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直播盛宴圓滿落幕


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直播盛宴圓滿落幕


2020年3月16日,由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組委會主辦,山東寶來利來生物產業集團承辦的《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大型互聯網公益直播盛宴圓滿舉辦!近百萬行業曝光量,已由“快手”、“抖音”、“抖音火山版”、“西瓜視頻”、“今日頭條”、“中畜傳媒”、“畜牧人”等七大機構聯合報道。這是今年中國家禽產業集行業力量舉辦的一場大型互聯網公益活動,參加單位包括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煙臺大地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和正農牧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知名企業。

論壇開篇之際,組委會首先對抗戰在抗疫前線的醫護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疫情期間捐款捐物的企業、組織、個人表示感謝。論壇組委會採集了大量抗疫期間的溫暖鏡頭,通過這些瞬間,我們更加體會到災難面前民族的團結和祖國的強大!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國際形勢動盪,各國狀況百出,疫情尚未結束,各行各業均在鉅變中艱難求生,我國家禽產業的發展也處於動盪變化之中!受非洲豬瘟影響,2019年助推家禽行情創新高;2020年春節前後新冠肺炎的爆發,加之產業行情的影響,令養殖業面臨眾多的困難和危機,雞蛋庫存難以消化、肉禽出欄/老雞淘汰困難、養殖虧損、禽苗退訂、種禽停孵,種種困境擺在行業人面前,需要專業人士指點迷津。同時,2020年作為“禁抗”元年,飼料端全面“禁抗”,養殖端“減抗、限抗”,都將深刻影響我國養殖產業格局。

但是,時代發展不會因為任何事件而停止。在當前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養殖企業如何認清形勢,化危為機,重新構建企業發展戰略、拓展經營思路、打造自己的品牌?

本次論壇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召開,通過“雲端”在泰山腳下“中國生態養殖聯盟”隆重開播,本次論壇的宗旨:祛疫、祈福、食品安全。旨在呼籲全社會重視食品安全,重視生態養殖。

此次論壇得到了政府領導、專家教授、經營企業、合作伙伴以及養殖企業的高度評價,通過與專家教授、行業大咖面對面,共話大疫情背景下,中國家禽健康養殖技術與疾病防控新觀點,為我國家禽行業發展指明瞭發展方向!

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直播盛宴圓滿落幕


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直播盛宴圓滿落幕


各位大咖觀點精彩回顧:

劉金華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農業部全國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禽流感專家組副組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理事長

1、要正確認識養殖業是一個高科技、高技術的行業,因為養殖從種源、營養、管理、環境控制、疫病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2、要改變對抗生素依賴的傳統觀念。大量的抗生素的應用,一是造成耐藥菌的產生,二是抗生素殘留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

3、必須要改變對疫苗依賴觀念。疫苗研製的速度比病毒變異的速度慢,病毒性傳染病,特別是一些容易變異的病原如禽流感,很容易發生變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把病原的管理、控制放在首位。另外,大多數傳染病都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傳播的,入侵門戶是鼻腔粘膜、消化道粘膜,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粘膜免疫工作。

4、逐漸改變傳統禽肉產品消費的理念,以及動物經營的理念。

5、將來,我們養殖業必須要走規模化、標準化、環保化、一體化的養殖,這是養殖業的必由之路。

姜世金

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動物生物工程與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部動物疫病病原生物學華東科學觀測實驗站站長、全國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委員

1、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致死性的傳染病,這種病主要危害3日齡以內的雛鴨,雛鴨發病急、死亡快。

2、鴨病毒性肝炎病原比較複雜,目前包括三種鴨甲肝病毒和兩種鴨星狀病毒,另外,近年研究發現鴨的乙肝病毒也會引發該病,有的科學家懷疑禽的戊型肝炎病毒可能在鴨體內造成病毒性損傷。

3、鴨病毒性肝炎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肝臟的腫大、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出血點,脾臟腫大並出現斑駁狀,其他的臟器也可能出現腫脹、出血。

4、目前,我國在臨床上鴨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主要特點:(1)臨床病例90%以上都是由鴨甲肝病毒感染引起的;(2)Ⅰ型和Ⅲ型鴨甲肝病毒混合感染的比例很高;(3)近幾年肉鴨發病日齡明顯增加。

5、鴨病毒性肝炎的防控主要依靠研製免疫原性更好的疫苗,可以從虛擬表位疫苗和高效佐劑等方面來研發,另外,鴨肝病毒主要是通過消化道感染,需重視胃腸道粘膜的特異性粘膜免疫保護。

