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空地一體”向天“索水”

<article>

中新社蘭州3月23日電 (記者 馮志軍)從沿襲了數百年的土炮防雹,到60餘年來地面利用火箭、高炮,空中利用飛機增雨等手段,地處中國西北內陸乾旱地區的甘肅“空地一體”持續向天“索水”。僅2019年,該省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增水量約5.5億噸,摺合經濟效益約11億元(人民幣,下同)。

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作為西北區域人影作業指揮中心所在地,甘肅是中國有組織地開展人影作業最早的省份之一。追溯歷史,300多年前該省民間就有使用土炮防雹的傳統,並一直延續到20世紀70年代初。

甘肅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高級工程師李寶梓23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經過60餘年的發展,甘肅人影在抗旱增雨防雹、森林防(滅)火、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活動保障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此外,還常態化與西北其他省區開展“聯合作業”,實現效益最大化。

據統計,2019年甘肅飛機人工作業累計覆蓋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增水量約4億噸。地面人影作業面積6.8萬平方公里,增水量約1.5億噸;防雹保護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摺合經濟效益約4億元。

人工增雨作業在生態修復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衛星監測發現,在多年雪線持續上升的“冰源水庫”祁連山東段,每年冬季積雪面積近十年來持續擴大,植被覆蓋也在不斷增加。

而在接近國際重度缺水界限的武威市民勤縣石羊河流域,多年來政府不斷加強人工增雨(雪)作業的支持力度,擴大人影作業規模,通過監測看到該流域生態狀況逐年趨好,其尾閭青土湖在乾涸半個多世紀後重現生機,已形成28平方公里的水域。

據瞭解,2022年甘肅將建成覆蓋祁連山內陸河流域的生態安全屏障區,一批高科技手段將密集投用。目前,大型無人機改裝,機載大氣探測系統、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系統、地面控制系統和綜合保障系統等四大系統定型,並研發機載儀器、通信設備、指揮系統設備選型及應用軟件系統。

“未來利用無人機增雨將是空中作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其作業成本低,也更加安全。”李寶梓說,根據多年監測評估,人影作業所使用的催化劑用量少,影響範圍大,作業後降水中催化劑濃度遠低於國際和國內環境質量標準,對自然生態系統基本不造成影響。

“人影作業效果的評估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李寶梓表示,目前人影作業仍面臨著對雲和降水過程觀測新認知、科技手段待提高、作業手段待豐富、操作環節待精細等挑戰和考驗,這是未來需要重點攻關的環節。(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