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世界氣象日,讀“天書”的人將走進全省網絡大課堂

天氣預報是怎樣製作出來的?氣象界的小水滴如何完成它的循環旅程?雲的家族有哪些成員?湖南氣象人的 24 小時如何度過 .....、今年 3 月 23 日是第 60 個 " 世界氣象日 ",主題為 " 氣候與水 "。為響應世界氣象日主題,3 月 23 日上午 9 時,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教育廳主辦、省氣象局聯合出品的《讀 " 天書 " 的人》將正式登陸全省網絡大課堂。

《讀 " 天書 " 的人》將圍繞天氣預報發展史、水循環過程、雲的分類、氣象人的 24 小時等內容,藉助視頻、圖片、訪談等多種形式,為湖南省內中小學生呈上一堂別開生面的氣象科普課程。

" 氣候與水兩者之間密不可分,今年選擇‘氣候與水’作為世界氣象日主題,旨在呼籲以更加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管理氣候和水資源。" 湖南省氣象局總工程師汪擴軍說道。他希望大家更多地瞭解氣候和水的知識,更好地參加世界氣象組織的 " 細數點滴,珍惜點滴 " 的活動,自覺地參與到應對水資源安全的全球行動中來。

此外,圍繞世界氣象日,湖南省氣象部門將組織全省中小學生參加中國科協 " 十大科學傳播專家 " 朱定真開展的線上直播氣象科普講座及由中國氣象學會舉辦、全國各省氣象學會協辦的 " 風雲之戰 " 氣象知識有獎競答活動。

同時,還將通過網站、微博、微信、電視節目等渠道,推送世界氣象日專題氣象科普知識,進一步加強氣象科普宣傳,激發大家熱愛氣象、熱愛自然、崇尚科學的熱情。

瀟湘晨報記者陳詩嫻 通訊員張倩 尹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