6、利用免疫微生態方法進行常規的免疫。當前,我們實驗室與寶來利來公司合作研發的鴨肝炎病毒的乳酸乳球菌的免疫微生態,保護率能夠達到55%以上。微生態不需要注射,不會引起應激,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益。另外可以幫助鴨群抵抗病毒的第一波攻擊,一旦出現情況,抓緊使用卵黃抗體可以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崔雪志

1、鴨瘟呈地方性流行,傳播快,鴨群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較高。

2、鴨瘟的病理變化以全身性敗血症為主要特徵。具有診斷價值的是全身漿膜、粘膜和內臟器官不同程度出血、壞死,肝臟腫大、出血、壞死,洩殖腔出血、水腫、壞死,食道出血、壞死及偽膜覆蓋。

3、感染鴨瘟的六方面臨床症狀:(1)病鴨體溫升高至43-44℃,稽留熱;(2)發病鴨腳軟,不願行走;(3)病鴨有下痢、排綠色或灰白色糞便情況;(4)部分病鴨會出現鼻流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5)眼分泌物增多;(6)病鴨精神沉鬱,部分鴨頭頸部腫大。

4、規模化種鴨場鴨瘟防控三要點:(1)嚴格生物安全措施是規模化種鴨場防控鴨瘟的根本。(2)種鴨群免疫弱毒疫苗,汙染場配合使用滅活疫苗;(3)發病鴨群緊急免疫弱毒疫苗(6-8倍量)。

5、現代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是一個系統的、全面的保障家禽健康安全體系,以控制疫病發生為前提,以保障禽健康為工作方向,以保證和提高養殖效益為最終目的。

郭龍宗

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畜牧獸醫科學研究院院長

1、沙門氏菌目前主流傳播有四個模式:(1)雞白痢、雞傷寒主要的傳播方式是垂直傳播;(2)蛋殼的汙染水平、陽性批次和陰性批次共同存放孵化、人員接觸造成水平傳播;(3)中間宿主及病原的攜帶者造成水平傳播;(4)魚粉(尤其是國產的魚粉)中也會檢測到傷寒沙門氏菌。

2、沙門氏菌整體控制策略核心:確定種源的陰性狀態。

3、父母代種雞,可以通過接種疫苗及其他的生物安全措施來綜合控制;商品代的控制則需要父母代做好陰性群的維持;關注種蛋衛生,採用甲醛燻蒸,是更為有效的。

4、沙門氏菌的控制是極其複雜的工程:(1)對於生產雞群要注意孵化廳的衛生;(2)對雛雞使用競爭排斥性的益生菌、害蟲控制、減少或去除飼料中的汙染的可能性;(3)對陽性雞舍進行徹底消毒;(4)抗生素的使用雖然有侷限性,但在關鍵節點的使用,可減少雞群的排毒;(5)噬菌體的使用。

劉紅紅

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副總經理

2、新時代獸醫定位:雞群健康的守護者轉變為食品安全的護衛者。

3、禽流感1234防控方案:

1個核心:均勻有效抗體。

2個關鍵點:合理程序、精準疫苗。

3個100%:有效率100%、免疫率100%、準確率100%。

4項保障:意識、信息、抗體、環境。

5、環境控制4335生物安全模式:

四級預警:根據疫情的嚴重程度與距離遠近,確定適用於公司的預警級別:

三級防疫場:根據對防疫要求的嚴格程度不同,將各場劃分為三級;

三級防疫區:根據與雞的距離不同,其防疫要求的程度不同,將區劃分為三級;

五項傳播途徑:雞>人>物品>空氣>動物。

6、控制傳播途徑:控制雞與雞、控制人與雞、控制動物與雞、控制物品與雞、控制空氣與雞。

閆豐超

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1、青年後備蛋雞的培育培養非常重要,一隻合格的產蛋後備雞能夠給整個養殖週期帶來優異的生產成績和豐厚的利潤。

2、蛋雞育種的重點選擇性狀:(1)產蛋維持性能,也就是產蛋高峰的高度及維持時間,讓單隻雞的產蛋數量更多;(2)蛋殼質量的優化以及蛋重的優化;(3)提高飼料轉化效率,優化料蛋比。

3、海蘭蛋雞的遺傳育種方向:(1)產蛋的持續性能、蛋重、蛋殼質量、料蛋比的優化;(2)啄癖、抱窩等相關不良基因篩選掉,更多的關注動物福利養殖;(3)腸道發育的遺傳進展,在提升飼料轉化率,縮短育雛、育成期,更早的讓雞進入產蛋期。總體來看,海蘭蛋雞的遺傳育種方向就是早期上峰更早更快,後期產蛋率更高。

