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堅“炮打美軍”,打對了嗎?

趙立堅“炮打美軍”,打對了嗎?

作者丨金微觀察


趙立堅又出手了!


這一次外交部三大發言人趙立堅、華春瑩、耿爽聯袂重劍出擊,三個人的炮轟方向有所不同!趙立堅的目標是比較明確的,依然是追問美國大流感中是否有新冠患者。


01趙立堅的出擊


3月20日,趙立堅通過推特回擊道:“按照蓬佩奧的邏輯,美國是不是通過驅逐60名中國記者來封鎖消息?他們害怕被挖出醜聞嗎?如果美國如此透明,為什麼不邀請世衛組織專家調查在流感季節死亡的2萬人中有多少人死於新冠病毒病例?”


趙立堅“炮打美軍”,打對了嗎?


“2萬人中有多少人死於新冠病毒病例?”這一句是關鍵。


如果說,美國爆發的大流感中有新冠患者,那就為他之前的“可能美軍把疫情帶到中國”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趙立堅之所以敢炮打“美軍”,在於3月11日美國眾議院監督委員會的新冠肺炎聽證會,美疾控中心主任承認一些“流感”死者可能實患新冠肺炎。這點被他抓住。


3月12日晚,趙立堅發推特說“美國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個現行,零號病人是什麼時候在美國出現的?有多少人被感染?醫院的名字是什麼?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美國要透明!要公開數據!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


這條微博,引發的系列風波,同時開啟了新一輪病毒起源的大討論。有關病毒起源的邏輯和新聞串起來,如:1,美國7月電子煙肺炎, 2,美國病毒基地關閉;3 美國舉辦Event 201:一場全球瘟疫大演練。4,武漢軍運會五名外籍軍人診斷為瘧疾;6,美流感大暴發,死亡率高。


我之前寫過一個文章覆盤事件:《新冠美國起源說的時間線與邏輯困境》,有些是新聞事實,有些聯繫則靠著一些想象,還有些事實不清,比如外籍軍人是哪國的,官方沒有指明。另外,還存在一些證據或者說邏輯困境,比如疫情擴散模式、病毒進化圖譜等,如果當時在美國爆發會以美國為中心向全世界擴散、美國醫院的醫生感染、全球GUSAID庫裡有病毒進化數據等,這些有待科學進一步分析。


很多人說外交部發言人沒有證據的話是不會隨便說的,那我們期待著趙立堅能給出更多的證據,讓子彈飛一飛。


02生化基地


當然,趙立堅“炮打美軍”,無疑開避了一個新的輿論場,將戰火燒到了美國大本營,也將長期隱於中國社會的“美軍帶入病毒論”浮出水面。


這個問題以前只是停留在網絡陰謀論層面,一個網民說美國生化戰還被內蒙警方抓捕拘留十天,現在這個問題放到了桌面上討論。


而趙立堅無意中還帶出了另一個重要話題:美國的“德特里克堡”生化基地事件。


趙立堅“炮打美軍”,打對了嗎?

在趙立堅開炮的同一天,3月13日,《環球網》刊了一篇文章《是否洩漏新冠病毒?美國最大化武基地為何關閉?有人請願白宮公開》,報道稱,請願書要求美國政府公開全美最大生化武器基地德特里克堡的信息,並公佈關閉德特里克堡的“真正原因”,以澄清該實驗室是否是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研究單位,以及是否存在病毒洩漏問題。


馬里蘭州的德特里克堡是美國最大的生物化學武器基地,去年8月,據美媒報道,美國政府決定緊急關閉德特里克堡,這個事在美國引起巨大爭議。


最近,美國人做的節目《美國人揭露“新冠”源頭真相!》的視頻在國內流傳,這個美國人叫Nathan Rich(中文外號火鍋大王)還原了德特里克堡關閉事件前後。


在這條時間線上,德特里克堡基地從事過冠狀病毒相關研究,還發布過招聘廣告。然後,這個基地所在的地區“電子煙病”疾病突然出現了大幅增長,再然後美國CDC以安全為由關閉了基地。然後,

美國的大流感爆發,美國CDC一會說是電子煙病,一會說是“神秘呼吸系統疾病”,一會又說是流感。


當然,美國人也只是懷疑,也沒有說新冠病毒起源於美國,只是說轉繞著生化基地出現的系列蹊蹺事件,懷疑到了那個美國生化試驗室。


03美國的病毒改造


生化基地、病毒的研究問題,實際上又觸及到了科學界十多年來爭議的重大命題:病毒研究與改造。


美國對病毒研究改造的歷史悠久,而且有一條長長的鏈條,如果趙立堅能夠挑明這點,那是一個重磅炸彈。


大家還記得前不久的人造病毒的論文風波,武漢病毒所的研究員石正麗團隊2015年在《自然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一種傳播性類SARS蝙蝠冠狀病毒群顯示感染人類的可能性》:使用SARS冠狀病毒骨架和來自中華菊頭蝠的SHC014冠狀病毒表面蛋白進行工程化改造,在實驗室創造了一種雜交冠狀病毒,這一冠狀病毒可以感染人的呼吸道細胞,並能引起小鼠疾病。


