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白巖松說,他從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名,因為人生不是一個競技場,第一名不一定是勝利者,人生更像一場馬拉松,他希望孩子追求的是“更好”而不是“最好”。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美國心理學家詹巴斯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在富人區和窮人區放了兩輛一樣的車。放在富人區的車,完好無損,過了一個星期,它還是那樣;

在窮人區的車,他摘掉車牌,打開頂棚,沒過一天,就被人偷了。

後來,他把那輛在富人區的車打破一塊玻璃,沒過幾個小時,車就被人偷走了。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以這個試驗為基礎,提出“破窗理論”,用來表達環境對人的影響。

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以這個試驗為基礎,提出“破窗理論”,用來表達環境對人的影響。

其實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家庭環境在孩子成長中佔有不可取的的地位。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一個整潔溫馨的家,爸爸媽媽彼此相愛(當然沒有不吵架的夫妻,但是不能當著孩子面吵架)。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白巖松作為一個父親,當然也是對孩子寄予厚望,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有一個好工作。當然他更懂得不干涉孩子的選擇,白巖松堅持自己的原則,只做孩子人生中的一個觀眾,不做編劇。

白巖松在生活中富有愛心,在工作上嚴謹認真,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孩子,白巖松不會直接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讓孩子自己去領悟,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下,白清揚初中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很有主見了,是大家眼裡不卑不亢、謙遜有禮的好孩子。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父母一定不做孩子人生的編劇!

1,不要把學習成績看得太重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非常的重,巴不得孩子每次都是第一名。

白巖松正好相反,他對孩子的成績不以為然,平時很少追問考試成績,只會替孩子做好複習計劃。

白清揚在中考時,白巖松跟他開玩笑說:“你要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這樣的父親怎麼能讓孩子有壓力,自然白清揚帶著一顆輕鬆的心走進了考場。

白巖松說:“他從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名,因為人生不是一個競技場,第一名不一定是勝利者”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2,尊重兒子,和他做“哥們兒”

生活中不缺乏那種高高在上的家長,自己的意思孩子不能違背,對孩子的想法總是潑冷水,不懂的尊重孩子。

白巖松說:“只要兒子有想法,並且觀點正確,能夠自圓其說,我絕不吝嗇地奉上讚美之詞,也不會以成人的理性去對兒子潑冷水。”

所以兒子把爸爸當成了“哥們兒”,有什麼話都肯先對爸爸說。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3,父母不要當著孩子吵架

白巖松和妻子約定絕對不在兒子的面前吵架,如果有發生矛盾的時候,都會避開兒子去解決夫妻間的事。

偶爾有了火氣,正要發作的時候,回頭看到兒子就在,就算有再大的火氣也會忍住,過後就煙消雲散了。隨著孩子的長大,時間長了,還增加了夫妻之間的感情。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4,不要剝奪課外閱讀

在每次的演講中,白巖松都會特別的強調“閱讀”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白巖松更加提倡通過父母行為的引導,讓孩子去自然地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白巖松認為:“讀書最重要的不是獲得了什麼知識,而是收穫了一種樂趣。”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想要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妨從0-6歲開始讓孩子閱讀一些繪本,輕鬆地把很多深奧的道理傳達給孩子,理解真善美。同時,透過故事中的榜樣,還可以讓孩子學會更好地與同伴交往,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社會化。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繪本中的圖畫色彩豐富很能吸引孩子的眼球,還會讓孩子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這1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白巖松:想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建議父母,用“破窗理論”就夠了

6歲前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所以做父母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