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才能逃出在乎人們對自己評價好和壞的心理呢?

打開我的小宇宙


我來講兩個故事,再給出三點建議和方法。


故事一:

老闆,我要一碗金牌老鴨湯”,我老婆看了幾眼菜單就確定的說。

“金牌老鴨湯和標準老鴨湯有啥不一樣啊?”我好奇的問,因為二者價格相差將近10塊錢呢。


當得知金牌的只是多了幾塊兒鴨肉,我果斷的選擇了標準老鴨湯,標準湯的是定了下來,但是我還在猶豫,是因為以平時在外吃飯的經驗和我的飯量,以及當時我的飢餓程度,一般的餐館一碗的份量根本不夠我吃的,更何況標準老鴨湯裡還沒有肉。


“老闆,湯裡有什麼可以加的嗎?”,我一邊問一邊想。“可以加豆泡,鴨肝,鴨血,鴨胗,鴨肉......”老闆利索地回答說。


“還可以加一份兒面是嗎?”我好奇的問老闆,因為看到了菜單上加一份兒面2塊錢。我是安徽人,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老家地處安徽西北部,淮河以北,屬北方),愛吃麵,而且也便宜。


得到了老闆肯定的回應後,我爽快地跟老闆說加一份兒面。但是老闆的回應讓我有點吃驚,他說:“老鴨湯裡本來自帶的有一份粉絲,再加一份兒面混在一起不好吃。”


飢餓如虎的我不耐煩的想:要你加你就加,哪兒那麼囉嗦。不過我還是禮貌地跟老闆說:“沒關係,加一份兒面,可以的。”其實我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但是我這人就是喜歡跟別人不一樣,不好吃我也想嘗試一下。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我更感驚訝。


雖然我喊他老闆,但其實也就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小夥子。老闆貌似無奈的接受了我的“無理要求”,對著右邊的廚房喊“還有沒有面?”。


廚房是透明的,我能夠直接看到裡面,一位比老闆大幾歲的女士乾脆地回答:有。之所以喊那個小夥子老闆,是因為店裡就他們倆,我猜他們不是情侶關係就是姐弟關係。


當女老闆得知了我的“無理要求”時,忙活著頭也不抬,極為不滿地說:“老鴨湯沒有這麼做的(粉絲和麵混在一個鍋裡煮)”。


小夥子老闆貌似還帶著“顧客就是上帝”的經營理念替我說話:“人家要加面就加唄”。女老闆邊幹活邊大聲說:“要麼都煮麵,要麼都煮粉兒”。


我被女老闆的氣勢給震住了,更是被她的堅持給打動了。得得得,怕小夥子為難,後面還有顧客要點餐,我匆忙說:都下面就好。


點完餐,給了錢,我跟悅兒找了座位坐了下來。說實話,雖然我的好奇心沒有得逞,但是我一點兒也沒有生氣,反而佩服女老闆的經營理念。


也許這樣一個小店根本就沒有什麼經營理念,只是認真的做著自己的粉兒,煮著自己的老鴨湯,就是認為粉兒和麵放在一個鍋裡煮不好吃,顧客再需求,也不妥協給你做,這就是我欣賞的這家店的特色與個性,這也許還成了他們的優勢。


假如,他們按照我的無理要求做了,我也吃了,發現不好吃,可能我以後就不會再來了,或許我還會告訴其他人這家店不怎麼樣,因為甭管是誰的錯,反正我的體驗不好,就很有可能做出這種不理性的行為,儘管是我自己要求粉兒和麵一起煮的。


這就是這家店的個性,我很欣賞的個性,以後還是會去他們家吃的,因為做的老鴨湯挺好吃,價格也不貴,還有他們家秘製的辣椒醬更是美味。


如果這種小店有優勢,也許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認為好吃的美食,覺得好吃您就來,不好吃您就走。不會為了迎合顧客的口味而喪失了對美食的責任心和對自家美食的自信心。我會為了這份兒執著經常去吃他們的老鴨湯。


故事二:

說到做自己而不去迎合顧客的口味,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的還有離北京五道口地鐵站不遠的一家螺螄(念si,而不念shi)粉店。這家店我也特別喜歡,倒不是因為飯菜味道好,而是因為他們具有我剛才說的那種精神以及他們店裡獨特的文化氛圍。


