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微言大義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三毛


“美盲”乃絕症

行者行攝

“美盲”乃絕症

草木之樂,亦真亦幻,亦淺亦深,非樂之者不可得也。——行者一用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心情閒靜地看著滿身花粉的小野蜂在花蕊上忙碌,一大片蔥蘭在秋日的陽光中絢爛地綻放,內心忽生一種莫名的歡喜。生活中開心的事原本就不多,不妨給自己找些樂趣,比如,閱讀和攝影。——行者一用


“美盲”乃絕症

君有痴趣人不識 秋庭閒臥對小蓮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獲獎作品《雲彩之南》


“美盲”乃絕症

菜根譚

“美盲”乃絕症

從小生活清苦的林清玄,文字裡為什麼多是清澈的歡愉?他說是緣於母親。因為從小看他寫文章,母親就建議:“趣味的多寫一點,與大家分享。辛酸的少說一些,生活已經夠苦了。”

“美盲”乃絕症

豆腐

一用

清茶氤氳浮午盞

乳脂焦黃添玉盤

不羨瓊漿與珍餚

人間有味是清歡


“美盲”乃絕症

一切經得起再度閱讀的語言,一定值得再度思索——梭羅


清茶

一用

心有高朋身自富

君有奇才我不貧

江湖聚散尋常事

雲在青天水在瓶

他年重逢暢快日

清茶一杯淡風雲

“美盲”乃絕症

無題

一用

無言獨立高樓,

雨漸疏,霧氣濃。

極目青山,兩眼昏花,水自流。

多少事有無中,

漸行漸遠,何苦求同。

長恨四季非我有,

夏過後,是清秋!

行者悟攝

“美盲”乃絕症

拍好一張照片,需要讀好多書,走好多路。攝影是一種視覺語言,而不僅僅只是一些隨便看看的美圖,它必須來自內心深處的感知。你所看到的美麗世界,均來自你的內心。一朵花的背後便是你的整個世界。—— 一用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大道至簡,攝影是做減法的藝術。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或許是你離得不夠近。—— 一用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說文解字

“美盲”乃絕症

上為母,下為父;豎看愛,橫看神。

說文解詞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rén bù wéi jǐ, tiān zhū dì miè。為念作wéi,是修養,修為的意思。真正意思是,如果人不修身,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現今所用常被曲解為人如果不為自己著想,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2

“美盲”乃絕症

【踏歌】 踏歌,中國傳統舞蹈。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所謂“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李白乖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江南有此習俗,可惜今已不知其音姿。

行者悟道

“美盲”乃絕症

“美盲”乃絕症

【行者悟道】

美學家張世英說:“人生有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審美境界。審美為最高境界。”因而美盲比文盲更可怕,影響也更深遠。文化斷層,藝術教育缺失,“美盲”成絕症。

“美盲”乃絕症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無論順逆都知道自己是誰,記住自己的缺點和短處,坦誠面對自己做過的那些傻事,糗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掩飾自己的愚蠢並非一件聰明的事。——行者一用

“美盲”乃絕症

把社會問題當教育問題去看待,硬要教育去解決一些社會難題,教育只會難上加難。——行者一用

“美盲”乃絕症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即世而出世”是為“超世”——行者一用


談古說今:身邊物

0橋名1

“美盲”乃絕症

慕善

“美盲”乃絕症

流翠

祁山腳下一座普通的小橋,正題:慕善橋,背題:流翠,取名古樸、雅緻,其下“平政”“仁濟”又是那般厚重!平政,仁濟,二橋為古梅城十二景之一“雙橋映月”。平政:修明政治。仁濟:仁愛濟世。合在一起,意為“修明政政,仁愛濟民”。梅城文化底蘊今復何在?


0旗袍1

“美盲”乃絕症

旗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深衣屬於漢服,是起源於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旗袍是挑人的,想穿出“優雅端莊”的氣質,除了身材、氣質的基本標配,諸如髮型髮飾、首飾、妝容、鞋襪、身姿儀態也有講究,並非誰都能穿出韻味和美感的。


“美盲”乃絕症

勇氣可嘉

“美盲”乃絕症


END

“美盲”乃絕症

孫祁崗,中學語文教師。愛攝影,不精;好讀書,不求甚解。為人散淡,做事隨心,常有文章在媒體發表,文如其人,隨心所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