會感受到死亡的恐懼,說不定你會屈膝投降,成為朝廷奴才!而不是江湖好漢!至少,你那時,死得很窩囊、很狼狽、很狗熊!是以,給人家留個全屍或者讓人家選擇自殺,有時候也是尊重人家的表現!是以,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失敗的王者人物大多寧願自殺!人生自古誰無死?這樣的死,仍然保持了尊嚴,仍然高貴!天羅地網,顧名思義,可令對方的逃跑難度更大!而且,天庭動用了一十八架天羅地網!層層佈網,密密麻麻,水洩不通,鳥雀難飛!

只可惜,孫悟空不是魚!也不是鳥,更不上網!還是網不到他,還是讓他給逃了!如果不具備孫悟空的筋斗雲、地煞七十二變、身外身這些手段、法術,如果只是很能打的黑熊、青牛、黃獅等等這些高手,這些打鬥功夫不在孫悟空之下的高手,和孫悟空易地而處、也來個大鬧天宮的話,他們很可能,是會被,天庭拿下並且殺死的!

天庭有一個照妖鏡,他只能罩住牛魔王,孫悟空法力雖低,不是周天十類之種,不達天上人間之名,根本不起作用!

至於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也不起作用!老孫會七十二般變化!

這也不是玉帝問老子借法寶的問題。你更要注意,孫悟空是“十萬天兵不能伏”,“不能伏”就是“不能擒”,不是“不能贏”。他的七十二變,可以在天羅地網下變化逃生。西天路上人家捉了他,經常性的活捉他、綁架他,他就是主要靠七十二變的法力變化逃生的。他的筋斗雲,可以對付十萬天兵,打不過就跑。人家打不過還躲不過麼?未免太霸道了一點兒。

他的身外身法術,可以用毫毛變幾個、變很多一模一樣的孫悟空,讓十萬天兵分散著去抓!

而孫悟空天生屬於四大靈猴之一,照妖鏡這種天庭的一級法寶,根本不能罩住它的原型,只能照出他的身影,行蹤!

照妖鏡只是對孫猴子不起作用,其實很有用。天庭為剿滅他,用的天羅地網和照妖鏡,真的,真的是很恐怖、很滅絕的法寶!莫忘了,後來取經路上,太上老君、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玉皇大帝派去的四路人馬,加上菩提祖師的弟子齊天大聖孫悟空、東華帝君的弟子天蓬元帥豬悟能、燃燈古佛的弟子托塔天王李靖、太乙天尊的弟子會海大神李哪吒,也只是圍住牛魔王鏖戰了半天,還沒有分出勝負。以牛魔王法力之強,最終被照妖鏡罩住了,照妖鏡的光射到他身上時,他正變回原形,且在玩法術,施展法天象地的規模!因此,沒有跑、沒有閃開,又因此,他才不能動彈、最終中招,被哪吒狠狠地逮住不放了!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孫猴子有了火眼後,法力更深一層,但紅孩兒的三味真火正好克他!牛魔王變回原型後,神通更強一點,但哪吒拿斬妖劍、風火輪正好打他!要是,牛王不牛,變回人身,哪吒就打不過、吃不到半點兒便宜、佔不了一絲上風了!如果沒有“照妖鏡”這高級的法寶罩住牛,牛就變成人身了!

而當初,天庭圍剿悟空時,照妖鏡下,天羅地網中,悟空用了“七十二變”中的隱身術,在二郎神眼皮子底下逃跑了!托塔天王手擎著照妖鏡,看了才知道並告訴,孫猴子逃到你楊二郎的家裡去了。

在整個一部《西遊記》中,與孫悟空交過手,讓孫悟空打不過也跑不脫、無可奈何、想痛哭、令他感到絕望的,只有三四個人!

若論贏孫悟空,似乎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若要伏孫悟空,那就不容易了!

打贏和擒拿完全是兩回事兒!小同大異!金庸《笑傲江湖》中“三戰”這一回書顯示,方證大師的武功單打獨鬥就比任我行厲害,就算為人不卑鄙、出招不夠狠,加個嶽不群或者別的任何一個在座的掌門人,都是可以打贏任我行的,但是,即使再加上左冷禪、餘滄海等等在場的所有掌門人、一幫之主,有把握留住任我行的足跡麼?他們自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把握擒拿任我行、把任我行困在少林寺的!

老鷹能打贏獅虎,能以高俯衝攻擊獅虎,但是隻能擒拿住小雞!

孫悟空跟十萬天兵打,就好比是獅、虎和老鷹、大雕打。老鷹、大雕能以高俯衝攻擊,能打贏!但是不能擒拿住!十萬天兵分散開來,又打不過孫猴子了,就好比是大雕落地了,不一定能打贏老虎!而孫猴子就好比是老虎、獅子,在陸地上縱橫,看起來,很神氣很威風!

