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難忘、心願……株洲醫療隊黃岡抗疫故事

治癒病人零返回,醫療事故零發生,醫護人員零感染。這些“零”,意味著株洲醫療隊76人的艱苦付出。 在黃岡抗疫期間,讓他們懷念、開心、感動、難忘的事情是什麼呢? 記者採訪了部分隊員,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感動、難忘、心願……株洲醫療隊黃岡抗疫故事
感動、難忘、心願……株洲醫療隊黃岡抗疫故事
感動、難忘、心願……株洲醫療隊黃岡抗疫故事
感動、難忘、心願……株洲醫療隊黃岡抗疫故事
感動、難忘、心願……株洲醫療隊黃岡抗疫故事
感動、難忘、心願……株洲醫療隊黃岡抗疫故事

年輕

隊員平均年齡只有30歲

感動、難忘、心願……株洲醫療隊黃岡抗疫故事

湖南支援黃岡醫療隊株洲分隊隊員合影 市衛健委供圖

黃岡位於大別山南麓,距武漢不到2小時車程, 是當時除武漢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1月25日,來自株洲6家醫院的70餘名醫護人 員緊急馳援黃岡。1月29日,他們轉戰大別山區域 醫療中心。在這個被稱為黃岡版的“小湯山醫院”, 株洲的醫療隊員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搏鬥。

“雖然平均年齡只有 30 歲,但是我們是一支專 業能力強、敢打仗、能打勝仗的隊伍。”來自省直中 醫院的隊員王菊花說。

面對前期物資緊缺、患者大量聚集等困難,為節 約一套防護服,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陳翠紅 和隊友們,一進病區就是六七個小時,期間不喝水不 上廁所;為讓一名八旬患者吃得好,省直中醫院護士 吳佩芬弄來煮熟的紅薯,一點點地餵給老人吃;為和 病患更好地交流,市三三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戴思智和戰友們集體學起了黃岡方言……

在隔離病房裡,來自市中心醫院的男護士王嘉 銘、鄧建斌十分受歡迎。他倆只要一出現,就會帶 著輕症患者練習健身操強身健體。

因為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醫護人員看起來都是 一樣的。王嘉銘總會自我介紹:“我們是株洲醫療 隊的。”患者聽到這句話,總會感激地朝他點頭。

感動

“在黃岡體會到中國力量”

經過近兩個月的奮戰,株洲醫療隊在黃岡累計 治癒出院患者74人,其中重症、危重患者19人。所有隊員實現了零感染。

戴思智介紹,在黃岡的五十多天,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國家的強大。

“剛開始進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硬件根本沒到位,這對於醫生來說,是破壞性的打擊。但是,也就 在那麼一兩天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貨車就開進了 黃岡。那個時候,你就能強烈感受到,國家的關懷、 人民的風雨同舟、每個人的點滴付出,匯聚成了一股 股暖流,澆灌著人們戰勝疫情的希望和決心,這就是 疫情之下的中國溫度、中國力量。”戴思智說。

開心

《入院宣教》替換成《出院須知》

近兩個月的時間裡,王嘉銘經歷了將兩位高齡危重症患者從生死邊緣搶救回來的最忙碌夜班;見證了一對重症患者父子與醫護人員、病友相互鼓勵後,從抵抗治療到痊癒的暖心時刻;還收穫了“一個軍禮”、一項廣場舞技能、一聲聲感謝……

“看到護士長把放置在病房最顯眼處的《入院宣教》替換成《出院須知》的那一刻,是我在黃岡覺 得最開心的時刻。”王嘉銘說。

護理重症病人,每次氣管插管、每次留置深靜脈的時候,都是醫護人員離病毒最近的時候。王嘉銘說,他也害怕過,但每次腦海裡都會有兩個聲音打架,而最終勝出的一定是勇敢的那個。

“有一個兵哥哥病人,身體素質很好,痊癒比較快。出院那天,面對送別的醫護人員,他挺直腰板,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王嘉銘和“戰友們”也彎下 腰,給對方回了一個禮。王嘉銘說,在黃岡,他體會到了最好的醫患關係。

心願

“今後還想回黃岡看看”

株洲醫療隊隊員、市二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張乃文告訴記者,在黃岡工作、生活了五十餘天,從開始時的不安,到迫切求戰,再到淡然和平靜,一切都是使命擔當。

張乃文告訴記者,對於絕大多數輕型和普通型 病例來說,心理治療也非常重要。“心理疏導應該是 全方位的,包括減輕他們對疾病的恐慌,對家人的 擔憂,對事業等情況的擔憂等,盡己所能緩解患者 各方面的負面情緒。”

2003 年非典疫情時,市二醫院作為定點醫院, 承擔著全市疫情防控責任,張乃文當時也是主動請 纓到發熱門診,一直堅守到疫情結束。記者瞭解 到,在株洲醫療隊中,像張乃文一樣,不是第一次上 戰場的醫護人員還有很多。

“五十餘天,從忙忙碌碌,到病區清零。面頰勒 痕如溝,額頭汗滴如豆,我們都無怨無悔。如今我們 終於凱旋,但更期待明日:楚天荊地起歌舞,歡聲笑 語滿神州。”抵達株洲後,張乃文告訴記者,解除隔離 休養回家後,最大的願望便是陪陪家裡人。

“黃岡人民的深情厚誼,讓我很感動,這裡就像是我的第二故鄉。”株洲醫療隊宣傳委員、省直中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焦海祿告訴記者,他計劃等疫情過後,帶著家人回到黃岡,細細品味這座城市的風土人情。

(株洲晚報記者 楊凌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