我的辦公地點就在離這家螺螄粉店不遠的清華科技園,有時候會和同事一起去店裡吃螺螄粉。我有一位廣東的朋友,口味清淡,不好辣,可以說一點兒辣也不能吃。


我們到了店裡點菜,輪到廣東的同事點菜的時候,他傻眼了,口味從微微辣到非常辣,就是沒有原味or不辣,因為原味就是辣的。同事跟服務員說能不能做不辣的螺螄粉,服務員堅定的婉拒了說“沒有不辣的”。


同事無奈,只好點了微微辣,後來還是覺得很辣,於是跟服務員要了一碗白開水,涮螺螄粉吃,才勉強可以吃的下去。


我很同情廣東同事,但是我更欣賞這家螺螄粉店的作風。同事可以換其他不辣的餐館吃飯,但是如果螺螄粉店加了不辣的口味,可能會因為不辣的不好吃而影響他們的口碑,還會讓那些吃辣的人,特別是在京的廣西人沒有了自豪感和歸屬感,因為在廣西,螺螄粉就應該是辣的。


想想看,麻辣燙如果不麻不辣,豈不是變成了熱湯煮菜沒了吃頭。上面說到的螺螄粉店,不僅僅作風強硬,而且還特別認同自家廣西的文化,讓在京的廣西人有一種在家的歸屬感。在店裡,你會看到螺螄粉的“螄”後面會有注音“si”,因為大多數非廣西人都會念成螺shi粉。


店裡還有一些廣西特色的文化標識,比如點完餐之後,你會領到一個餐牌,每個餐牌上都寫著一句廣西方言,這樣廣西人看了覺得親切,非廣西人看了覺得好玩兒,還好來中心實習的小姑娘是廣西人,每一次我都會問她XXXX是啥意思。


螺螄粉不太適合我的口味,但是這家店卻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家店,做美食有個性,這種自己認可的個性和特色會招引來一批忠實的螺螄“粉絲”,不用非得讓每個人都喜歡吃,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喜歡就夠了。做自己喜歡的擁有個性的美食,做個沒有上帝的有尊嚴的美食供給家。


開飯店,做自己認可的特色菜,也許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吃,但是總有顧客認可你的菜品和味道;


做人何嘗不是呢,無須迎合別人的眼光和需要,只要你發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長,總有一些人會認可你,欣賞你,會為了你的“堅持做自己”而加油鼓勁。


那如何才能逃出別人對自己好壞評價的影響呢?我下面提供三點建議:


01 不要封閉自己,客觀看待評價

想要成長,我們需要他人的評價給我們反饋。所以,我們不能封閉自己,誰說都不聽,而是要客觀的看待別人的好壞評價。有用的我們採納,沒用的甚至有毒的我們拒之門外。

這裡有兩點很重要:

一是要主動多收集些外界的評價反饋,綜合評估。比如你只收到一條反饋,這條反饋是好是壞影響很大,但是如果你有10條反饋評價,有好有壞,你就能既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能看到不足。


二是尋求對你比較瞭解的人的評價反饋。我們都知道網絡上有很多噴子,問題都沒看清楚就在那兒瞎說瞎喊瞎評價,這樣的評價往往沒有什麼價值。那些瞭解你的對你重要的人物,他們的評價會比較客觀、中肯,因此要給更多的加權比重。


02 和自己比較,不要一味地和他人比

我們每個人都有比較心理,這種和他人作比較的心理導致我們比較在意他人的評價。和他人比較當然可以,但不要盲目的比。一山還比一山高,人外有人。

重要的是跟自己比,只要自己慢慢有進步和成長就是好的,利用時間的力量,積跬步以至千里。


03 惶惶擔心,還不如行動起來

別人的評價是不可避免的,有好有壞。與其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擔心害怕,還不如即刻行動起來,精進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行動起來可以帶給人自信。自信的人,就不會太在意他人的評價了。

有時候我們在意他人的眼光,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強大。自信強大的人,都有一顆堅定的內心,任憑外界風吹草動,內心依然巋然不動。


不著急,慢慢來。最後祝你養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


我是吳繼康,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10年專注兩性情感與個人成長。喜歡的話點擊關注我吧~

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說說自己的思考,期待與你的交流。


親密關係成長花園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如何。只是有些人會聽了評價之後覺得對方評價不客觀不去理會,有些人會過於在意別人評價而變得自卑或者自負,也有些人會去區辨這些評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其實每個人對這些評價的態度,也投射出每個人的心性模式,心性品質。有些人對於評價是逃避的模式,不去理會,評價與自己無關;有些人是證明模式,你越是評價我不行,我就越要證明給你看我是可以的;也有有些人是討好模式,你評價我是什麼那我就是什麼吧,這樣我們也不會起衝突。不知道題主是哪種模式呢?