4、1-6周主要發育的是免疫和消化器官;7-12周主要發育骨骼和肌肉;13-17周開始發育脂肪。主要依靠檢測周增重情況,保證育雛育成期各個階段體組織發育是否正常。

5、育雛期最重要的就是給雛雞提供一個適宜的體感溫度,避免雞舍溫度的上下波動,溫度忽高忽低會降低雛雞的舒適度,也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疾病,特別不利於傳支的控制,前7天每天的溫度的波動在±0.5℃以內,7天以後每天溫度的波動在±1℃以內。

6、體重目標:第一週末雛雞的體重是出生重的兩倍,也就是第一週末達到70-75g;第5週末的體重是出生重的10倍,達到360—370g是最理想的。

7、養殖成功的關鍵依賴於四點:(1)遺傳育種方面;(2)選擇優質的飼料;(3)免疫減負(4)環境控制。

馬國強

煙臺大地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2019年肉雞發揮的非常好,得益於我們國家去產能、調結構。

2、國內祖代這兩年還會由於需求旺盛,不斷地往上推,因為它站在價值鏈的高端,使他的利潤更高一些。

3、養雞最容易疏忽的問題,就是溼度。籠養肉雞,除了有效的利用空間,成功的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溼度的影響。

4、祖代雞是一個高風險高利潤的狀態;父母代雞技術含量相對比較難養;商品雞規模化為主,真正走市場的少了,合同化利潤比較平穩。

5、白羽肉雞行業做好的經驗:做好養殖指標,讓環境更好,同時一定要有一個平臺來支撐。

吳小會

安徽和正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

1、生物安全是指在飼養過程中採取多種措施來保護畜禽免遭致病微生物的侵襲,建立一道屏障,避免病原體擴散到正常家禽。

2、要保證鴨群的健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全進全出的生物安全體系;凡需帶進生產區的所有物品,必須事先進行沖洗或燻蒸消毒。

3、主管人員走訪一個以上的鴨舍時,應盡力先走訪日齡最小的鴨群,最後走訪有疾病問題的鴨群。

4、為減少細菌和黴菌孢子的含量,飼料應加以膨化或者製成顆粒料,進一步淨化飼料。

5、定期檢測鴨舍中最遠端飲水器的飲水,以確保水的清潔。

6、對殺滅微生物而言,清潔工作與消毒同等重要。

谷巍

高級畜牧師,寶來利來生物產業集團總裁助理,生物研究院院長

1、我國養殖產業升級面臨三方面壓力,(1)疫病防控重大風險,要求對養殖技術進行升級;(2)環保壓力,要求從養殖模式上進行系統升級;(3)終端消費市場性質的壓力,要求從養殖理念進行升級。

2、寶來利來生物產業結合24年微生態製劑的研發經驗,結合我國家禽養殖實際情況,提出了內調外控、科學診斷、合理用藥的生態養殖12字方針,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整套生態養殖健康方案。

3、健康腸道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評估:(1)腸道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2)微生物組成分佈的科學性,(3)腸道運動和食糜排空達到正常水平。

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直播盛宴圓滿落幕


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直播盛宴圓滿落幕


4、粘膜免疫作為機體重要的第一道屏障,是阻止病原微生物、預防感染的重要途徑。

5、免疫微生態主要是通過刺激我粘膜免疫系統發揮作用,以SIgA的大量分泌為主要特徵。(1)維持粘膜系統的菌群平衡,發揮益生菌的益生作用;(2)通過多種代謝產物,比如抗菌肽、有機酸等,及刺激機體細胞因子表達(白介素、干擾素),發揮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基礎免疫力;3)分泌病原微生物的抗原蛋白,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

張雪芹

國家高級獸醫師,山東寶來利來生物產業集團首席技術專家

1、粘膜是病原感染髮生的首要部位,機體95%以上的感染髮生在粘膜。

2、禽流感目前只有滅活苗,只能產生體液免疫,而無粘膜免疫。

3、粘膜免疫的優勢:(1)粘膜免疫系統在體內分佈廣泛;(2)粘膜免疫是機體最大的免疫系統;(3)粘膜免疫反應迅速;(4)粘膜抗體可將病原微生物在侵入機體組織前消滅。


中國家禽健康養殖及疾病防控論壇直播盛宴圓滿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