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級,學習不積極,懶散,不開竅怎麼辦?

山東濰坊阿勇


小學一年級學習知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也就是給孩子立規矩的時期。

在我們學校一年級的老師都是相當有經驗的老師來擔當,每個孩子如何坐,如何舉手,如何聽課,如何回答問題,放學如何站隊,如何走路隊等等都一一給孩子立好規矩。

孩子每日遵守養成習慣,有了良好的習慣,在同學中爭追搶趕,就有了學習興趣,學習起來就會積極主動。

如果孩子在家懶散,在學校的表現也大致相同,可以找班主任瞭解一下情況,和老師說說自己的擔憂。和班主任一起制定方案計劃,積極配合老師讓孩子養好習慣,等高年級了你就輕鬆了。


我是藍貝殼


首先,看清楚咱們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小盆友哈[偷笑]

對一年級孩子有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期待哈!

為嘛別人家那麼……?那就去找到那個讓你恨不得變成自己孩子的那個優秀牛娃,跟那個優秀的孩子的父母做個分析比較哈——

什麼事咱們常做而人家從不做?

什麼事咱們從不做而人家常做?

什麼事咱們做得很多而人家很少做?

什麼事咱們很少做而人家做得很多?

相信親就有方法了!

其次,對於一年級小盆友,最好使的招兒是肯定、讚美而不是指出不足要求改正!

一排十個字,九個東倒西歪,那就可勁兒誇那一個寫得好的,哪怕找出其中相對差強人意的!不僅誇寫得好,還要教孩子明白哪裡好,孩子就學會了別的字也要這麼寫!

那別的字不願意去改?比如模仿一個動畫聲音,“為什麼它被你寫得這麼好看,可我去這麼難看啊?你偏心!”等等類似的孩子能有感覺的方法特別是能有好的感覺的方法!

小學生的大腦理性邏輯能力慢慢形成中,他們主要通過感感性來學習!而父母的肯定、誇獎帶來的好感覺是孩子不斷突破自己的最強助推器哈![思考]

最後,除非咱上輩子拯救了宇宙哈,這輩子老天可能給個神童,然後啥也不用幹孩子就牛得不要不要得!既然咱生的是個娃而不是神,那不開竅就爹媽帶著孩子耐心找到竅門哈!

很著急啊?把張文宏最近很火的一句話牢記在心哈,不要放電影!孩子還只是一年級,有的是時間,爹媽別被自己腦補的恐怖片搞得太神經過敏哈!


月亮邵慧老師


一是要對孩子讀書要引導,比如,帶孩子去圖書館。二是要創造家庭閱讀環境和氛圍,比如,家長有時間和孩子一同讀書、分享故事,為孩子訂閱喜歡看的圖書;三是及時表彰進步,對孩子讀書過程中一點小進步就要鼓勵,不要責罵。


焦兆群


一年級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要以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為主,過多的強調學習可能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這個時期的孩子敏感,多疑。需要我們耐心的指引,在這個時期,家長要多花時間陪孩子,和孩子共同建立一些規則並遵守它。

例如:

在家可以做出任務卡,寫上一些任務,打掃衛生 閱課課外書等等 孩子每天都要抽取任務卡,完成後即可給自己蓋章,集滿20個章可以獎勵。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好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是學習的基礎哦


我是小章魚呀


讓孩子多讀,多寫,多看效果還是挺好的


曉慧記生活


引導孩子,對讀書感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