不管題主是哪種模式,想要逃出這個模式,就要打造自己的心性品質,通過覺察自己的心性模式,轉化自己舊有的心性模式,提升自己的心性品質,創造新的心性品質。當您的內在越來越豐盈的時候,就是您的鑽石般的品質打造成功的時候,相信您會越來越好。



樂培心理張老師


要想逃出在乎別人評價的心理,那麼就一個點:自己內心強大!

那麼怎樣練就內心強大呢?

1.記錄自己的日常活動 瞭解自己的優缺點 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樣子的,全盤接受自己,不著急評判先

舉個例子:

現在大家都鼓吹早睡早起身體好,看到凌晨四點的太陽等等,自己也想早起。但是自定下規定後,基本沒怎麼做到,心裡很懊惱。

這時,不妨先接受自己暫時無法早起的現狀,然後根據這個現狀來調整自己一天的活動。先自洽。

然後再慢慢思考自己晚起的原因,看哪些是能改變的。再微調。

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樣的,自然就不在乎別人評判你了,因為你瞭解自己。

2.自信

那麼如何自信呢?

分享一個我最近在理財書上看到的一個方法:

寫成功日記。

準備一個本子,每天晚上睡覺前回想一下自己這一天做的好的10件事情。不管多小都行,寫下來。堅持一個月。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很優秀。

這個方法我之前和我寶寶一起實踐過,效果不錯。後來回老家沒帶到那個成功日記本,我就改良了一下,也分享給你:

找一個瓶子。清洗乾淨後在瓶身上貼上標籤:自己的名字等。裁一些小紙片,或是買個便籤紙,每晚睡覺前寫下自己當天做的好的事情,折折折之後放到成功罐子裡。就像存錢一樣,存下自己做的成功額事情,當你自卑、不相信自己的時候,拿出來一個一個看一下,你就能正視自己了。


Dingmacqueen


首先你要正視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點,不是隻有你才會有這種心理,所以你不用想著去逃避,而是學會接受,不抗拒。

人是不能離開社會而單獨生存,所以自然就會存在別人對我們有評價。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自然別人的評價就有好有壞。關鍵在於,你自己怎麼看待。

有人問蘇格拉底:世界上什麼最難?

蘇格拉底答道:認識你自己。

我先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自己瞭解自己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認為,你應該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認識你自己上面,因為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比你更瞭解。這樣,你自然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去糾結別人對你的評價好壞上面。

如果我的話有刺痛到你的內心深處,請諒解,我真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早日走出來。





Diana聊心理


其實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是在比較中,人人口口相說中長大的,其實最常見的就是“八卦”,有時候就會因為別人的評價,別人的指責,或者難過或者發脾氣,太過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們都是群居生活,在一個架構中,誰都沒有辦法逃離,就像之前有個段子“我要辭職,去看看這個世界”,難道不是因為群居生活讓人心態爆炸了,所以離開的嗎?人類太複雜了,又想人表揚你,看到你的優點,又不想人批評你看到你的缺點!但是從古至今沒有誰能躲開這個定律,帝王將相,明星公眾人物,比你窮的,比你有錢的,都是如此!所以何必糾結呢!

別人的評價,這個別人如果是父母親朋,那麼你可以爭論,好的接受,不好的反駁,如果這個別人是無關緊要的人,那你又何須在乎,沒吃他家米麵,沒拿他家資源,他說他的,你做你的,絲毫沒有交集!



樹葉37889


提問中寫到了兩個字“逃出”,人生於世,就與周遭的人和物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連繫,如果想逃出就等於要斬斷這些連繫,這本身是無法實現的。所以,要擯棄逃出的想法,告訴自己來人世間就是歷劫的,要經歷酸甜苦辣風風雨雨,要經歷世俗的所謂成功論,當然其中最少不了的一點也是擺脫不了的一點是,“人言可畏”。

激勵的語言,正向的引導可以給個體帶來諸多的精神鼓舞,會使人產生更加奮發圖強的毅力,但是詆譭、諷刺、挖苦尤其是身邊你在乎的人發出的聲音往往會使個體的情緒發生很多的變化。我們往往不怎麼在乎不認識或不熟悉的人的評價,但是卻很在乎熟悉和自己在乎的人的評價,這種心理不是病態的,是很正常不過的心理狀態,因此,被這樣的心理困住出不來是個體對自己的一種禁錮,是最可怕的,這種禁錮會讓自己變的越來越謹慎,越來越不敢做自己。

