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疫情來了之後感冒都不見了?

安慶王一江淮節度使


【丁路遙知事觀點】其實感冒並沒有不見,只不過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疫情所吸引了而已!但你要是跑去醫院,發現感冒發熱門診的人確實比平時要更少一些。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下面我給大家分析幾點原因。

一、人們因為害怕疫情,不敢輕易讓自己“感冒”

這裡說的“害怕疫情”其實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害怕自己有疫情的症狀

這個很容易理解,當初疫情傳播時的一些症狀就包括了感冒、發熱、咳嗽這些,而普通感冒也會有類似的症狀出現,所以人們不想自己成為疑似的病例,就會竭盡全力避免自己感冒。

第二層含義:擔心被工作人員檢查甚至隔離

有些人科學常識比較好,一開始確實也知道自己只是普通的感冒症狀,但是大家這段時間經歷過疫情管控,都明白進出小區或者單位辦公區還要量體溫,一旦自己被檢查到體溫有異常或者感冒症狀很明顯的,大概率是要對你進行盤問、進一步確認的。

即便最終發現你只是普通感冒,消耗的時間成本也不少,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不願意這麼麻煩的。

因此,基於“害怕疫情”這種心理,人們平時就非常注意和小心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格外花心思的時候,身體在這方面的免疫功能也會有所提升,客觀上幫助自己不容易得感冒。

二、大家都在關注疫情,關心感冒就少了很多

最近的兩個月以來,人們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了疫情上面,所以對平時的感冒這種小毛病自然就缺少關注度。

實際上細心的人會發現,到了初春季節交替的時候,一些抵抗力弱的老人或小孩,還是挺容易感冒的。

只不過從主觀和客觀上,確實更多人忽視了這個問題。

第一,隔離在家期間,大家見面很少,自然也就不瞭解誰感冒了誰沒有感冒。這屬於客觀方面的一個因素。

還有比如這段時間跑醫院的人減少了許多,你都不去醫院,自然也無法感受到別人還在因為感冒而看病的。

第二,媒體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疫情方面,讓你很少想到生病還有個感冒。就我身邊的情況來看,大家聊天時談論的基本就是疫情形勢,一些普通的小毛病就不太會有人關心起,感冒不進入聊天的話題,自然就感覺少了很多。

三、有些人故意隱瞞自己感冒的症狀

還有些人是明明感冒了,也故意隱瞞著感冒的症狀不說。

我曾經看到一個新聞,說有個50多歲的大伯,明明感冒很嚴重,死活不告訴他的子女,也不去醫院看醫生。

可家中也沒啥感冒藥儲備著,只好一天天的熬日子,然後感冒症狀就一天天嚴重起來,還出現發燒發熱的症狀,家裡人發現情況不對,就強制把他送去醫院檢查。

檢查的方向自然就是新冠肺炎了!先要排除最嚴重的問題。

一通操作以後,幸好這個大伯不是疫情感染,只是比較嚴重的感冒情況,後來給他掛了鹽水、配了藥休息一段時間後才慢慢好起來。

醫生當時就批評他為什麼不及時看病要拖著呢?

大伯說覺得自己沒感染疫情,也不想被隔離起來,所以始終拖著不看病。

像這位大伯這樣心態的人其實也有一些,因為各種各樣的擔心,隱瞞自己感冒的症狀不告訴別人。所以除了家裡最近親的人,別人是基本不知道其感冒的。

四、如今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也要防止感冒流行

有人說,3月底疫情都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可以不戴口罩出去放放風了!

我倒是覺得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要放鬆警惕!

首先,春季是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得積極,各種花粉開始傳播,有些體質過敏的人一個不小心就得了感冒。

躲過了疫情,卻沒有躲過感冒的話,也是讓人很難受的一件事!畢竟有些人一發生感冒就要很長時間才康復,還容易傳染給周圍的家人。

其次,感冒和疫情很多早期症狀差不多,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新增的疑似病例,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並沒有這樣的醫學技術可以識別到底我是感冒還是疫情。

為了避免這樣的麻煩,最好就是別得感冒。

最後,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控制,在國外還是很嚴重,我們面臨更多的是輸入性風險。這就說明疫情防控依然不可以放鬆。

第一,外出繼續戴口罩;

第二,儘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場所活動;

第三,及時關注疫情發展動態,響應政府號召;

第四,勤洗手,多鍛鍊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無論是感冒還是疫情,哪一個我們都不喜歡!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作者:丁路遙知事,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碼字不容易,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幫忙點個贊,謝謝!


丁路遙知事


疫情之前,我偶爾也會得普通感冒,就到藥店買感冒藥,吃了藥感冒自然就好了。

疫情之後,我感冒反而少了,是因為我不能像以前一樣可以隨便買到感冒藥了。疫情期間我曾到藥店買感冒藥預防,店員要登記我身份證信息、電話號碼,此時才知道到藥店買感冒藥也是大事情。所以我不能讓自己感冒,平時注意:穿衣保暖、飲食清淡、出門做好防護、在家勤洗手。我開始注意身體的健康,感冒就少了😄



隨航青影


就拿我媳婦來說吧,過年沒出過遠門,初四就跟我回了家,初六開始咳嗽初六還發燒,讓她去醫院看看死活不肯去。在家喝了幾頓冰糖雪梨慢慢也好了,不是不想去醫院是不敢去醫院,我們這裡不是武漢沒病床,只要一進去立馬隔離你說嚇不嚇人?


