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新”,讓鄉村產業體系特色鮮明

“最江蘇”導讀

江蘇省政府日前出臺意見,著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在前列,加快構建具有江蘇特點的鄉村產業體系,努力把江蘇建設成為全國現代農業示範省、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樣板區、鄉村產業振興排頭兵。“最江蘇”公眾號本期“關注江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深度聚焦鄉村產業振興的江蘇實踐。

發展鄉村產業是促進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我國將在做大做強農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依託農業農村資源的二三產業,把農業產業鏈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業創業機會盡量留給農民。

江蘇立足資源稟賦打造主導產業,構建特色鮮明的鄉村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確定鄉村產業發展主攻方向,積極推進大宗農產品加工流通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大力推進特色產業發展,鄉村產業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

農產品加工創“新”驅動

鐵皮石斛加工成超微粉、花茶,售價提高1倍以上。在2019年全省鄉村產業振興暨深化農村改革現場推進會上,無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典型受到關注。

2016年起,推動一二三產融合成為無錫做強農業的重要抓手,錫山現代農業產業園等一批農業園區及合作社、農企由此加快發展步伐。據不完全統計,當前26個產業融合試點的農民收入比周邊農民高約5%。

“大流通格局下,普通農產品沒有銷售優勢,只有貼合多種消費需求,通過初加工、精深加工才能提升產品附加值。” 錫山區臺創園的“古來承山堂”公司負責人江衛東說。在企業基地,種在大棚裡的鐵皮石斛通過噴滴灌等設施在仿野生的環境裡生長,展廳裡擺放著石斛超微粉等近10個加工品種。

該公司針對愛喝茶、注重保健的人群開發了石斛花茶,針對喜歡以簡便方式養生的人群開發了石斛烤條、超微粉……這些石斛加工產品近年來密集推向市場,銷量佔比提升到70%。

關注江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三個“新”,讓鄉村產業體系特色鮮明

2017年以來,興化市供銷合作社大力培育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加快推進與新型經營主體有效對接,以“社有龍頭企業+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民”模式,建立了生豬、農家宴、大閘蟹、興化大米4個農產品產業化聯合體。聯合體通過建基地、深加工、創品牌,形成了產加銷於一體的農產品產業鏈條。

興化立足鄉村產業支撐,選準做強供銷合作實龍頭企業。選出4傢俱有一定經濟基礎、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擔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龍頭,以“社有龍頭企業+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民”模式,建立了4個農產品產業化聯合體。並從資本投入和加強管理等方面加以培植,使其引領帶動功能不斷增強。如江蘇五穀豐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受市政府委託負責“興化大米”品牌網上運營,採用“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商業模式,實現了興化大米身價倍增。

興化還推進農產品生產高端化,著力推進農產品生態、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建設。通過農產品基地建設,讓更多的普通農戶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4個農產品產業化聯合體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建立種植生產基地近40萬畝、生豬養殖基地12萬頭,輻射農戶2萬多戶。

江蘇主攻創新驅動,要求進一步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強化農業龍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支持領軍型農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加強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推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相銜接,開發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農業加工產品。大力培育農業大型企業,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行業企業集群。

鄉村發展融合“新”產業

“栽植花卉苗木,不僅好看,還能賣錢,特別現在,網上直播銷售,每天至少都有三五千元。”在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村民姜愛花在自家盆景店直播銷售盆景,忙得不亦樂乎。

把花木風景變為致富“錢”景,近年來尤其2019年以來,沭陽以花木為重點抓手,轉型升級、創新融合,積極推進產業轉型、發展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旅遊,實現農村變化、農民致富。

當前,沭陽擁有各類活躍苗木花卉盆景網商4萬餘家,12個“中國淘寶鎮”,86個“中國淘寶村”。2019年上半年,全縣快遞發貨量達1.49億件,同比增長63.9%,平均每秒有9.53件快遞從沭陽發往世界各地。2019年前8個月,共實現花木盆景銷售額140億元。

在沭陽廣袤鄉村,地裡種苗、網上銷售,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依託豐富的林業資源,在不斷做強木材加工業的同時,沭陽通過政策引導、培訓扶持等多種措施,聚力做活苗木電商文章,吸引大量人才迴流、外來人員集聚。

2019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淘寶網、沭陽縣和服務企業已經成功簽約落戶“沭陽花木直播基地”,成為全國首個淘寶官方授權的花木園藝類基地。為了更好推動花木電商高質量發展,沭陽縣不斷深化與阿里巴巴淘寶的戰略合作,在全國首創了線下設立“沭陽花木直播基地”+線上設立“沭陽花木產業帶”的政企合作模式,共同為沭陽苗木電商提供更多的資源、共享互聯網發展的經濟紅利。

關注江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三個“新”,讓鄉村產業體系特色鮮明

近年來,崑山整合鄉村自然資源,豐富鄉村旅遊業態,推動鄉村旅遊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建成周莊祁浜村、錦溪計家墩等一批集鄉村旅遊、民宿經濟、眾創空間、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精品項目,鄉村旅遊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百姓增收。

江蘇主攻融合發展,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鄉村新興產業。立足地處長三角區位特點,挖掘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休閒觀光”“農業+互聯網”“農業+服務業”“農業+健康養生”等,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增強鄉村產業發展活力。加強休閒農業園區、農家樂、鄉村民宿、休閒漁家和康養基地建設,打造江蘇休閒農旅新文化,構建全域鄉村旅遊新格局。

鄉土產業提升“新”價值

手工香包曾是在徐州地區農村廣為流傳的民俗工藝品,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村民都會縫製香包並隨身佩帶。香包內裝中藥,以驅避蚊蟲、御邪防病,也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今,徐州香包已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吸收帶動周邊鄉鎮就業,這項歷史悠久的鄉土文化項目正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馬莊香包為鄉村發展尋找到特色產業。在與馬莊村一路之隔的潘安湖國家級溼地公園,馬莊香包作為特色旅遊產品深受遊客喜愛,每年600萬遊客來此觀賞美景的同時,也形成巨大的香包消費市場。


正因如此,非遺傳承人王秀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帶出一大批徒弟。這些從小就會縫縫補補的農村婦女根本沒想到,自己憑此技能一個月能賺三千多塊錢。這樣的文化產業不消耗多少資源,沒有汙染,技術門檻又不高,對於農村中老年婦女來說,可謂最佳就業途徑。


馬莊香包體現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需求。馬莊曾是徐州的煤炭產區,小煤窯林立,當地人躺在金山上過日子,養成懶散的習慣,精神上很空虛。在小煤窯關閉之後,農民們不光要去找錢,還要去找精氣神。

關注江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三個“新”,讓鄉村產業體系特色鮮明

金湖縣位於江蘇省中部,高郵湖、寶應湖、白馬湖三湖環繞,淮河入江水道橫貫全境,擁有萬畝荷花蕩、華東地區最大的水杉林,素有“蘇北小江南”之譽。


江蘇主攻價值提升,將進一步傳承弘揚鄉土產業。立足江蘇農耕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傳承發展馬莊香包、江寧七坊等傳統鄉土產業,挖掘鄉土產業的產品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現代科技、現代設計,提升鄉土產業,適應現代產業發展趨勢,傳承傳統鄉土氣息,彰顯鄉土文化。推進鄉土產業進入農業園區、集中居住小區、創新創業園,搭建推介平臺載體,讓鄉土產業煥發新的生機,成為富民產業。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大豐日報、中華合作時報、宿遷日報、崑山日報、淮安日報、新華日報、無錫新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