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影評怎麼樣?

唔事清風


豆瓣的影評,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客觀的。尤其是對一些國內的文藝小眾電影和國外影片,準確度甚至超過了IMDB。為什麼呢?因為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經常會團刷IMDB一些放到國內也就是6分到頭的電影,在IMDB上能刷到8分。

經過總結,我覺得以下電影可以大膽的去看下豆瓣的影評及打分:

1. 國內小眾電影,一些禁播的或者國外根本看不到的,想要看影評,基本上就是豆瓣了。

2. 國外一些文藝小眾電影,比如邪典影片,文藝片,觀影量不夠多的,IMDB打分基本不準確。

3. 印度電影,一定要看豆瓣的影評,IMDB嚴重不準確,10幾萬的觀影量打出的分數巨高。

4. 你在知乎,頭條,IMDB幾乎看不到影評的電影,在豆瓣能看到。畢竟豆瓣搞影評,已經算是鼻祖級的人物了,上面很多非專業影評人寫的影評,都可以碾壓其他平臺。

當然,也有一些國內的爆米花電影(商業片)就不要在豆瓣上看影評了,水軍哪裡都是有的,大家見仁見智吧。不過豆瓣好像針對刷片,有所整頓,總體來講現在的評分準確了很多。

此外,由於豆瓣文青比較多,文青的特點是比較感性,可能某個點觸動到了他們的心絃,就一下給個4星或者5星;某個點剛好讓他們覺得很反感,一下就給出一星來。所以,我一般都會同時看豆瓣和IMDB這兩個平臺的影評,IMDB主要看分數。豆瓣更多的回去看看影評內容。

希望能夠幫到你哦,如果覺得好,可以隨手點個贊或者關注我,獲取一些影評和電影介紹。


影如是觀


一句話概括的話,在文藝片和商業娛樂片之間,太過於偏袒文藝片;在國產片和外國片之間,有點崇洋媚外。要是一部電影既是文藝片又是外國片,你見過低於8分的嗎?

豆瓣評分很複雜,不是一兩句能夠說得明白的。

但總體來說,任何電影,用我上面那一條來對應,基本上沒有錯。雖然可能有一兩個個例吧。

口說無憑,我還是舉例說明。

先說說最新上映的,講述二戰丘吉爾的電影《至暗時刻》,這部電影據說是明年奧斯卡的熱門。大家看看豆瓣評分是多少。8.7,相當高。

搞笑得是,在美國最權威的IMDB影評網上,評分是多少呢?只有6.1而已,將將及格,完全不值一提。

一部講述二戰題材的電影,顯然美國觀眾對英國二戰的歷史比中國觀眾更瞭解對不對?美國人不會刻意黑英國人的吧?評分只有6分而已,豆瓣評分是8.7,差了快3分,這是一個合理的分數差距嗎?

下面我不多說,就用圖片說話。李安導演,在國內文青心目中是一座大神,在好萊塢電影也是最好的華裔導演,這個說法沒問題的吧?

他去年的最新作品,在豆瓣上又是超過8分,8.4。超過20萬人打分。

在IMDB上面呢?只有6.3而已。

這又說明了什麼?

這些是文藝片,豆瓣偏好文藝片是一貫的。所以文藝片評分格外高。

但是好萊塢的爆米花商業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是高於IMDB的,雖然這個差距就不像文藝片那麼明顯了。

還是舉例子。比如《魔獸》豆瓣是7.7

IMDB是6.9,差距是10%。

還有著名的《變形金剛》系列。在今年《變5》口碑爛大街之前,所有變形金剛電影在豆瓣評分都遠遠高於IMDB。變1豆瓣評分8.1,IMDB評分7.1,相差13%,就算變4惡評如潮,豆瓣也是6.6,IMDB只有5.7,相差還是15%以上。

別以為6.6這個分不高,國產娛樂大片取得高票房的,大多數就只有這個水平。比如《美人魚》只有6.8;《捉妖記》也是6.8而已。這兩部曾經打破票房紀錄的娛樂大片,大家捫心自問,比《變4》如何?如果《變4》有6.6,這兩部起碼能在7分以上不過分吧?

像這樣的例子我就不多舉了吧。我已經無話可說了。

與此同時,豆瓣很看不上的某些國產片,在IMDB上反而評分又比較高。我還是舉例子。先說豆瓣一向瞧不起的國師張藝謀。

《黃金甲》豆瓣5.2,基本是爛片無疑了。

好笑的是,IMDB上是多少分呢?足足有7分啊.......我震驚了。

另外一部被罵死了的《十面埋伏》豆瓣也是隻有5.7,爛片無疑吧?

IMDB呢?不好意思,有7.6分之高啊,我又震驚了.......

差距是有多大啊。

豆瓣看不上的很多國產片,人家洋大人倒是很喜歡啊。說句老實話,可能“崇洋媚外”這種心理中國觀眾和美國觀眾都有一點吧。為什麼呢?可能都是覺得自己家的東西很平常,沒那麼好,反而是外國玩意很新鮮,很有趣哎。

中國人覺得武俠片看多了沒意思,張藝謀拍的什麼鬼,外國人倒是覺得哇這電影好有趣,所以評分高;美國人覺得拍什麼丘吉爾替他吹牛逼的破電影,什麼鬼,中國豆瓣上的崇洋媚外用戶覺得,哇英國人真厲害,孤身抵抗納粹德國好牛逼打高分。你們看,就是這種心理啊。

看了上面這些例子,你們覺得豆瓣的評分還能信嗎?

我反正不信。


梁鵬飛



不怎樣,從來不看豆瓣影評,走味的影評看著浪費時間。

網絡水軍,原本是網絡的引路人,引導者,但隨著網絡的發展,人為財死的傳言被網絡水軍冠名。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違背事實,違心言論,誤導讀者,不管你有多大的譜,多深的水,都經不過事實的驗證,到最後都是得不償失。


一鳴數碼


講真 大部分還是客觀的

但是 大樹也有枯枝敗葉

豆瓣也一樣 現在偽文青 偽公知 偽科學 充斥 慕洋犬 真噴子 大有人在

所以我刪了豆瓣

不過還是那句話 豆瓣還是客觀的 可以參考 不用全信


彼岸煙霞


豆瓣影評裡有很多“高大上”的人,他們的要求非常高,非常自我,非常特別,開始覺得他們很有思想很有文化,多關注幾場評論後發現他們都在套模式,是為了噴而噴,是為了裝逼而評,已經和想法無關,失去了客觀和理性,便毫無價值,觀影者還是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好的壞的自己理解就好。這群人應該是生活中的loser,來豆瓣找存在感的。


天140700372


看什麼豆瓣影評,好看的都會在頭條出現,你就看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