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詩家喜歡把《詩經》看成天子后妃史?

東方國學


《詩經》這個書名吸引了我,不由得想究其問題所及原因,必須先深入瞭解《詩經》的內容,知道講了什麼,才能知道其中緣故。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05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有的詩家喜歡把《詩經》看成天子后妃史,與《詩經》裡這部分笙詩內容有關,這是其一,因為這部分內容是反映宮庭生活的。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從《詩經》內容上看,很大一部分是宮庭生活的歌舞笙簫、宗廟祭祀,這可能是有的詩家喜歡把《詩經》看成天子后妃史的又一個原因吧。

實質,《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傜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蘊含著優秀傳統文化,就如:賦、比、興的手法,就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鑑借。


土右鍾海濱


回答,我和有的詩家同樣喜歡把《詩經》看成天子后妃史,這是因為以下原因:

(1):《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編成於春秋時代,共305首。分(風)、(雅)、(頌)三大部分。其中十五(國風)裡與貴族婦女有關的作品就有85處之多,包括女性的愛情,體貌,肌膚,婚嫁,女性的日常生活,可以說包羅萬象。我舉3個例子;1:《詩經》國風•邶風)裡面最美貌的女人莊姜不得不說,在(碩人)一詩中是這樣描寫她的美貌: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

還有如下描寫:

”手如柔荑,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這是多美的貴婦啊!

2:描寫女子的愛情的有(國風•周南•關睢):“”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還有出自(國風•邶風•柏舟)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3:描寫女性出嫁的詩句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以上這些描寫都是很詳細的,詩經可以稱為女《詩經》書,是沒有哪部經典可以代替的,所以說有的詩家喜歡把《詩經》看成天子后妃史是毫不誇張的。

謝謝友友的閱讀![祈禱][祈禱][祈禱]






上帝的房角石


這是集結歷代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