這其實也好比是下棋!有的,輸家不比贏家差多少!贏家只是勉強可以下贏他。有的,卻是輸家步步難走、不知所措的感覺,贏家甚至能把他的棋子兒吃得精光!

這就是不同。有“不戰而勝、不戰而屈人之兵”、“贏得很輕鬆”、“凱旋而歸”、“大勝一場”、“小勝”、“贏得勉強”、“僥倖打勝”、“贏得不光彩、勝之不武”、“慘勝”、“終於消滅了”等等,戰勝的情況有所區分、分別!

看書要認真!要注意字眼,是大“鬧’天宮,鬧的意思,就是無知、調皮、胡鬧!

哪個懷疑,孫悟空那麼不堪,取經路上還打不過神仙下凡,當初竟然能有“鬧天宮”的作為?這,很正常!鬧事不是非要本領極高,只要膽子放大,即可!再說,朝廷不一定是人才聚集,很有可能平庸之地,江湖之間反而能人輩出、藏龍臥虎,天上人間、任何時代都是如此!孫悟空打不過天上神仙又怎麼了?天上神仙並非都是玉帝的人馬!孫悟空鬧天宮只是跟玉帝的直系手下打!所謂的孫悟空五百年後打不過的 “神仙下凡”,其實也多不是玉帝的天兵天將,不是玉帝能直接命令的奴才!為難取經的下凡者,大約:

有金角大王、銀角大王,這是太上老君的兩個看爐童子,依你所慮,悟空鬧天宮的時候,你難道讓玉帝請拿著老子法寶的兩燒火小兒去降妖?

有老子的青牛,如來的金鵬,觀音的金吼,文殊的青獅,普賢的白象,太乙的九靈,壽星的花鹿,嫦娥的玉兔,等等。這些有的根本打不過,有的卻是拿著法寶可以贏孫猴子,有的不拿法寶也能打贏孫猴子,但是,你難道讓玉帝放棄天兵天將不用,去請別人的畜生來幫忙?

還有彌勒的黃眉童兒,這也是靠金鐃和人種袋贏的,論武功,還不是孫猴子的對手!玉帝要去打擾佛教的修行人,也是直接請如來呀!

需要搞清楚,如來、觀音、老君、太乙、彌勒、等等,相當於曹操、劉備這樣有實力的一方諸侯,而玉帝本人法力有限,他等於是東漢末年的皇帝,名義上他是老大,太上老君和如來還要聽他的,實際上他根本調不動那些大神大佛的部下!東漢末年的皇帝就算讓劉備聽他宣調,劉備手下的關羽他難道調得動?諸侯的手下,只會聽從有力的諸侯,而諸侯,面子上要聽從皇帝!是以,如來要喊文殊、普賢去收青獅、白象,只有老子才能迅速、好說地收伏青牛,只有觀世音才能迅速的收伏金毛吼,只有太乙救苦才能好說地收伏九靈元聖。玉皇大帝,未必能請的動這些神仙的“司機”!

——像二郎神這種江湖高手,對於玉皇大帝是聽調不聽宣!而如來、老君這樣的更有實力的一方諸侯,是可以直接廢了皇帝的!玉帝的京都在哪裡?在八重天凌霄殿。殿上無人,以至於孫猴子這種高手也能鬧一下天宮這京師之地!老君在哪裡?老君住的是無上天宮。如來在哪裡?如來住的是極樂境界。老君對玉帝說八卦爐煉死猴子,結果呢?他已然犯了欺君之罪!如來對孫悟空說,你贏了我你就在天宮當皇帝,我讓玉帝去西方居住。難道玉帝會沒聽到這句話嗎?佛祖如來和道祖老君都對玉帝大不敬,玉帝連屁都沒敢放一個!是玉帝寬宏大量嗎?未必!你看看他能駕馭的、他屬下當官的天蓬元帥、捲簾將軍,還有西海白馬王子小白龍,還有鳳仙郡那些更弱勢的凡人,玉帝是怎麼處理的?玉帝的實力堪憂,孫猴子都能鬧一下京都之地,老君、如來,這皇帝根本不敢動!不僅不敢動,玉帝還要巴結。君不見,玉帝把黃袍怪奎木狼賜給老君當奴才!君不見,玉帝派天兵天將幫如來抓牛魔王!君不見,王母娘娘蟠桃會每每要請一些大神仙!像齊天大聖這樣的虛名,還不配受邀請!連二郎神這樣的江湖高手、名副其實的小聖人,都沒有受到邀請!原著中,有“孫悟空哄赤腳大仙”一事,赤腳大仙諒這猴子——或者說沒想到:這猴子不敢欺君,又加上大仙忠正之性,不會以壞度人,因此被哄騙了。赤腳大仙受到了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邀請去吃蟠桃,因為他是大羅神仙!雖如此,赤腳大仙見了玉帝也要口稱一聲“陛下”,雖不像別的臣子那麼悚、那樣跪拜!治世天尊如來和道德天尊老君見了玉帝,還是要抱拳為禮,說一聲“大天尊”。因為名義上,玉帝是三界主宰,是皇帝,十方的神佛都要聽他的號令!

