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孩子,送到民辦學校進行封閉管理好嗎?

女人成長與家庭教育


個人觀點不太推薦小學階段把孩子送到民辦學校,如果民辦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更不建議這樣去做。孩子,衣食住行,可以自己解決,但是孩子身心健康,還是需要父母的關愛的。長時間離開父母,得不到父母的愛,孩子會缺乏安全感,不利於他的這個健康成長。


等待春天5222634


我的小孩去年9月份上的小學一年級,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有過分析的,我談談個人想法,還是不要送到封閉式管理學校,第一:你能陪小孩成長的也就這麼幾年,作為父親,我是不願意錯過他的這個成長經歷的,第二:小孩在自己身邊,會變得更自信,第三:親子感情活動,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現在我家小孩每天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然後和我下棋或者玩遊戲,睡前都會跟我一起讀書講故事或者談談心什麼的,我很慶幸沒有把小孩放在封閉式管理的學校。


彌伢子


我只代表我個人觀點,不一定全面。我覺得小學階段尤其一年級就送去封閉的學校,時機還不是太成熟。此時正是孩子天性未定的時候。父母陪伴在身邊,會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親密感。我記得有位專家他大概是這樣說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營打理親子關係就像在存摺裡存錢,存的越多,在他青春逆反的時候,能夠支取出來的數額就越多。因為有情感儲存額度,家長和他們溝通起來就更加的容易,孩子的逆反程度相應就會低一些。反之小學階段如果家長大撒手,那就等於沒有在情感賬戶裡存下多少錢,以後想支取的時候,近乎一無所有的情感資本會讓親子關係極度透支。如果家長把孩子留在身邊,生活可是處處皆學問啊,孩子耳濡目染都會有所收穫。長大後的孩子不只是會學習,而且會生活,懂得欣賞方方面的美。我有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送到封閉性學校。他說孩子上了封閉性學校,自理能力非常強,學校也培養了孩子一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但不知為什麼就是不太喜歡和周圍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總感覺孩子缺乏了他那個年齡段應該具備的天真爛漫,無拘無束。到後來,孩子上高中的時候,爆發力感覺越來越弱,討厭做題,討厭學習。他說後來他們夫婦反思自己,在封閉性學校的課業負擔要比公立學校多得多,一年級就開始刷卷子,孩子的成績的確在那個階段成績不錯。民辦學校肯定更看中學生學習成績,為的是好給家長一個交代。所以我建議,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把孩子送到師資力量,基礎設施更好的公立學校。公立學校,雖說管理時間鬆散一點,開設的課程會更加綜合全面,孩子們的德智體美勞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得到提升。對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也更有益處,輕鬆的學習氛圍更能培養人的好性格,好人生。另一個小感悟來自我表妹家的孩子,孩子的父母都做生意,一年級就送把孩子到封閉性的學校,有一次孩子一次發燒,他給老師說不舒服,老師不知道為什麼那天沒有當回事兒,還挖苦諷刺了孩子兩句,讓他堅強一些,堅持把課聽完。後來孩子燒的特別高,家長接回來把病好了,再把孩子想送回學校的時候,孩子說什麼不想去上學了,他說一到學校就害怕。我感覺他可能是有了陰影。畢竟孩子還太小。雖然後來過了一大段時間調整過來了,但畢竟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受到了驚嚇,幼小的心靈裡走了些許的恐慌。當然啦,送與不送封閉性的學校,我們還要考慮自家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無論公立學校還是住宿學校。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才是做父母義不容辭的擔當和責任。畢竟教育是有很強的有效期的。




生活似錦


如果家長沒有太多的時間管理,那麼送到封閉式學校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建議還是別忙著送進封閉式學校,因為我就是在封閉式學校上課,知道封閉式學校的利弊。作為小學生,愛的教育和陪伴教育更重要,況且,過早的離開父母去陌生環境獨自生活,雖然能練就獨立能力,但也許會造成獨孤和孤僻的性格,況且封閉式學校的課程量重,作為小學生,課程量太重,反而會扼殺他們很多應該有的積極天賦。


探索教育的行者


我個人不贊同私立全封閉,應讓孩子儘量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確保孩子有安全感!


渭水翠竹


我原來也有這樣的想法。

我把我的想法和我兒子商量,他和我說,你知道一個孩子成長最需要什麼嗎?需要的是陪伴。他才是一個六歲大的孩子。

你真的明白孩子自己的想法嗎?


dycyh


我覺得不好。

個人認為,孩子的成長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父母的引領。

當然,如果家長自己沒有什麼教育方法,那還是送封閉式學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