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花生“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高產群體長相,要做好3步驟

長相併不是人類的專利,花生也有長相,而且長相越好產量越高!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的發達,人類的長相可以通過後天改造成人工美胚。其實,花生的長相也是可以經過農民伯伯的手,把它改造成一個“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高產群體長相。

下面,花生種植戶傅姐為您詳解怎樣改造花生的群體長相,使其達到高產的目標。希望您認真讀完,對種植花生很有幫助。

農諺曰:“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說的就是要想花生有一個“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長相,一是在花生高產栽培上,除抓好土、肥、密、播等基礎措施外,而且還要根據花生不同時期的生長需求及生育時期高產群體長相的要求,採用合理、適宜的措施精控田間管理。我認為在高產花生田的管理上,個體和群體的矛盾要協調好,特別是相互爭光、爭肥、爭水的矛盾,這樣才能能使群體植株健長生長、不貪青、不早衰,使全田植株枝繁葉茂,並且開花多且集中,結實飽滿粒又多,這是植株長相的關鍵,也是實現高產的關鍵。

種植花生“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高產群體長相,要做好3步驟

一:生育前期的長相和管理

花生幼苗期高產的長相是:“葉片濃密棵枝健壯但不旺長,分枝發達花芽藏,主根穩紮深層根群發達,莖節粗壯、節間密、開花早”。幼苗期的植株較小,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不多。如果播種的土壤屬肥沃土質,在播種時又施足了基肥,土壤含水量又不低於最大持水量的40%,一般不需要澆水追肥,就能滿足其幼苗期的生長髮育要求。若土壤溼度過大和氮肥太足,反而影響根系下扎和根瘤的固氮活動,導致莖和枝葉長勢過旺,花芽不分化或分化少,花序分散。因此幼苗期要適當控制水分、養分,採取苗齊後及時蹲苗,促進早生快發,使根系深扎地層,並且能保證第一及第二對側枝分生繁殖,以增加前期有效花芽。

【1】早清棵 ①促使莖枝長勢健壯及二次分枝早生快發。有利根系發育,增強抗旱吸肥能力。

增加有效花,花期集中。減少全田雜草。⑤減少病蟲為害。特別注意清棵時不能傷了花生幼苗的莖葉和根系。

【2】深鋤地 壟作花生要先用大鋤對壟溝進行深鋤,對壟背則要進行淺刮2-3遍,從而打破壟面土壤的板結層。平作花生,齊苗時要對滿田進行大鋤深耕。這樣,土壤乾旱時能起到保墒防旱,墒情好時能起到散墒提溫,使主根健壯生長穩紮地層,使結實枝粗壯發棵多,為花多花齊創造有利條件。

種植花生“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高產群體長相,要做好3步驟

覆膜後打孔的播種的花生,要在出苗後第一時間把膜下壓住的側枝弄出來,使側枝早生快發;播種後再覆膜的花生,可在花生頂土 (出苗)前及早破膜引苗出土。若有爛種情況,要馬上用預備苗補上。

二:生育中期的長相與管理

【1】水分、養分促花齊

開花下針期的高產群體形態長相:“植株長勢強勢、葉片顏色轉淡、葉片放大不徒長、花多花齊、果針忙於入土、入土果針形成飽果”。此時對水分、養分需要量逐步增多 ,耗水量約佔全生育期的25%左右,對氮磷階段的吸收量分別佔全期各自總量的31%和40%,鉀素的吸收量達頂盛期,佔全生育期總鉀量52%,並有部分三要素營養成分運送到花、針、幼果中去,分別佔全株階段吸收量的4%、5%和5%。若這時遭遇乾旱或播種時沒有施足基肥,要做好澆水和補肥措施。

【1-1】澆水 若遇0-30釐米土層平均含水量小於最大持水量的50%(相當於粉沙黏土絕對含水量的13%),葉色綠中帶黑,花量開始減少,中午時葉片打蔫,傍晚時打蔫葉片還不能正常恢復,要及時澆小水或採用溝灌潤澆的方法,以滿足土壤墒情,滿足花生生長所需。

種植花生“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高產群體長相,要做好3步驟

【1-2】追肥 若澆水後葉色還是濃綠,可每畝根際追施草木灰25-50公斤和過磷酸鈣10-15公斤或葉面噴施2-3%過磷酸鈣水澄清液。若出現缺鐵的情況(心葉黃白色)可在葉面噴施0.3-0.5%的硫酸亞鐵水溶液或根際追施1.5-2公斤硫酸亞鐵。若出現缺氮和缺磷的情況(葉片失綠而且葉小而呈現淺黃色)可葉面噴施0.2%的硫酸鋅水溶液或在根際追施5-10公斤標準氮素化肥。澆水追肥後需要進行中耕鬆土,以促進根系生長。

