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前兩日網上衝浪,驚聞羅永浩要做電商直播。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不由得想起來前段時間汽車廠商做直播賣車的名場面,比如開了直播之後才想起來應該買個手機支架,真是超級巨大而業餘的失誤。

那跟羅永浩沒關係。說回正題。標題說的是羅永浩能不能直播把車賣出去,個人認為是可以的。具體展開之前,先思考幾個問題:

帶貨主播,ta們是在做銷售,還是在做廣告?

直播賣貨,為什麼這個產業是被淘寶提出來的?

直播賣車,有必要廠商自己下場去做嗎?

我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來捋捋。

帶貨主播

是在做銷售,還是在做廣告?

還是先拿李佳琦舉例吧。

李佳琦從很紅到爆紅這個過程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把自己的直播精彩片段剪輯下來,放到抖音上去。他在那裡狠狠圈了一波粉,才完全進化成為現在粉絲超過兩千萬的級別。

人們在抖音和微博之類的網站上看到李佳琦,關注了,沒事去直播間看看。這些人當中,有的或許是做好了要買東西的準備,但絕大多數是去看有意思的網紅的。

所以李佳琦首先是個網紅,其次才是賣貨的。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因此,李佳琦們首先要考慮的是人氣,也就是直播間的觀眾人數;其次才是銷量這些。因為只要人氣有保障,銷量基本上也就不用愁了。

這樣來看,問題就更清晰了一些。李佳琦實際上和那些非電商行業的大主播,或者微博大V、微信大號,其實是同類。

Ta們都是網紅。區別是,有些人關注娛樂圈、有些人關注遊戲、有些人關注數碼、有些人關注文化;李佳琦呢,關注的是美妝,特別是口紅。

李佳琦賣的那些貨,其實都是品牌找上門去讓他做促銷廣告的。直播最後時段不賣貨的時候,他會做美妝產品的評測。這不就跟數碼大V的微博日常一樣麼。平時發評測,接到推廣,就發微博廣告恰飯。

網紅心裡清楚,同一條推廣,通常只發一次就結了,重複發觀眾會流失。像天才小熊貓這種高度定製的推廣,就更不可能頻繁持續地輸出創意。

廠商也清楚,同一個網紅、同一條廣告,發一次就夠了,再多發,效率會急速下降,成本和收益對不上。

李佳琦不是售貨員。售貨員是等著消費者上門,反反覆覆賣同一種東西的。

李佳琦是做廣告的。做廣告是拿個東西出來,向公眾推廣,“你們喜歡就買”。

直播賣貨

為什麼這個產業是被淘寶提出來的?

消費本身就是娛樂。身處消費主義的時代,這個道理應該不用再多闡述了。畢竟誰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本來心情很差,買個東西就好多了。

對女人來說可能是唇膏、化妝品;對男人來說可能是球鞋、機械鍵盤。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對於淘寶來說,它當然想要創造這樣一個場景:你就坐那兒看手機,各種商品以優惠的價格被送到你面前,即便不是真想買什麼,也會很享受,而且最後你可能還是會買。

淘寶上商家數都數不清,沒事去看看的用戶同樣數不清。淘寶把這兩撥人聚到一起實在太簡單。

只有淘寶可以在一開始就保證,有品種繁雜的商品提供給主播,讓ta們一年到頭、每天好幾種還不重樣地推薦。有足夠多的東西可以賣,有足夠好的價格可以給到粉絲,只有這樣,主播才有熱度的保證,否則很快就會涼下來。

也只有淘寶在一開始就能提供那麼方便的直播室商品鏈接,看著直播就可以去秒貨。

在傳統的渠道里,廣告和銷售是分離的。人們看到廣告,要去專櫃讓銷售員介紹產品。

到了電商的時候,廣告和銷售就已經開始可以結合了,商品頁面可以作為銷售頁,也可以作為廣告頁;到電商直播的時候,一邊給你推產品,一邊給你推購買鏈接。

類似從傳統視頻網站到快手抖音的區別。在前者,你要自己去找想看的東西;到後者,你可以順著推薦一條一條看個沒完。

淘寶做直播,就是給人們創造這樣的場景:進了直播間,就可以一個商品一個商品看個沒完。

直播賣車

廠商有必要自己下場去做嗎?

