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戲是否會受限於包月、時長的收費模式?


雲遊戲是否會受限於包月、時長的收費模式?

1小時1塊貴不貴?

今天在知乎翻了一天雲遊戲。


在這道個歉,是我片面了,為自己前天的無知感到羞恥: 。


我還以為雲遊戲沒產品,37互娛的永恆紀元是第一個吃螃蟹。


木想到10年前就有人玩了,18年被稱為雲遊戲的元年。


還是彪哥說的對:學吧,學無止境,太深了。


串流之類技術術語沒研究明白,有人從延遲方面解讀了雲遊戲沒有未來:5G只是基站到基站沒延時,到終端解碼之類還是會存在延時,體驗遠不如本地下載。


俺也不知道對不對,俺是銷售,只研究市場。


技術應該不是問題,會有人解決的。


市場的問題是:付費意願。


雲遊戲的服務器成本忒高,玩遊戲基本要付費。下午下載了網易雲遊戲、咪咕快遊、菜雞,試玩了一把跑跑卡丁車,很多人說的技術問題好像確實存在,打開有點糊,不如本地看起來舒服,免費體驗都有時長限制:咪咕3小時,菜雞1小時,網易5天。


咪咕1w遊票售100元,1小時500遊票,1w遊票對應20小時,1小時5塊錢,做任務、玩遊戲有遊票領。(我沒充值,根據APP信息算的,當然買的越多越便宜)。


菜雞100菜幣1小時,最小售賣金額300菜幣,3元,1小時1塊錢,還有加速秒進卡(排隊確實比較嚴重)。


網易是賣會員卡的形式,首購月卡15.9元。


雲遊戲的應用場景多數人說的是3A遊戲,對硬件要求比較高,100多G下載包,一般設備帶不起來,需要專業設備,好多人以遊戲機2000塊可以玩5年、遊戲電腦萬八塊可以一直用,這數據來計算雲遊戲沒市場,沒人會包月玩遊戲,有錢還不如追劇。


據此得出雲遊戲沒市場:3A遊戲玩家還是會買硬件,增量市場擴到用3K筆記本玩3A遊戲的人不現實,付費意願太低。


我覺得這些人太專業,對遊戲市場太瞭解,像我這種不懂啥是3A遊戲,不瞭解遊戲機價格,沒接觸過遊戲電腦的人來說,看到別人在玩,可能真的會花幾十塊錢跟跟風。


信息差永遠存在,就像前天的我還以為雲遊戲是個新鮮玩意,沒接觸過3A遊戲的人不知道玩下來要花多少錢,不會計算按月付費的和買硬件哪個合算。


最簡單的栗子:視頻網站。


電視免費沒人看,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卻越來越多。


再舉一個現金貸的栗子。


714高炮人人喊打,可你知道714高炮的用戶是怎麼想的嗎?


半個月利息15%和1個月利息20%。


這兩個對比,714用戶覺得半個月利息15%的利息低,這是真實的用戶理解。


半個月15,1個月30,30大於20,這是你我非714用戶的計算方式。


714用戶算的是到手的錢,2000塊錢,借半個月,15%,扣掉300,到手1700,借一個月20%,扣掉400,到手1600。


1700大於1600,所以,半個月利息15%低於1個月利息20%。


714用戶根本不考慮之後還款、續貸,他不會計算一個月貸兩次就要扣掉300X2=600.


就到這吧。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就像羅翔老師說的,很多學法很好的人,面對最後的大題容易失分,因為喪失了人性,太專業,太講法,不會代入角色思考正常人的行為。


現在關注雲遊戲的應該都是遊戲行業相關的人,對遊戲太瞭解,各個價格瞭如指掌,可是,那些沒接觸過3A遊戲,沒買過硬件設備的玩家,他們真的會像你一樣計算嗎?


以上。


我覺得雲遊戲不會被收費模式限制。


END


五環內不懂拼多多


不止技術會成長,用戶也是會成長滴,將來的付費意願不要用現在的經驗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