【2】治蟲保花果 盛花期應及時防治各種蟲害。特別是棉鈴蟲和蠐螬的為害。

【3】防病不早衰 為了防止植株早衰,也為了防葉斑病、鏽病等危害,可以於始花後依病情,每隔10-15天葉面交替噴施1次百菌清、多菌靈等藥劑4-6次。

【4】培土迎針 花生結莢期的高產群體形態長相:“植株開始封行,側枝下蹲,果針膨大為莢果、莢果飽滿雙仁多,正是植株生長的盛期,莖齊葉厚秧不倒”。

這時群體植株對水肥需要量已達頂盛期,耗水量約佔全生育期總耗水量的60%,氮磷的階段吸收量佔全生育期各自總量的55%和50%,鉀素吸收量為32%,營養體累積的氮磷鉀養分向生殖體運轉,果針、幼果和莢果的氮磷鉀含量分別增加至佔全株階段吸收總量的49%、56%和24%。因此,為了高節位果針能順利入土膨大成飽果,就一定要在植株封行前以及大量的果針要入土的時候,對花生全田進行深鋤培土 ,從而為果針入土創造一個有利的條件。

種植花生“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高產群體長相,要做好3步驟

【5】控棵保穩長 結莢期是花生群體植株生育最盛期,也是對水分和養分需求最高期。此時,若水肥不足,對整個生長及產量都會造成影響。若水肥過量,又會造成全田植株旺長、田間空氣不流通,葉面積下降,淨同化率降低,導致果針入不到土而懸吊半空,使下針多但不結實,果多但不飽滿。所以,應及時根據花生的不同品種的特性,對葉面噴施30-50毫克/升的多效唑生長調節劑(水溶液50公斤),以控上促下,從而使生殖生長和群體營養生長的比例達到平衡,加速群株營養體向生殖體轉移的速率,保證花生莖葉、分枝穩長,防止田間群體鬱閉倒伏,保持較高而穩定的有效葉面積,提高淨同化率。經栽培試驗,在每畝產量500克的高產田,葉面噴多效唑的主莖高40釐米,比對照矮15釐米;側枝長比對照短16釐米;雙仁果指數66.5%,比對照高7.5%;飽果指數58.5%,比對照高5.4%;每畝產莢果580-585公斤,比對照增產80-82公斤,增產率16%。

此外,結莢期是需要水分和養分的高峰期,高產田一般由於土層較深和正處汛期,不需要澆水,但遇持久旱情,全田植株葉片出現打蔫,並且在日落時恢復不過來,要想辦法澆水。這是高產成敗的長相與管理措施。

三:生育後期的長相與管理

此期的高產形態長相:“莖枝開始變黃,但頂部的葉片遲遲未落,秸杆不倒,棵不枯衰,莢果飽滿籽滿堂”。生育後期根系的吸水能力將慢慢減弱,耗水量只佔整個生育期的18-22%左右,對氮磷鉀的需求量也相應減少,分別佔全生育期總量的6.3%、5.3%和0.75%。生育後期的主要營養體累積的養分也會隨之減少,但是生殖體需要的養分卻在急劇增加。這時候,莢果等生殖器官氮、磷、鉀含量佔全株階段吸收總量的12.69%、10.2%和0.35%。此時,關鍵是要想辦法怎樣維持莖枝頂葉的活力,延長其功能葉的作用,延長根系的活力,使籽粒飽滿,以增大經濟系數。因此,應抓好以下措施:

種植花生“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高產群體長相,要做好3步驟

【1】噴肥保頂葉

花生結莢後,大多分能量會轉化到地下,從而滿足結實需要的營養。這樣會導致上部莖枝葉的營養入不敷出,因此就會出現基部葉片黃化甚至脫落的情況,但頂葉仍能保持活力。所以,為了花生結莢後期的長相,也為了延續植株生命力,增加莢果的飽滿度、充實度,從結莢後期開始就要視植株的長勢情況進行葉面噴施尿素水溶液2-3次,以延長其生長活力,為飽果打下基礎。

【2】排灌增飽果

花生飽果後,根系活力衰退,這時候要防積水成澇,免得引起根系腐爛、莖枝枯衰、飽果率降低和土壤空氣窒息而發生爛果病。經多年栽培經驗總結,飽果成熟期後0-30釐米土層平均含水量穩定在最大持水量的55%時,每畝產莢果500-506公斤,比對照(佔最大持水量的40%)增產29%。土壤含水量低於最大持水量的30%比照減產40%。

種植花生“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高產群體長相,要做好3步驟

總結:花生的長相越好產量越高。但花生的長相併不是天生的,是需要農民伯伯抓好土、肥、密、播等基礎措施外,還需根據各生育時期高產群體長相的要求,採用相應的、合理的措施,精控的田間管理,最後才能使花生長成“穩長株健、不貪不衰"的長相,最終達到高產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