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新冠疫苗首批志願者:總想做點什麼,這次終於有機會

中國日記·3月23日|對話新冠疫苗首批志願者:總想做點什麼,這次終於有機會

  近日,我國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開始人體注射實驗,一批志願者已注射。3月22日,我們專訪了新冠疫苗首批志願者中的陳夢橋和吉娜(化名),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報名初衷:武漢是我們自己的城市,總想為他做點什麼

  吉娜,今年52歲,在新冠疫苗首批女性志願者中,年齡算得上是大的了。3月16號,在一個志願者群裡看到招募新冠疫苗臨床研究志願者信息後,她第一時間就註冊報了名。

  “壓根沒考慮危不危險的事情,”吉娜說,“原因很簡單,我之前就一直非常關注疫苗的研發,比較瞭解相關情況,盼星星盼月似的,盼著疫苗能早日成功。”疫情發生後,吉娜一家響應政府號召,一直居家隔離,密切關注著疫情的發展態勢,並希望能為武漢、為疫情防控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直也沒能為武漢做點貢獻,這次終於有機會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吉娜報了名,沒想到竟然通過了。3月18日吃完午飯,她接到武漢市疾控中心告知審核通過的電話,下午體檢完,第二天就去正式接種了新冠疫苗。

  跟吉娜報名的情形差不多,今年34歲的陳夢橋也是在一個志願者群裡看到招募信息後,馬上就報了名。

  “沒有猶豫,因為疫情發生後,自己本來就一直想做點什麼。”陳夢橋說,他從2月5日就開始申請做志願者,但由於回了農村老家,不方便,等了一個多月都沒找到機會。

  “我在武漢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對這個城市特別有感情,總想為他做點什麼。”3月10號從老家返回武漢後,陳夢橋終於等來這個機會。3月18號,他收到工作人員的確認電話,19號去疾控中心進行了體檢,20號注射了疫苗。問及是否有什麼顧慮,陳夢橋笑笑說,自己單身一人,沒啥好怕的。

  面對家人:自己偷偷報了名,最後發現老公竟然也一樣

  由於害怕家人擔心,許多志願者一開始選擇偷偷報名。

  陳夢橋一直沒敢告訴家人自己做新冠疫苗志願者的事情。直到昨天,看到有相關新聞報道了,他才打電話告訴了父母實情。

  “他們知道後,果然很擔心。我就詳細解釋了一下疫苗原理和相關研究成果,然後把自己在隔離點的一日三餐等情況都彙報了一下。”在陳夢橋的一番勸說和安慰下,父母終於放下了心。

  跟陳夢橋一樣,為了不讓家人操心,吉娜一開始也是瞞著家人,偷偷報的名。直到要去體檢前,她才告訴了老公。令她意外的是,老公竟然如出一轍,也揹著自己報了名。“不過他可能因為血壓有點高,沒成功。”談起倆人相互“坦白”的場景,吉娜忍不住笑了起來。

  “告訴家人後才發現,原來不光我一個人渴望疫苗能夠早日上市,願意去當志願者。”吉娜介紹說,自己有一兒一女,兒子知道自己報名的事情後,也想跟著一起報名,“但被我勸住了,因為他還有別的任務,得在家輔導今年高考的妹妹。”

  雖然小家成員都很支持,但當吉娜告知自己親妹妹這件事情時,妹妹第一反應還是覺得很意外,質問她為什麼要去當志願者。“我就跟她講,如果每個人都不願意去的話,那疫苗就永遠研製不出來,我們就只能宅在家裡了。”

  為了讓家人放心,隔離期間,吉娜每天都在家庭群裡彙報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飲食起居。“妹妹也每天都跟我視頻,前天還發了個大大的贊。”吉娜高興地說,有家人的支持和關懷,自己更有信心了。

  隔離觀察的日子:好好吃飯,增強抵抗力

  注射完疫苗後,志願者們會在隔離點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結束後,還將居家隔離14天。

  據介紹,隔離點住處是單人間,熱水、空調等設施都很完善,還有專門的營養餐食。好好吃飯,成了志願者們現在的重要任務。“現在吃飯特別準時”,陳夢橋說,自己儘量多吃點,好增強抵抗力。吉娜也表示,自己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吃飯。

  按照要求,在隔離點的志願者們不能隨便下樓或跟其他人碰面。但他們有一個志願者群,目前群裡有60多人,大家會在裡面交流接種後的注意事項,自己的身體反應等,也會在群裡討論各種疫情相關話題,相互關心和鼓勵。

  採訪過程中,兩名志願者曾多次表示,自己做的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跟那些一線的工作人員比起來,我們這不算什麼的。”陳夢橋不好意思地說,看到自己被稱為“探路者”,臉都紅了,“受之有愧,就是做了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