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扎实推进"四抓两整治"措施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平川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四抓两整治"的有力举措,着力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建强组织保障。

一、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优配强"主心骨"。从各乡镇精挑细选61名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机关干部到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到贫困村担任常务副书记或村务助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力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对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村干部履职能力进行分析研判,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52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85%。扎实开展任职资格联审,清理村党组织书记4名。择优选聘9名行政村专职党组织书记,全部选派到基础工作较为滞后的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进一步提升村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全面加强行政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后备人才476名,为各村"带头人"队伍提供坚实人才储备。

二、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拓展便民"根据地"。开展村级阵地达标"清零"行动,对面积狭小、年久失修的村级活动场所及时进行提标建设,多方筹集资金745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7个,集中维修13个,确保实体阵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将"甘肃党建"平台运用作为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工作手段,全区424多个党组织和9650余名党员充分运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常态化开展组织生活,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三、抓基层组织党内政治生活,锤炼党性"大熔炉"。 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以"乡镇(街道)、村(社区)、社(片区)"为基本构架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Ⅰ级网格11个,Ⅱ级网格91个,Ⅲ级网格467个,明确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坚持每周印发《每周基层党建工作提醒单》,每天通过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查看各基层党组织落实情况,督促各党支部对落实"三会一课"情况进行全程纪实,党(工)委书记、党建办主任定期审阅,进一步规范基层支部党内组织生活。采取"四不两直"的督查方式,先后开展明察暗访6次,将存在问题的现场反馈所在党委,并下发问题清单、挂牌督办,有力提升了组织生活标准和质量。

四、抓基础保障工作,全力夯实"压舱石"。全面推广"11+X"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采取"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将党群创业互助会资金注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实体,参与保底分红,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区6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16万元,且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5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占比95%。为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热情,全区逐年提升村组干部报酬待遇和村级办公经费,2019年村组干部报酬、村级办公经费分别达到2.6万元、0.78万元、5.5万元,有效免去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为村干部专职化提供有力经济支撑。

五、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彻底根治"软骨病"。对照软弱涣散党组织评定标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1个。建立挂账销号制度,坚持"倒排工期、全程指导、责任到人、逐个销号"的原则,根据"三个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严格按照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全力推进整改工作,做到解决一个问题、销号一个问题,转化一个支部、验收一个支部。建立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周报告机制,区委组织部每周一下发本周工作任务提醒单,各党(工)委每周五汇报本周工作进展,做到"一周一分析、一周一落实"。目前全区11个党组织的软弱涣散问题已全部整顿到位。

六、大力整治党员信教问题和涉黑涉恶问题,坚定信念"树旗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村霸"问题治理,先后会同区纪委监委、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等多个部门开展三轮联审工作,清理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村(社区)"两委"成员28人、监委成员5人、村民小组长12人。扎实推进农村党员信教问题专项整治,为排摸出的57名信教参教农村党员逐一确定帮教责任人,并列入重点帮教对象进行教育转化,对1名屡教不改的参教信教党员做出开除党籍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