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故事實例解釋下邊際效用?

年方三歲


當你餓的時候,給你第一個包子時,你會覺得很美味;吃完再給你一個包子時,你會覺得一般般,等你兩個都吃完了再給你一個包子,你就會拿在手裡猶猶豫豫了,因為你已經吃飽了,隨著包子的數量增加,你的幸福感,滿足感逐漸降低。

當某個差學生突然得到老師表揚讚賞時,其內心是無比激動甚至還會因為這一句表揚而改變整個人生。而好學生習慣了表揚,所以當老師繼續表揚的時候,其內心可能是比較平淡的,單如果哪一天表揚變成了批評,那影響也是巨大的。

當你剛步入社會你會覺得4000塊的工資很滿足,但當你工作了兩年之後,你覺得要有一萬的工資才能滿足,當你結婚成家,還房貸車貸的時候,你覺得兩萬也只能僅僅維持活著而談不上半點幸福感。


上南丹


講述“邊際效用”最常用的一個例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叫做餓”。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小時候很窮,父母都得了不知道是不是新冠的肺炎死了(當時歷史條件醫學技術不發達,只知道得了瘟疫)。朱元璋極就被迫去當了一名和尚,有一頓沒一頓的,到處鬧災荒。一次,他3天沒要到飯,餓極了,在街上直接暈倒過去。一位路過的老婆婆救了他。老婆婆當然也很窮,將家裡僅有的一塊豆腐塊和一小撮菠菜,紅根綠葉放在一起,澆上一碗剩米飯一煮,給朱元璋吃。

朱元璋食後,精神大振,問剛才吃的是什麼,老婆婆開玩笑說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湯”......

後來,朱元璋鬧革命贏了,當了明朝第一任皇帝,每天山珍海味的,覺得都很一般。一次生病,又想起了當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但是無論御廚怎麼做也做不出以前的味道來了。可想而知,這當然不是御廚水平不行,而是食客不餓。再好好吃的東西,都不覺得好吃。

這就是典型的邊際效用。

經濟學裡是這麼定義的:當消費者消費某一物品的總數量越來越多時,其新增加的最後一單位物品的消費所獲得的效用(即邊際效用)通常會呈現越來越少的現象(遞減),稱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也叫做戈森第一法則。

用大家都能聽懂的話就是:

商品的價值取決於人的主觀效用價值

在舉個例子:在城市中,由於水的供應量得到保證,非常多,所以水的供給對應於人的需求價值比較低,所以水很便宜,一瓶礦泉水也就值2元錢,有的時候甚至更低。而到了特定的旅遊景點,當旅遊景點管理人員只允許特定工作人員賣水,水的供應量降低了,一瓶水的市場價格可能變成了4元。在沙漠中,由於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水的供應非常少,水的價格有可能要20元,甚至50元。這也衍生了邊際效應分析方法,叫邊際分析法,經濟學家用來解釋很多社會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商家經常利用消費者的“貪婪”來應用邊際效應,比如:免費續杯的可樂,其實是否免費續杯無所謂,因為再厲害的人也喝不了太多這種不值錢的水,消費者心理上確得到極大滿足。


棟選理財


我們在麥當勞店吃冰淇淋的時候,你買第一個冰淇淋是五塊。第二個冰淇淋是半價。那麼問題就來了。冰淇淋都是一樣的。為什麼第一個冰淇淋值五塊?第二個冰淇淋就只值兩塊五了呢。因為商家知道,吃第一個冰淇淋給你帶來的快樂感。會大於吃第二個冰淇淋給你帶來的快樂感。假如要讓你再吃第三個冰淇淋。你可能只願意出一塊錢了。這種現象。就叫做邊際效用遞減。

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物品消費量的增加,他從該物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獲得的滿足程度稱之為邊際效用。


投資小白


邊際效用即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做增加的滿足程度。

邊際效用服從遞減規律,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甚至可以說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普遍存在於一切物品的消費中。

 

“比如當你第一遍聽某一首旋律的時候會深深地被旋律感動。接下來,歌曲重複的播放第二遍的時候,你也許會再次進行聯想,彷彿身在遠離塵囂的世界裡。如果在放第三遍,你可能只是麻木的聽完這首曲子,那麼,你還會願意連續聽第四遍甚至第五遍嗎?”

 

“比如當你肚子非常餓的時候,你喝第一碗粥所得到的滿足感是最強烈的,這時候可能你還沒有飽,那麼你會繼續喝第二碗,你會覺得第二碗也挺美味的,接下來呢?如果你已經飽了,你會繼續喝第三晚嗎?也許這第三晚碗下去你就後悔了,因為它不但不能給你舒服的感覺,可能還會撐到你的肚子。”

 

另外我們常說的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等古語也符合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希望以上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年方三歲


解釋邊際效用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鑽石和水的價值悖論。


水是生命延續的必需品,對人類維繫生存有重要價值,總的效用高,但價格低。

鑽石是飾品,無關生存,甚至可能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營銷騙局。與水相比,總效用低,但是價格卻要高出萬倍。


用邊際效用可以一定理解這個問題。

人們對於一件物品的心理定價,不是由物品的價值決定,而是取決於物品帶給人的邊際效用,即每新增一單位物品,給人們帶來的效用增加。

平時環境裡,水的供給充分,一杯水給人帶來的邊際效益很低,但是鑽石的邊際效用很高,因此鑽石定價遠高於水。

但是如果在一望無際的沙漠絕境裡,沒有其他的物資供應,你身上有10萬元,只能在一瓶水和一顆鑽石裡二選一,大部分人毫無疑問會選擇水。因為此時一瓶水的邊際效用要遠高於一顆鑽石。


小坤財經


簡單來說,我們吃飯也是邊際效用遞減的一種行為,隨著你每多吃一口飯,米飯這種商品對於你來說,效果會隨之降低,滿足感也隨之降低。


貝公子


耶魯有一經濟類課專門講過邊際的課程,主要是講水和鑽石💎。首先表達水是對人們很有用處,人們不可能離開水,而鑽石基本上對人類沒什麼實際的用途,但是為什麼水很便宜,而沒啥實際用途的鑽石就很貴呢!其實就是用邊際來證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