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第一醫院100%實現中醫專家查房

“我本來都快沒命了,是武漢市第一醫院的中醫專家,把我救了回來!”日前,75歲的武漢市民杜爹爹,在微信視頻中感激地說。

杜爹爹是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2月13日,他被收治到武漢市第一醫院時,情況十分危險。“當時,該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在77%-89%之間波動,出現煩躁、呼吸困難、喘憋、心慌等症狀,病情十分危重,我院醫生立即為其進行了對症的西藥治療,並用無創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該院副主任中醫師李凱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

2月17日,李凱為杜爹爹查房時,經看舌、切脈後發現,爹爹的舌淡苔膩、脈沉細無力。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的“寒溼疫”理論,他分析,杜爹爹目前主要病機為寒溼閉肺、腎不納氣、氣虛下陷所致。他為爹爹開出了升陷湯、四逆湯、五苓散加減的方劑,以回陽救逆、補氣升提。

杜爹爹連續服用中藥方劑3天,血氧飽和度已大幅提升至92%-98%之間,不僅呼吸好轉,精神也一天天好起來。“從那時起,我終於覺得自己有了希望,所以我很信任他們,特別配合醫生的治療。”老人回憶說。

武漢市第一醫院100%實現中醫專家查房


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為副主任中醫師李凱豎起大姆指

2月21日,李凱再次為杜爹爹查房,他了解到杜爹爹呼吸困難的情況好轉,但每天會有6次稀水樣的大便,雙下肢出現水腫。李凱診斷,爹爹的腹瀉會導致陽氣衰微,他於是為其辨證施治,開出了回陽、救逆、定喘的方劑。用藥後第二天,老人的雙下肢水腫明顯消退,呼吸困難進一步好轉,進食增加。

經過堅持服用中藥,杜爹爹的氣喘明顯好轉,精神和食慾都不錯,他開心地說,“活了一輩子,現在才知道能吃能喝,能正常的呼吸,是多麼幸福的事。”幾天後,他已經可以自己從床上坐起來並適當活動,血氧飽和度穩定在94%以上,終於可以脫下無創呼吸機,改為面罩吸氧。

經醫生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杜爹爹的病情日益好轉,3月20日他已從危重症轉為普通症,目前還在住院治療,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身患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基礎疾病的張爹爹也是中醫治療的受益者。他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後,2月13日入住武漢市第一醫院,經肺部CT檢查,雙肺多發斑片狀感染性病變,西醫給予抗病毒及降壓、降糖等對症治療。

武漢市第一醫院100%實現中醫專家查房


危重症中醫參與小組成員商議危重症患者的處方

2月18日,該醫院的中醫師戴明和柯於鶴聯合進行中醫查房時,瞭解到張爹爹經過治療後,仍有乾咳、痰少、頭暈等不適,且餐後血糖高。經望診發現,他的臉色發白、舌質偏紅、苔薄白,脈浮弦有力。

兩位中醫辨證分析認為,張爹爹雖然乾咳少痰,但頭暈、白苔仍屬寒飲內盛,且無口乾欲飲等熱象,當屬寒溼為本、肺燥為標。治療上,宜使用溫化寒飲、宣肺化痰的方劑。2月21日,兩位中醫師再次為張爹爹查房時,老人的乾咳、頭暈症狀已經大大好轉了。中醫師們經望診發現,患者的舌苔已變薄黃,他們又為其在之前方劑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

之後,兩位中醫師每隔幾天,就會為張爹爹進行一次中醫查房,並根據患者的情況,在以上方劑的基礎上稍做加減。經治療,張爹爹的乾咳明顯好轉、餐後血糖下降。

3月3日,他的肺部CT顯示,其雙肺感染病灶部分較之前明顯吸收。3月6日,經核酸檢測等相關檢查和評估通過後,張爹爹順利出院,“謝謝你們治好了我,祖國傳統醫學實在太神奇了。”出院前,他對醫護人員感激地說。

據瞭解,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是全國最大的中西醫結合醫院之一,在此次疫情中,作為重症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全院所有病區100%實現中醫專家查房。為提高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亡率,在仝小林院士的指導下,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專家組副組長、武漢中醫名師謝沛霖的專家團隊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四級中醫查房模式,即:院士全面悉心指導、國家級專家定期巡查、院專家組積極討論、危重症小組負責落實,一人一方,及時保障危重患者得到最佳中醫治療方案。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療,通過中西醫結合,達到幫患者減輕症狀、縮短療程、提高轉陰率的目的,贏得了患者們的信任與尊重。

(楚天都市報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喻鐦 譙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