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上街區工業路派出所的戰疫“老夥計”警營好兄弟

(程傳忠 報道 通訊員:馬聰)在全市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疫情阻擊戰中,鄭州市上街區工業路派出所有這幾位革命老同志,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崗位作為戰位,舍小家顧大家,戰“疫情”戰友情,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員幹部衝鋒在前,一個民警一個故事,一個崗位一份擔當,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忠誠刻在了“戰疫”的每個地方,用責任和使命書寫著人民警察的無上榮光。

鄭州市上街區工業路派出所的戰疫“老夥計”警營好兄弟

後勤保障——陳建志

陳建志,52歲,老黨員,是上街區工業路派出所的一名工勤人員,負責後勤保障工作,他的兒子陳楨豪是上街區公安局看護中隊的一名輔警。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大家靜好的歲月。

“這段時間,家裡就要辛苦你了。”大年初一,接到單位緊急通知全員歸隊,陳建志對要照顧家裡年邁老人的妻子簡單交代幾句後,就和剛新婚不久的兒子匆忙趕往各自的戰場。這對父子齊上陣,舍小家為大家逆行而上,不講條件,只講奉獻,不講困難,只講擔當,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書寫著新的傳奇故事。

打大仗,首先是後勤保障,小到食堂每天吃什麼,買多少斤菜,多少斤麵條,價格是否超過預算;大到派出所總結性數據彙總,不能錯報,更不能漏報。因此,內勤工作既要會採購,比價格,又要懂財務,還得會統計、分析,橫向縱向關係的協調,被同事們稱為大總管的他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一個接一個。今天誰的門鎖壞了、酒精用完了、誰的電腦系統壞了、誰的打印機沒有墨粉了、這個月電話費又該交了、誰的衣服還沒有領、這個月未報的費用還有誰……諸如此類的工作太多了。而他卻憑藉耐心與細緻,在此次戰“疫”中出色的保障了同志們的各種所需,做事風格的灑脫贏得了派出所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

除此之外,因社區民(輔)警時間緊、任務重,他還主動下社區與社區民(輔)警一起開展“一標三實”的信息採集、暫住人口的摸排情況和防電詐宣傳等工作。逐樓逐戶的走訪,有些居民樓沒有電梯,從一樓到6樓一層層的入戶,一層層的登記,並對居民進行防疫及防電詐宣傳,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勞,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加班加點的開展社區防疫宣傳,執行疫情摸排等各項工作。

“疫情期間的工作人員大家辛苦啦,我家三口春節期間無外出,無發熱症狀……請您在走訪時注意自我保護,加油”,當陳建志走訪到通航社區一居民家門口時,看到住戶門上貼著的溫馨告知書,心頭湧動陣陣感動。

一張小小的紙條,讓這群社區的“逆行者”們倍受感動,您的一句“注意自我保護”勝過千言萬語!

工勤人員——胡貴州

危難時刻,方顯黨員風采,工業路派出所胡貴州同志已年近6旬,在基層工作已大半輩子,多年來連續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在2003年抗擊非典鬥爭中,工作突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他的女兒胡曉威在經偵大隊工作,在這次戰“疫”中下沉到社區卡點,日夜堅守。父女倆用行動書寫忠誠、責任詮釋擔當。

在春節前不慎滑倒摔傷了腰,疫情防控命令下達後,他不顧腰傷,毅然投入到抗疫第一線,與年輕人一樣,日夜堅守在疫情和防控工作最前沿。老胡說道:“雖然自己就快退休了,但所裡就像一個大家庭,兄弟姐妹們都奮戰在第一線,作為所裡的老大哥,我也要和大家戰鬥在一起。”

“您好!不好意思,打擾您了,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您在家時要注意開窗通風,現在疫情嚴重,您儘量別出門,有急事出門一定要戴防護口罩,回家要記得勤洗手、常消毒,有事您就給我打電話啊……”老胡同志一邊拿著宣傳單遞給老人家,一邊不停地“嘮叨”著。

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胡克服傷病,胸前佩戴著閃亮的黨徽,手臂佩戴著鮮紅的紅袖標,和同事們一起深入轄區。

根據轄區情況針對疫情防控和防電詐宣傳,製作社會“民意”調查表,發放防電信詐騙溫馨提示卡等方式,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民意110”等活動,對轄區所有住戶進行入戶走訪,挨家挨戶的普及電信詐騙知識和“一標三實”基礎信息的採集。

還通過微信群發佈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普及疫情知識進行科學防護,號召群眾要講個人、家庭環境衛生,防疫期間不亂走動,佩戴口罩;積極配合檢查,避免疫情擴散蔓延。

持續多日的高強度工作,老胡身體有些吃不消,但他依然堅守在一線,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謹記人民警察的職責,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奉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

鄭州市上街區工業路派出所的戰疫“老夥計”警營好兄弟

工勤人員——焦中偉

焦中偉,52歲,共產黨員,是工業路派出所的一名工勤人員。疫情當前,因工作量大,人員不足,焦中偉同志主動申請下社區,負責工業路社區的防疫工作,他深知自己的責任與使命,社區防護,是防疫工作全覆蓋拉網排查工作的主力之一。

“你好,請掃碼登記一下。”在工業路轄區疫情防控卡點,焦中偉正忙碌著引導過往人群進行掃碼登記工作。這位老同志在疫情時期,滿腔熱情,近兩個月以來,一直堅守在執勤點,風雨無阻,無一天缺席。

焦中偉在卡點時間長了,每天見到來來往往的居民,一眼便能識別哪些是本轄區的,哪些是租戶,哪些是剛從外省過來的。如果是剛剛從外地過來的人,便是重點關注對象,需要落實掃碼工作、進行登記信息、測量體溫等,確保安全健康後才放行。

每天走訪、摸排、宣傳、值守,深入一線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排查外地返攀人員,並勸其主動隔離,是此次“戰疫”的重中之重,但面對茫茫人海,排查工作十分困難。不過,焦中偉做為一名老同志,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他有一套“法寶”。

排查工作開始時,一張排查網圖已在他腦海裡生成。他對管轄範圍內的每家每戶進行核對核查後,形成了一本臺賬,每一本臺賬都代表著一個單元樓,每一頁代表一戶人家,裡面都清晰地記錄著每一戶居民的基本情況,有任何變動他都能瞭如指掌。

鄭州市上街區工業路派出所的戰疫“老夥計”警營好兄弟

“警察同志,我家就在一樓,您還是到我家裡寫吧,看你這麼辛苦再給你倒點水喝吧。”焦中偉蹲在地上,用腿支撐著填寫居民信息採集表,聽到一居民這樣說,他很是欣慰,疲憊的身體頓時有了力量。,嘴角上揚,心裡一股暖流頓時渾身的疲憊感都不見了。

“疫情期間,我每天接觸的人多,就不打擾了,等疫情結束了我再來‘串門’。”

戰鬥堡壘聚人心,中流砥柱抗疫情。疫情之下,每一個社區、每一個網格,都是一個微型戰場。在戰疫的最後一公里,把社區這道防線守嚴守牢,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保衛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守好社區,就是守住城市,守護人民!(鄭州市上街區工業路派出所 馬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