唯一的是黃袍怪,他是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是玉帝的天兵天將,是可以讓玉帝直接使喚的神仙,他,我已經說了!

至於觀音養的的小魚兒,靈感大王金魚怪。還有龍王的侄子九頭蟲。只是在水上橫行,水上功夫,孫猴子不行!打架這回事兒,嚴格說來是要看天時、地利、人和的,也是件玄妙的事兒!現代各國,大抵都有海、陸、空三軍。三國時代,曹操大軍得了大半天下,攻城奪地連戰連捷、勢如破竹,赤壁一戰卻損失慘重、大傷元氣、一敗塗地。究其主要原因,無非是曹操的雄獅猛將們,水上功夫不行!打群架是這樣,單挑也如此,有“地戰、水戰、馬戰或空戰”之分。《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三十三代教主陽頂天,武功蓋世,除了武當張三丰真人、少林空見大師和其名不揚的匿名人物外,他算得當時武功第一。有一天,一青年男子獨上光明頂,說要跟他比試比試。這名青年男子就是金花婆婆的日後男人銀葉先生韓千葉,當時他指著光明頂上的碧水寒潭,說道要和陽頂天在那裡切磋一下武學,陽頂天不敢!《水滸傳》中,浪裡白條張順在陸地上被黑旋風李逵打的鼻青臉腫,可是到了水裡,李逵就反被他整的像一隻水雞子了!而《西遊記》這部書中,神通廣大的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實際上也是個“水雞子”!他當年鬧天宮也不是在水上揚名的!而東海索取金箍棒,原著中,龍王並沒有跟他交手!當時四海龍王都趕來了,齊聚一堂,準備給他揍一頓,說道小子狂妄敲詐我等,東海龍王勸住了。大哥是被孫猴子的內力嚇住了!再說,孫猴子手上拿的金箍棒是太古時期太上道祖八卦爐中鍛鍊過的,又是上古時期大禹皇帝求來定過氾濫、波濤洶湧的大海的,龍王對此怎會不知識?定海神針餘威猶在,東海龍王心有餘悸!是時,東海對三個小弟說,賢弟不可魯莽,不可妄動刀兵,他手裡拿的金箍棒重一萬多斤,能粗能大,磕著的皮破,挨著的筋傷!東海龍王老謀深算,怕蝦兵蟹將死傷,直接是簡單、省事、又放心的做法,跟地藏王一樣了,上告天聽,請老天來管此事!如果他當時和孫猴子在龍宮打起架來,孫猴子可能不是對手!按書中後來的表現,孫猴子若在水中,連龍王的親兒子、侄兒子都打不過!

而龍王第一次見了孫悟空就喊“上仙”,也很正常!有錢勢的人都有孟嘗之風,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龍王好歹也是一代大王,且不是暴發戶那種突然崛起的大王,肯定深諳人事、知道長久的生存之道,見了從來不認識的孫悟空主動上門來拜訪他,難道拒之門外?又難道說,讓堂堂龍王第一次見了人先動手打一架,打過了之後再說一聲“上仙請進”?當然是直接請他進去喝口茶,聊兩句!至於“上仙”,也只是隨口的禮貌,並非有意的尊敬!後來東西被搶了,告他時,就改成了“妖仙”。

似乎無妖可提了。除了大鵬雕,如來還放了黃風怪黃鼠精,半截觀音白玉鼠。若論武功高強,還有一個蠍子精,應該算是如來的半個弟子。她在靈山不聽如來說法,被如來說了兩句打了一下,她還還手,把如來的手刺了一下,勾疼了。然後,跑了,逃出雷音寺。請試想,上課不聽講,被老師說兩句、打一下,就不服氣,把老師反踢一腳,然後跑出教室。這樣的學生該有多酷?這就難怪孫猴子也不是她的對手了。連蠍子精的半個師姐觀音,都說近不得小師妹的身。當年孫猴子拜師學道的時候,還很老實!

還涉及到孫猴子請玉帝的人。青牛、黃眉、犀牛怪那回,等等。請的是玉帝手下的天兵天將來幫忙。這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叫“萬物互相牽制,相生相剋,一物降一物”。更叫,原著中說過的:孫悟空某次說,天上神將多不如老孫,當年鬧的時候已領教過了!許天師回答道,“此一時,彼一時,大不同也!”畢竟呀,世界日新月異,在發展、在變化,孫猴子卻不能伸展、與世隔絕了五百年!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何況五百載?五百載後,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至少,六十招之內根本不輸與他!