小鬧家642


說說疫情期間我的感受吧

我自身身體免疫力很低,在19年五月份還因為免疫力低住院半個月,醫院出來身體虛的不成樣子,到樓下扔個垃圾就累的不得了,大夏天不開空調還覺得冷,蓋被子。出院後父母還專門過來照顧我兩個月,各種補,到九月份才好點,但是體重就是不長,甚至一直堅持十幾年的健身也不敢多動了,怕動多了掉肉,一直到現在體重還是在45公斤左右。疫情期間真的很害怕,怕免疫力低抵抗不了,甚至想過真的不幸中招,就不浪費國家資源。一個人在一個三室兩廳的大房子裡隔離到現在,出去採購一次能堅持半個月。萬幸的是,之前稍微天氣變化就會生病,這次竟然平安堅持到現在。呸呸呸不說了,都說我們這個城市地邪,不能說。呸呸呸!願好運一致伴隨!


0615妮妮


豈止感冒,連困惑我多年的頸椎病、腰椎病、鼻炎也沒犯了!

一方面,可能是整天在家貓著,一天十幾小時躲被窩,很少坐著工作,注意保暖了,不受涼了,所有小毛病都沒了。

另外,人們也更注意衛生,不外出吃飯,不上學,不上班,互相交叉感染少了。因為應酬少,估計很多中年人“三高”都好了。

一些放戶外的私家車都長出小草了,交通事故也大大減少了。

凡事都有兩面性,不過大家還是希望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Visionstory


感冒不是不見了,只是不能在表面了,以往一有感冒就跑醫院,疫情期間誰不怕被隔離呀,或者交叉感染呀。所以就算有感冒也不會去醫院,只是買藥吃就好了。

還有的是因為不方便,村村道路封鎖。連藥都買不到。就比如說我奶奶吧,正月十幾的時候就感冒了,她和我叔住在鄉下老家。我家住在縣城裡。她感冒了家裡沒藥。弄得真的很著急。我叔想到街上去買藥,可是就連鄉村小路都封鎖把控了。我這兒連小區的門都出不去,更別說回老家了。沒有藥。她老人家年級大了,那時候真怕她扛不住啊,後來還是想辦法在別人家找到點感冒藥。不過就算是農村,防疫意識還是很強的。都不會到別人家去。要借什麼時候東西用一下的時候。人家都把東西拿出來放外面,自己在外面拿就行了。

在這點不得不說做得非常好。


石柱小秀


感冒確實少了,我家老人八十多了,擱平時早就生病了,不是咳嗽,就是喘的。因為她平時喜歡到野外,又不知道適時添加衣物,一不小心就會著涼,吃東西也沒那麼講究衛生。

這次疫情,怕被隔離回去看她不方便,我索性把她接過來一起住。整天不出門,就接觸不到太多的細菌,吹不到野外的冷風,我還提醒她穿衣服,溫度一降就讓她在被窩裡坐著,有太陽了就讓她在陽臺上曬太陽。我做好基本注意營養搭配,葷素搭配,衛生那是絕對有保證的,老人遠離了病菌,快三個月了,一粒藥片沒吃過,一點感冒症狀也沒有。

當然,疫情期間,有點小感冒的人估計也不敢出門了,都躲起來,低調行事,這樣少接觸外人,也減少了細菌的繁殖機會。而正常的人都居家隔離,也沒有了接觸的機會,加上人們的防範意識加強,出門戴口罩,回家消毒,勤洗手,這些都減少了得感冒的幾率,所以,感冒的人就少多了。


九日如月


我是確診病人!!!我39.5重感冒確診了,花的最多的一次錢,輸液3天,加檢查,加幾天的藥💊,1300多元,嚇得我再也不敢感冒。本來以前我感冒,要不就物理療法,在家食療,睡覺出一身汗,熬上幾日,或幾十元的中成藥沖劑(我不喜歡西藥💊)就[ok]好了。不要跟我提免費,免費治療的是確診新冠,感冒自費。沒有報的,不符合重大疾病和住院治療。醫院就呆了一天(實際是被隔離,等結果。當然沒有醫院檢查結果回不了家,不能進小區。)誰給你感冒少了,還不是照樣每年冬末春初按時來找我一次,哎。




胡向滔滔


誰說不見了,我一直鼻寒都幾乎是好好停停的!不敢讓醫生看,怕被當冠狀隔離了,也怕沒得冠狀去找醫生再染上冠狀了,就難受的狠了喝包三個九的感冒顆粒。好了也就不喝了。想是大多數感冒的人都與我的想法差不多。真是得冠狀發燒了,也真得去醫院不可,小毛病也就不麻煩醫生了。這畢竟是特殊時期,忍忍就過去了。


楚客


感冒尤其流感是真的少了,原因有三,第一,個人防護如同遁甲,流感病毒幾乎被隔絕,人人都戴著口罩,怎麼流?第二,消毒無處不在,本來對付新冠病毒的,那麼其他病毒也跟著消失,家裡消毒,電梯消毒,公共交通工具消毒,病毒細菌無處藏身。第三,流感少了,大部分感冒都是冷熱感冒,不治自愈。同意的點個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