單品牌有必要只針對自己的產品去做電商直播嗎?也分情況。

首先,一個直播間能不能火,由它的內容是否吸引人決定。如果直播間火了,陌生人會進去看熱鬧;如果不火,那註定只是特定粉絲帶著目的性進去,和ta們去專櫃或4S店是同一種情況。

如果產品足夠多,可以每天換著花樣地去推,那麼內容是新鮮的,直播間就具備火起來的先決條件。單品牌電商直播講得通。

如果產品線不豐富,就那麼幾款,每天播,不到一個月就把所有產品說完了,新鮮感肯定有限。再牛的創意團隊也不可能把十幾個產品變出365個花樣來每天播好幾個小時。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那麼廠商自己去做電商直播,那個直播間根本就不可能火。

去那個品牌直播間的人,肯定是本來就對其感興趣的。那種場景下,哪裡還需要用直播來介紹產品,普通的電商頁面就搞定了:放幾段視頻、放幾段圖文,不光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個性化問答可以通過在線客服完成。

哪個汽車品牌的車型可以豐富到能提供每年兩三百天、每天幾個小時的直播素材?根本一個也沒有。哪怕按集團來算,大眾這種旗下品牌超級豐富的,也根本不夠用。

更何況,我們看到的,廠商看到的,所有那些現象級的直播帶貨,ta們本來就都是李佳琦、薇婭那種網紅接推廣的廣告式帶貨。

所以,汽車廠商們,別費心思親自下場去直播賣車了,你們搞不定。就交給網紅主播們去做就好了。如果覺得李佳琦、薇婭們這些現在的網紅主播太過侷限於女性用戶的話,羅永浩不是就快來了麼。

羅永浩是網紅,是個網紅就比廠商自己的人更適合直播賣車。畢竟,這件事它其實是廣告,它不是銷售。羅永浩再怎麼說,他做直播,肯定比廠商自己人做直播有更多觀眾。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李佳琦、羅永浩兩邊投放,男女用戶就全都覆蓋到了。

疫情期間直播賣車

就是憋的

大家肯定都看過本山大叔的《策劃》。前段時間,廠商親自下場直播賣車,本質上就是“公雞下蛋”。還是繼續做銷售等人上門買車的話,疫情嚴重,誰也沒心思去。所以只能通過直播賣車的形式去找用戶做推廣,其實就是在做廣告。

要放在平時,廠商自然不會自己下場。“一隻公雞,它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幹。丟不丟雞?同行們會怎麼看它,雞怎麼看它,鴨子怎麼看它,大鵝怎麼看它?今後在家禽界怎麼混?過去跟它好過的這些小母雞,傷不傷心?”

代理商傷不傷心?之前做廣告都交給我,為什麼你們現在自己上了?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但是,有蛋不能不下,不下它憋得慌。”

車都造出來了,庫存都攢下來了,賣不出去憋得難受。“我分析啊,它就是憋不住了”,所以最後只能硬著頭皮自己上。

沒人看、賣不出去,那是正常的。公雞它下不出蛋來。

羅永浩和汽車廠商

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

羅永浩如今決定做電商直播,說不定就是和字節跳動協商的結果。以往他總要創業,甚至開始標榜自己有豐富的創業經驗: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而事實上,他每次創業,其實最大的優勢都是自己的網紅效應,還有自己會講故事的營銷能力。顯然他太適合做廣告人,培養團隊。

對於汽車廠商來說,情況類似。羅永浩就適合做營銷,不適合搞研發生產;汽車廠商就適合搞研發生產,不適合搞營銷,何必難為自己親自下場去直播賣車呢。

我們可以理解廠商的驕傲,如今這個時代,以銷定產的形式越來越常見。

南方一些新建的服裝批發市場,會專門設計成適合直播的構造,一個一個的小直播間,超級無比快速的網絡,還給淘寶工作人員留下了工作區域。

之前共享單車最火的時候,自行車廠得聽摩拜、OFO們的。它們讓自行車廠怎麼設計生產,後者就只能照做當個代工廠。

直播帶貨扼住了零售業的喉嚨,共享單車扼住了自行車廠的喉嚨。汽車廠商害怕被人控制,於是什麼都想自己幹——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羅永浩能直播賣車嗎?

其實沒什麼必要。直播賣車、汽車新零售這些就該交給適合的人去做。自己配合一些融資租賃和新車租賃的支持,讓汽車單價下降,更適合衝動消費。效果會好得多。

至於直播賣車的主播、汽車新零售的平臺,把ta們當做新的4S店和廣告、公關代理商不就結了。

服裝批發市場和自行車廠被人控制住,可不是因為直播帶貨和共享單車太霸道,而是因為它們本身就已經快活不下去了,必須找活路。而那些讓李佳琦們賣貨的廠商,它們是為找到了高效渠道而高興。

汽車廠商這點自信還是應該有的。

轉自:autocarweekly 作者:鐵西區的李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