所以,一、正確的面對這種心理,它是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的只是多多少少的問題,不要被它禁錮自己。

       二、相信自己。你不能堵住別人的嘴,但是一定練就一顆包容的心,聽聽過過,進進出出,相信自己是不一樣的煙火。

      三、在適當的環境下,給與你認為不合適的或過激的評價予以正面的回覆,告訴他(她)“NO”,讓他人知道分寸,不要越界。

     四、尋找合適自己的舒解情緒的渠道,多看一下以“美麗”開頭的歐美電影,發現自己的心靈的脆弱和無比的強大,一定是你來保護“它”。



濛濛妞子


我認為凡事都是兩面性的,別人對你的評價也可以讓你有兩方面的行動或者是改變。

一,你在意別人的評價有可能是你缺少自信,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應該去修煉你的特長,就好比每一個明星都有自己的成名曲一樣,當人有了自信變得成熟後,他就不會再在意別人的評價。

二,如果你在某方面做的確實不對,那別人的評價就會使你修正某些錯誤的行為。這樣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好,所以說別人的評價也是好事,就看你怎麼去想了?

三,如果你確實自信滿滿的,那有可能是別人就是羨慕你,或者是嫉妒你,對於這樣的評價,你可以完全不許理會,就當它們是天空飛過的小鳥吧,小鳥是不會停留在空中的,轉眼就過去了,你又何必去在意那些琢磨不定的東西呢?

四,不管你是何種原因,怕別人在背後評價你,放大心胸是不會錯的,把心量放大到像天空一樣廣闊,就能夠包容世間萬事萬物,何況只是小小的評價呢?

綜上所說就是這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修心人家


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人是群居動物,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所以說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故而,每個人活著都是處於和他人的交往之中,都在找尋自己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的定位和作用,給別人帶來各種各樣的影響和體驗,也產生了各樣的反饋,也就是我們說的別人的看法,有用的,沒用的,好的,壞的,消極的,積極的等等,這是社會性生物所必然面臨的情況,是由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不必驚訝。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來面對這些有好有壞的評價呢?最關鍵的是你得明白,所有別人的評價都是他們根據自己的出發點以及自己的感受、閱歷和價值觀等等做出的,是以“他人”為本,所以你得明白,萬千世界,每個人的想法和評判標準可能都不一樣,但這都是他人對你的認識,固然重要,如若別人對我們有什麼誤解當然我們要去解釋去說明,畢竟社會評價關係到我們的切身生活和工作,每個人都喜歡正面的積極的情緒,都希望得到被認可。

但是我們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事情是解釋不清楚的,怎麼辦?我想你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才最清楚,這裡你得有個自我評價,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和定位才最重要,要經常自問“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和評判標準,這樣也會在內心裡對自我進行暗示和鼓勵,內功修煉好了有助於自己面對各種各樣的看法。最後,有一段特別喜歡的金庸老爺子的話送給你,希望能有所幫助“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程騰飛律師


我覺得,人的每一種心理,都是在特定條件下的必然產物,這是無法逃避或者逃離的。

別人對於自己的評價,無論好與壞,是不會立馬改變我們整個人的。但是如果長時間沉浸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中,多多少少都會對我們的行為或是性格產生一定的影響。

每個人都期望得到他人的讚美,也就是好的評價,而對於那些批評(壞的評價),我們都會不太開心。既然評價已經存在了,那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們應該做的是直面這些評價:好的評價是否真實,壞的評價是否合理。如果我們能從別人的評價當中,吸取一些教訓或是聽從一些意見,或許真的能更好的完善自己,那樣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負面的評價也會慢慢地消失甚至轉化為正面的評價呢~但是如果有些負面評價不是我們自身的問題,我們也不必太過糾結,做好自己,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倩倩老師教美術


首先你要有自信啊!再就是要有自自基本得判斷,堅持自己很重要,太在意別人得眼光過得很累,要活出自己!

其次呢,如果你說到逃那麼嚴重得話,說明你心裡沒有一個對自己準確得判斷,還有就是你心理上可能別別人得評價傷過,所以你就要首先找到根源,根源就是你自己!這個問題其實看你自己怎麼想的,過得了自己心理這一關的話,那你就不會在乎別人的評價了!

最後呢,就是希望你可以多學習,多打開自己,多跟能給以帶來正能量的朋友接觸,這樣很的困擾就會減少很多!也會快樂起來!而不是一個為了一個別人評價活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