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教育迷惑——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2020註定是不能被人忘懷的一年!新冠疫情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讓人們看到了它的可怕,雖然各地各行業開始逐步復工生產但壓在人們心中的陰霾卻遠沒有消散。成人的世界有成人的焦慮,但我今天想說的卻是學生。

疫情當道,開學時間一再推遲,為了不影響學習,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各種琳琅滿目的線上app被學校,課外輔導機構所採用,很多學生第一次接觸了線上教育。線上教育也成為了面對疫情,我們為數不多的一種教育手段,讓一部分孩子們在夾縫中找到了一絲希望。而還有更大的一部分孩子卻從最初的新穎,好奇,逐步走向了迷茫,因為線上教育老師無法時時刻刻的督促你,家長也不可能24小時陪伴你。這一部分學生只能在網絡的虛擬端,做著他們認為能夠脫離枯燥的課堂而又不無聊的事。所以你能看到,線上的大課堂上,走神的,溜號的,發呆的,喝水的,吃東西的,偷玩手機的千奇百怪應有盡有。不僅如此,每天“樂此不彼”的作業,在疫情肆虐下更是成倍增加,把本已無聊至極的學生們逼向了另一個極端,你會發現每天作業群裡第一個孩子的答案永遠是被“複印”的模板。當然你可以說這是教師的失職或者學生的自棄,但是我們是否想過這一切的源頭來自哪裡?


疫情下的教育迷惑——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追本溯源無非兩個字——自律,說之容易做之難,又有幾個學生能做到不在別人監督下自己要求自己呢。自律是一種信仰,一種覺悟,是一種美好的生活品質,如果我們總是在別人的要求下生活與學習,是難以取得進步的,但是作為品質的培訓者---父母,卻在最該培養孩子自律的時候過多的干涉了孩子的成長,給予孩子太多的要求,而這種干涉和要求卻成為孩子變得優秀的絆腳石。回首往事,孩提時代你是否追過孩子餵飯,孩子的每一次好奇是否都被你粗暴的不可以,不要,不準而抹殺,孩子每一次的獨立是否都被你一句媽媽幫你,你還小,長大之後如何如何而中斷,學生時代你是否每天不厭其煩的嘮叨過,作業寫完了嗎,學習是你最重要的事,現在不好好學習長大一定沒出息,等等等等。

當你所有對孩子的教育,都逐漸的成為一種無形的傷害時,孩子的自律品質也就在逐步的被扼殺,其實孩子要比我們想象的更堅強,比我們想象的更勇敢,比我們想象的更能適應這個社會,所以試著放開你的雙手,因為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