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9大必吃美食之一的艾餅,你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晶津有味


清明做艾餅是斗門人傳統風俗習慣,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


製作艾餅主要材料有新鮮的艾葉和糯米粉。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發油含量多,1.8-桉葉素(佔50%以上),其它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



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的功效,還能治心腹冷痛,月經不調,胎動不安等,而且對胃腸道及子宮的作用、對心血管系統作用、抗過敏作用等。




艾葉有這麼好的功效,用它來艾餅是最好不過了,正值三月艾葉最嫩的季節,這時候做的艾餅也最好吃,一起來看一下怎麼做簡單美味的艾餅




準備材料:嫩艾葉、糯米粉、白糖、花生米、芭蕉葉


做法:

1.把艾葉洗乾淨,放入鍋里加水煮熟,然後再撈出放清水裡再次清洗乾淨;

2.把艾葉放入打拌機加開水打成茸備用;

3.準備一個大盤 ,放入糯米粉,把打碎了的艾葉邊倒入邊用手和粉,全部和好後,麵糰和成一個個小圓餅;



4.把花生米用鍋炒熟,去皮,放用打拌機打成粉,倒出別一個大碗裡,再加入白糧拌均勻。

5.把做好的艾餅包上花生糖餡再捏圓實,放在一個已剪好的芭蕉葉上;

6.燒開水,把做好的艾餅放鍋上蒸20分鐘就可以了。



美味的艾餅就做好了,吃起來軟糯香甜,非常好吃。


有水有米


現在市面上的艾餅已經商業化了!艾餅(我們叫艾餈)顧名思義,用到材料肯定有艾草(葉),老家的艾餈用的是老鼠艾!(市面上用的是五/三葉艾)小時候每到春天就約上小夥伴去田裡摘,去摘前在家泡上大米,挑最嫩的摘回家清洗後放進開水燙一下備用,"鍾"完米成粉後"鍾"艾葉,類似打年糕,把米粉和艾混合成麵糰,包進餡(餡料家家不同),進鍋蒸熟即可!圖一為現市面用艾草,圖二為老鼠艾(嫩草花為白色)




家和安康知足常樂


製作艾餅主要有備料、整理艾葉、和粉、製作陷料、包餅和蒸煮6個步驟,全是傳統手工製作,工序頗為繁鎖。最嫩的艾葉要在每年三月份,也就是清明前幾天才能採摘到。艾草採回後要洗乾淨煮漂兩天,然後再用刀剁碎,加上糖一起放進鍋裡煮,再混入糯米粉和粉並揉成一個個粉團,然後包入豬肉粒,花生碎,白芝蔴,白沙糖做的餡,製作成餅,墊上芭蕉葉上籠屜蒸。


我永遠在路上


這個東西長沙也有。做法有很多種,剛好鄉下拍的!原汁原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4090bdbcb914445bdb177caec1b4116\

美食創客x金


不知道,斗門這邊有。正想改天去探訪一下,看看怎麼製作的,你有沒有興趣[捂臉],一起啊?


廚楠


不知道,沒吃過,沒見過


我愛我的寶兒217


沒吃過


童話故事81247903


鬥門人很多女性會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