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我不再去发朋友圈

今年,我刚满20岁,本该是喝杯奶茶都要发圈的年纪,可是现在已经很少去和别人展示我的生活了。

似乎我觉得现在这样平凡的生活才是我喜欢的样子。

生活其实本该就是这样简单平凡,何必处处要向别人展示。

我有两个很好的朋友,每次我们一起到外面玩,我觉得其实她们不是出来玩的,她们更像是专门出来拍照的。

每次只要东西一上,她们两人就先准备拍个10多张照片,然后才开吃。

之后再开始精修照片,然后还告诉我这个不发朋友圈的人

“生活要有仪式感”

但仪式感真的是这样的吗?

每天发着精修的照片,让照片真的开始变成了“照骗”

我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爱发朋友圈的了,但是我从未觉得生活的“仪式感”需要精修的照片,难道每个人看别人的照片,都会放大吗?

生活是自己的生活,每天去展示,这是何必呢。

01

我渐渐的开始变得冷静

我有个朋友说现在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好像客服

大家互相不再随便打扰,每次的见面聊天都很有礼貌,你不联系他,他绝对不会主动联系你。

我这么一听竟然觉得有点道理。

记得我刚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陌生的环境让我开始有些不适应。

没有交到很好的朋友也让我开始怀念曾经的好友。

我开始疯狂了,我开始每天发消息给我曾经的好朋友无数个消息,每天和她们吐槽学校室友,还总是会问一句“你们宿舍是不是也是这样”

我似乎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和我有一样的烦恼,因为我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

这个发消息解决孤独的办法刚开始还是有些奏效的,我渐渐的觉得自己不是那么的孤独,因为我的朋友也和我有着一样的烦恼。

可是时间一长,有时候我发的消息往往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不是每一个人都和我有着一样的烦恼,就算有其实作为一个成年人,说一句负责人的话

我应该自己去学着解决这些成长路上的问题。

但是我知道孤独这种从心底起来的病,哪有那么容易就自愈呢。

我还是每天在各大浏览器上搜索着有关孤独的话题


20岁,我不再去发朋友圈


无数的回答告诉我

要学会孤独,更要享受孤独。

记得在一个晚上看到有人说

什么是孤独,

孤独就是你打开手机,

翻看所有的社交软件和通讯录,

却仍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在深夜看到这段话的我,深深的觉得人间不值得,可是我又找不到能去的地方。

我告诉自己不能在这么堕落下去了,

我开始计划自己的大学四年

01 明确目标

一个明确的目标,往往会使这件事情事半功倍。我先问自己毕业后要选择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如果我需要去做这个工作那么我需要的一些硬性条件说什么。

比如我,我从小就想从事一名教师,那么在大学期间我就需要去取得教师资格证。

那么需要取得教师资格证我首先需要的就是考取普通话资格证书,所以在平时说话时我就会刻意的去纠正发音,为自己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做出一些准备。

想要成为一名教师还需要考取英语四级证书,所以我们的大学应该为这个目标不断的奋斗,

而不是让自己在孤独的时候还变得危机重重。

02多看书让精神不那么孤独

孤独其实有时只是一种心里情绪,至于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懂得太少,不能通过自我知识的调节去解决问题。所以这时候就应该多读书。

读书是一个分散注意力的好办法,比如说你在看杨过小龙女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其实你只会想“里面的坏人真不是人,过儿和姑姑好可怜”

你根本不会在意,室友是否又孤立你了,你是否又说错某句话而得罪人了。

所以看书绝对是一个解决孤独的好办法。

其实孤独哪有那么可怕,你害怕的只是没有朋友,没有说话的人。但我们都知道不是所有的话都要说出来,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你说话,所以与其聒噪不安,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只是一个可以听你说话的朋友吗?

希望勇往直前,更希望你永远不要觉得孤独,还希望你在奔跑累了之后回过头时,那些人依然还在。

我是沫沫,祝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