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組談抗疫:硝煙未散又逢病毒肆虐,中東打好阻擊戰

新華社開羅3月23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中東地區蔓延。除了重災區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等國家確診病例迅速攀升,戰亂中的敘利亞和蘇丹也發現了確診病例。

危急之時,中國派出專家組前往伊朗和伊拉克。連日來,中國專家的足跡遍及當地政府機構、社區、醫院、企業,瞭解當地疫情,傳遞防控經驗,介紹防護知識。

在具有國內抗疫經驗的中國專家們看來,中東疫情防控現狀如何?中東國家能否經受住考驗?中國經驗能否為當地抗疫提供幫助?

抗疫形勢喜憂參半

截至目前,伊朗累計確診病例已超兩萬例,該國衛生部官員稱,每10分鐘就有一人因新冠肺炎死亡;在土耳其和以色列,病例人數均已破千。

令人欣慰的是,中東地區的疫情防控能力在穩步提升,來自中國的援助也為當地帶來很大幫助。

近來,伊朗連續數天單日新增確診破千例。中國紅十字會赴伊朗志願醫療專家團隊成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醫師錢志平認為,伊朗確診人數激增與當地檢測能力提高有關。

“伊朗能夠提供檢測服務的醫療中心由最初的數家增長到了如今的50家左右。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捐贈的試劑盒讓伊朗有了較為充足的檢測物資。”他說,通過與中國專家的交流,伊朗還優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檢測效率。

在飽受戰爭摧殘的伊拉克,醫療資源更是匱乏。

“受制於核酸檢測能力和試劑數量,伊拉克檢測人群極為有限。”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援助伊拉克新冠肺炎防疫專家組成員、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鴻輝說,目前全巴格達只有一個病毒檢測實驗室,伊拉克絕大多數醫院都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

所幸,中國專家組向巴格達醫學城捐贈了一套核酸檢測實驗室設備,包括兩臺PCR儀以及5萬份核酸檢測試劑。在中國專家的協助下,巴格達建成了第二個病毒檢測實驗室,即將投入使用。

全民抗疫之勢漸成

民眾防範意識薄弱是很多中東國家共有的問題。

初到伊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馬學軍注意到,當地很多人沒有戴口罩的意識。“他們認為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很多人看到我們戴口罩都很奇怪。”

援助伊拉克的中國專家組領隊、廣東省紅十字會社會賑濟部副部長陶中權在巴格達也發現相同情況。

3月16日,在伊拉克巴格達東部的海法巴勒斯坦社區活動中心,中國專家演示口罩佩戴方法。新華社發

好在隨著疫情發展以及中國防疫經驗在中東逐漸普及,中東民眾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越來越多人戴上了口罩。

“賓館服務人員還專程找我們詢問戴口罩事宜,我們也為伊朗民眾培訓如何佩戴口罩。”馬學軍說。

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在不斷升級疫情防控手段。

埃及政府從最初關閉學校、停飛航班,到現在夜間關閉所有餐館、咖啡館和購物中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也暫將恩怨擱置,開始聯手防控疫情;摩洛哥宣佈將停運各城市間的大巴和火車;尚無確診病例、仍處戰亂的利比亞也開始宵禁。

普通民眾的防控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少外出、勤洗手、不聚集,逐漸成了人們的共識。

在埃及開羅,一些年輕志願者走上街頭向民眾發放口罩、普及防疫知識;伊朗20日迎來波斯歷新年,當地很多老百姓主動取消了新年旅行和家庭聚餐計劃。

中國經驗得到應用

“將中國的寶貴抗疫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伊朗,讓伊朗少走彎路”是中國專家組成員、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吳寰宇的目標。

他介紹說,中國經驗目前已應用在伊朗很多防疫措施上,伊朗開展了群防群控和聯防聯控,另外,兩家伊朗版的方艙醫院已經建成。

“未來伊朗要建更多方艙醫院,來解決短期內病患激增、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吳寰宇說。

錢志平介紹,伊朗專家們對於中國的診療方案極其關注,對包括中藥在內的新型治療方案非常感興趣。

在伊拉克,中國專家組結合國內防控經驗和當地實際情況,提出了包括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出臺國家疫情控制方案和臨床診療指南、建立定點醫院的建議。

陶中權說,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受到當地政府高度重視,伊拉克已開始制定國家層面的防控策略和臨床診療指南。

在中國專家們看來,伊朗和伊拉克的疫情防控有助於整個中東疫情的控制。

“伊朗在中東具有較為完善的醫療體系,而且是最先暴發疫情的國家,伊朗的疫情防控將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吳寰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