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一名:太攀蛇

學名為Oxyuranus Scutellatus, 英 名為Coastal Taipan,科名為蝙蝠蛇(Elapidae)。分佈於澳洲北部、新幾內亞。棲息於樹林、林地,以小哺乳動物為食,卵生,體長約兩公尺。分佈於沙漠及乾枯河床等地。神經毒素,心臟毒素,一次排出的毒液足夠殺死50萬隻老鼠,幾乎具有核武器的殺傷力,與貝爾徹海蛇齊名堪稱世上最毒的蛇,毒性還要比 眼鏡王蛇強100倍。但是,因為此蛇分佈於人跡罕至的荒漠,性格比較溫和看見人會主動避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死於這種蛇咬傷的紀錄。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二名:貝爾徹海蛇

目前世界上約有700種蛇有毒,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 它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貝爾徹海蛇學名Hydrophis belcheri,貝爾徹就是它的學名音譯,英文名就是belcheri sea snake 根據對老鼠的LD50數據,貝爾徹海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類,但其性情卻頗為溫和,除非受到包含強烈敵意的對待才會進行咬擊。這些咬擊事件,通常發生於漁民捕魚收網的時候。再者,貝爾徹海蛇的毒牙功效不大,所能分泌的毒液量也不多。基於各種因素,它並沒被認為是高度危險的蛇類。 但是,在處理此蛇時,仍需要小心。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三名:棕伊澳蛇

這是澳洲分佈最廣的毒蛇。本種在新幾內亞南部也曾有發現紀錄,但據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個新品種。棕伊澳蛇毒性很強,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內。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脅,在發動攻擊前會先撐平窄窄的頸部皮摺及抬高身體前部。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四名:東方虎蛇

澳大利亞的大型毒蛇,在十大毒蛇中排名第四,毒液含凝血劑和神經麻痺劑,常使人斃命。向人攻擊之前,頭和頸部膨脹成扁平狀(眼鏡蛇的方式)。澳大利亞南方地區的沼澤地數量極多。體呈多種顏色,一般有褐色和黃色條紋。平均體長1.2公尺(4尺)。體長約1.3~1.6米。蛇身厚實,頭部寬大,身體呈淺暗橘黃色或茶色,並伴有黃綠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環,生於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半乾旱區域。虎蛇攻擊性強,含劇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種。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五名:巨環海蛇

體長約兩公尺。棲息于海洋,食物以魚類為主,卵生,有劇毒.毒牙細小,一次分泌的毒液量少,也捕食鰻魚等。它的右肺幾乎佔據了身體的右半部分。它可以潛入10丈深的水裡,它那象槳一樣的尾巴有利於迅速遊動到達目的地。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六名:黑虎蛇

黑虎蛇分泌強烈的神經毒素、凝固劑、溶血素及蛇類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躋身世界最強烈的蛇毒之列。被黑虎蛇所咬後,除了傷口劇痛之外,從傷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會令足部及頸部出現痛楚, 身體感到麻痺、出汗,隨即開始呼吸困難及局部肢體癱瘓。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療的話,致命率仍高達45%。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七名:死亡蝮蛇

分佈於澳洲,幼蛇體長20公分後正式進入成長期,期間生長速度快,一年可以蛻皮十幾次,成年體長約40-50公分。棲息於乾燥多石的灌木林,以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胎生。其毒液一克的價值比黃金還貴。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八名:喜瑪拉雅白頭蛇

是中國27種毒蛇中最毒的一種,又名白頭蝰。在青藏高原一帶曾經出現過。屬於白頭蝰亞科(學名:Azemiopinae)是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單型亞科,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首位發現喜瑪拉雅白頭蛇的是一名歐洲探險家李奧拿度·費亞,直至1888年生物學者保蘭格(GeorgeAlbertBoulenger)正式將白頭蝰屬命名為(Azemiops)。喜瑪拉雅白頭蛇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蛇種。它們主要出沒於東南亞的一些山脈之中。另外,在中國境內的西藏東南部以及越南均能發現喜瑪拉雅白頭蛇。毒性是神經毒,在人體內會引致痛苦、腫脹、高血壓、反胃、腹痛、睏倦、四肢麻痺、不省人事,而沒有立即使用藥物治療的被咬者必定死亡。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九名:金剛眼鏡王蛇

帝皇眼鏡蛇王也叫金剛眼鏡王蛇,主要以食用同類蛇類為生,主要食用大型無毒蟒蛇,人類被其攻擊後基本上4分鐘斃命,帝皇眼鏡蛇王發起攻擊的速度極快,並且精確無比,尤其當它的毒液噴射到人的眼睛上,會引起失明,這也是為什麼蛇類專家在擺弄帝皇眼鏡蛇王時需要帶上防護眼鏡。人類被咬後最快4分鐘內死亡。若沒有藥物治療,被咬者必死無疑。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第十名:西部擬眼鏡蛇

有著眼鏡蛇科共有的主要特徵:上頜骨較短,前端具有溝牙,溝牙之後往往有1至數枚細牙,系前溝牙類毒蛇,蛇毒液含神經毒為主;本科蛇類不愛活動,頭部呈橢圓形,頸部擴張時呈扁平狀,從外形看與無毒蛇不易區別;頭背具有對稱大鱗,無頰鱗;瞳孔圓形,尾圓柱狀,整條脊柱均有椎體下突。另外,西部擬眼鏡蛇的體色為黃褐色至深灰黑色,背鱗列數為21縱列。毒素分析,毒蛋白- Cobrotoxin(分子量為6949),心臟毒素(Cardiotoxin),磷酯酵素A 毒蛋白- Cobrotoxin作用於運動神經支配的橫紋肌,使其痙攣而麻痺,與箭毒素作用相同。心臟毒素(Cardiotoxin)為細胞毒性,動物實驗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縮,使血壓下降,也會破壞局部組織引起細胞壞死及局部紅腫痛。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質,而引起間接溶血作用。 第十名西部擬眼鏡蛇,是一種分佈於澳洲的毒蛇,在世界毒蛇排行榜上排名第十。卵生。棲息於樹林、草原、沙漠等地,以小型爬行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 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毒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