那是在2015年,美國媒體報道後爭議較大。因為這次疫情,這篇論文重新被扒出,這給國人上了一堂人造病毒課,各種陰謀論也不脛而走。

趙立堅“炮打美軍”,打對了嗎?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黨委書記肖庚富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回應說:這篇論文的工作主要是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 Ralph Baric 教授的實驗室完成的,該論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都是美國學者。在這項研究中,石正麗研究員僅提供了SHC014這個冠狀病毒的刺突囊膜蛋白基因序列,沒有參與用它構建嵌合病毒的具體實驗操作,所構建的病毒材料也未引進國內。這項工作的動物實驗都是在美國完成的,而且美國團隊只開展過小鼠感染實驗,未開展非人靈長類感染實驗。另外要說明的是,SHC014與此次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相似性為79.6%,它們不是近親,而且武漢病毒所也沒有SHC014 活病毒。也就是說,武漢病毒所從未合成、保藏過2015年發表的這項工作中由美國團隊實施構建的嵌合病毒,也未對該嵌合病毒進行後續研究。


Ralph Baric ,是世界上研究SARS和MERS病毒的權威,也就是2015年論文的首席病毒學家、總體的主導者。


早在2003年,RalphBaric實驗室在SARS疫情結束後就與美國範德堡大學和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合作研製出了一套用於合成SARS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的反向遺傳克隆平臺,並於2013年MERS爆發時率先用此方法合成了MERS病毒的全長cDNA克隆,而這一技術也是隨後各大病毒改造項目所依賴的核心平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僅根據病毒的基因序列人工構建出病毒的克隆。

這一先進技術,也成為了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與之合作的重要理由。


但是,科學界對改造病毒的功能獲得性研究一直存在爭議,比如2011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日裔病毒學教授YoshihiroKawaoka與荷蘭伊拉斯謨醫學中心研究人員RonFouchier的團隊為了研究病毒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就曾分別利用基因技術對H5N1病毒進行了禽流感病毒改造實驗,發現所得病毒能更容易通過空氣在與人相近的哺乳動物雪貂之間傳播。這個當時爭議很大,美國方面一度叫停了這類的論文發表,但英國《自然》雜誌和美國《科學》雜誌在2012年先後發表了相關論文。


同樣是2015年的那個病毒改造論文,論文顯示獲得了美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的資助,過敏和傳染病與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衛生研究院(NIH)、還有生態健康聯盟(ZLS)、北卡羅來納大學等支持。


但這個研究爭議很大,美國醫學專家在《自然醫學》上撰文表示,這種實驗沒有什麼意義,而且風險很大。後來,美國CDC叫停了這種病毒改造計劃,並停止撥款給相關的研究。後來這個項目又重啟了。


趙立堅“炮打美軍”,打對了嗎?


我們看到的是,2015年北卡羅萊納大學Ralph Baric申請了多個冠狀病毒改造的專利,比如一個專利號為US9884895的專利,是嵌合冠狀病毒刺突蛋白的方法和組合物,還有一個專利號為US7279327B2的專利,則是重組冠狀病毒的方法。


Ralph Baric最近還頻頻現身中國媒體上,他的身份美國北卡羅納大學冠狀病毒專家、瑞德西韋臨床研發團隊負責人,他領導的團隊曾在2016年負責臨床研發瑞德西韋,曾用於抑制埃博拉病毒,但療效一般,卻被發現該藥物可用於治療由SARS和MERS等冠狀病毒引起的多種感染。


這些信息,來自於公開媒體的報道。大致能判斷出:美國的病毒改造先進,且從科研到專利再到製藥,有一條長長的鏈條,石正麗風波只不過是揭開了冰山一腳 。


這些年,生物技術、基因工程的快速發展,科學家扮演上帝角色,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病毒不是一件難事。但是,這無疑是開啟了人類的潘多拉魔盒。


尋找病毒起源是個科學問題,但如果放到美國病毒研究改造計劃中,可能會有一些線索。如果趙立堅能挖一挖這個領域,可能會有些收穫。


金微觀察,由財經媒體人、科技工作者打造的財經+科技平臺,關注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事可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