不得不說,有的人看了《西遊記》,會認為如來佛法力最高,孫悟空法力很高、極高。這是不客觀、不全面、不深刻的!

認為如來佛法力最高,是看到如來佛收拾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是一種“入世心態”,以為出手的就厲害,出名的就有才!

認為孫悟空法力很高、極高,是看到孫悟空表面很瀟灑、風光,是一種“主演情懷”,這種情懷主要來源於古龍小說。我們知道,通過金庸小說可以看出,金庸認為只有名人之後,而且還要有機遇,甚至豔遇,再加點兒自己的刻苦勤奮,就可以揚名於天下、令人崇敬了。而古龍出身貧寒,他有另一種創作理念,他認為,一個人只有先有本事、名氣,才有故事,就像我總結的,“歷史,是帝王將相的歷史。江湖,是英雄美女的江湖。”是以他的小說大多是主演一出來就有名,就武功高強,甚至是天下無敵手。看多了古龍這路數,凡人難免不受影響。因此,許多人就有了深深的“主演情懷”了。

有這種情懷的人,以為《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武功要高於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虛竹,《多情劍客無情劍》裡面的李尋歡能打贏胡瘋子、大歡喜、上官金虹、天機老人!

有這種情懷的人,還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要比王熙鳳、尤三姐、秦可卿美麗漂亮!

你說,這種人是不是不動腦子?是不是有一種深深地“主演情懷‘?

殊不知作者要表達的是博大精深、臥虎藏龍、千奇百態、層出不窮!試問,主角如果最厲害,還鍛鍊什麼?拼搏什麼?經歷什麼?主演已經天下第一、無人能難,高處不勝寒了,還演個屁啊?

真正武功能稱一的,一定寂寞。是一種“靜態”。他們不會出風頭,不會經常出來表演,因為對他們來說,沒什麼事,沒什麼困難,因此,也沒什麼可說的!俗話說,沒什麼說唱!他們,基本是沒戲!

牛魔王和二郎神都比孫悟空的武功好。當然,要打贏他,至少也要在三百零壹招過後!就好像是,金庸《射鵰英雄傳》最後一集華山論劍的時候,主演郭靖正好勉強、堪堪能接住、抵擋黃藥師、洪七的三百招!孫悟空只是一個身手一流、輕功極高、竊仙丹蟠桃御酒的“小偷”。小偷最大的本事,當然是逃命,是輕功。孫悟空最出名的所學,是筋斗雲。太白金星、沙僧都不如他快。第一次見了如來佛祖,還洋洋歡歡、自鳴得意的說,“俺老孫會駕筋斗雲,一個跟頭就飛出十萬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但是,牛魔王和二郎神卻能追上、緊追悟空。牛魔王、二郎神都會七十二變,牛魔王力大無窮,二郎神也是天賦異稟,“二郎擔山”,牛魔王有牛角,二郎神有天眼,各自也都會“法天象地”的法術,都有三尖兩刃槍、熟鐵棍的法器。但是,沒聽過他們的輕功出名。他們卻能追擊“筋斗雲疾”的孫猴子!

這也是很正常的一種描寫。一般寫武打的都有這個感覺,就是,武功極高的人,輕功就算不出名,也能追擊以輕功出名的高手,也會輕功不在他之下!好像是連帶的,一竅通而百竅通!

太上老君、如來、觀音、鎮元子,駕雲不會比悟空慢。悟空所持的“筋斗雲”只是在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將之中,自由來去,自由穿梭。

所以,所以,所以,正確理解了之後,傳說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也並不是像你當初想象中的那麼拽!妖魔界就有一句流行語,“哦,你原來就是那個大鬧天宮的弼馬溫那廝?哈哈,你莫把我笑死了!”

不過輕功極高、身手一流,也算不錯了!能大鬧皇宮,不被皇上千百軍士所抓,也算少有的江湖一流高手。畢竟呀,如“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的白雲城主葉孤城這樣驕傲的人物,被皇宮所圍時,也喪失了信心!

可見,皇宮的勢力遠比高手的一人之力厲害!可見,孫悟空能“大鬧天宮”,與玉帝做對,跟十萬天兵交手,那還是相當的了得的!可說,雖敗猶榮!

正如現實世界傳說中的拉登先生,至少在一段時間以內,美國派了不小兵力,仍然是無法抓住他。他忽東忽西,猶如輕功登峰造極之人,那是相當的思之令人欽佩!

難怪,地仙之祖鎮元大仙稱讚了他兩句:

大仙聞言,呵呵冷笑,誇不盡道:“孫行者,真是一個好猴王!曾聞他大鬧天宮,布地網天羅,拿他不住,果有此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