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攝影:“紫霧落暉雲度寂,青天飛鏡水涵空。”可以如何拍攝?

柳侍墨


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下面就這句古詩詞我對它的理解,我說一下我的思路及看法。

拍攝方向及定位:夕陽西下的風光照片

拍攝核心:看表面是一張夕陽西下的風光片,實際上是詩詞創作者內心深處的 幽怨,孤寂,情緒的寄託與表達。

拍攝元素:夕陽,晚霞, 水面, 霞光,畫面深處的人物剪影,比例很小,(備選方案)。

構圖比例:橫式三分構圖(上下構圖也可)

主色調:暖色調(偏黃或金)

輔色調:偏少量洋紅(注意控制比例)

照片氣質:空,寂,憂

拍攝器材:單反(廢話),廣角鏡 三腳架 快門線

拍攝思路分解:

選擇春夏季節傍晚6到7點左右,前提就是天氣一定要好,空中要有云彩,找一處有水的地方,最好是大的湖面,江面,水面上乾乾淨淨不要有其他元素去幹擾畫面的整體性,不然很難表現出,“青天飛鏡水涵空”的“鏡”元素。拍攝時候水面可以反射出天空中的元素,給畫面增加了層次感,以及攝影中最重要的“影”的概念。虛實結合也能夠很好的表現出畫面的張力。在水面後期處理過程中,一定要把水面的明暗度,稍微降低一點,跟天空中反映出來的實景要有所區別,要做到有的放矢,明白重要與次要的關係,要做到恰到好處。

說完水面,接下來在說說水面的上方元素,水面上方千萬不能有建築或者大的元素出現,不然就成了一張樓盤的宣傳照了。水面上方一定要乾淨,在遠處可以是天際線或者若隱若現的遠山,遠山的比例要控制好,不能露出太多,可以佔整個畫面的十分之二左右,後期降低飽和度。

說完了水,說完了山,我們接下來再說說天空以及晚霞的元素該怎麼處理?在構圖的時候,天空的部分,要佔整個畫面的一半,或者是 2/3 的位置,因為這樣才能凸顯出整個畫面的氣勢以及那種孤寂感,剩下的時間就是等待時機,最佳的拍攝時機是天際線有一道放射線的光芒,映照雲彩,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按一下快門了。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詩詞理解的畫面表達,僅供參考。在附上幾張示意圖這樣更加清晰拍攝方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