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解码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结构;2008年金融危机会重演吗

德国科学家解码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结构;2008年金融危机会重演吗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员工较低的敬业度、被动求职和自主创业的普遍存在,原因都出在无能的领导身上。有能力的领导让员工保持高度的信任、敬业度和效率,而无能的领导则使得员工焦虑、彼此疏远、效率低下,并在整个公司范围内传递负能量。万宝盛首席人才科学家 Tomas 认为,在面对竞争领导角色的候选人时,都要尽力察觉无能的蛛丝马迹。如果要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最好的方法是避免不道德的人晋升高位。那么如何对自己的领导能力进行评估呢?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你是否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成为你这样的人吗?你善于处理办公室政治吗?你是否善于欺骗别人,且不容易被他人欺骗?

今日商业科技焦点:
✅德国科学家解码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结构
✅2008 年金融危机会重演吗?
✅扶正 AI,百度技术为上?
✅百胜中国为何猛攻中国咖啡市场?
✅若现状持续,全球大多数航空公司将在 5 月底破产


德国科学家解码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结构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新一期的《科学》杂志刊登了德国研究人员的一份论文:德国吕贝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解码了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的三维结构。他们发现,一种名为 Mpro 的蛋白酶是新冠病毒中的主要蛋白酶,它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系列化合物对这种蛋白酶的作用,其中代号 13b 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断该蛋白酶的功能。研究人员说,有可能在这种化合物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该药物将直接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给药。另外,意大利医学专家朱塞佩·雷穆齐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可能早在去年 11 月和 12 月就已经出现了高度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目前,意大利为了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

2008 年金融危机会重演吗?

至今美股历史上共有五次次熔断,却在近 10 天内触发了四次,可谓是历史罕见。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近期声明中承认是股票、债券、商品和信贷的急剧逆转导致基金亏损。桥水基金的巨亏给投资者蒙上阴影,也让市场开始产生恐慌情绪。今年会重演 2008 年金融危机吗?

全球金融市场继续恐慌,避险资产亦震荡
全球愈发严峻的疫情给了金融市场重创。本月内美股第四次熔断后,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继续蔓延。菲律宾宣布自 17 日起暂停股市、债市和外汇市场交易,成为第一个因疫情关闭金融市场的国家。巴西、加拿大等地均触发熔断。欧洲方面,英国富时 100 指数,法国 CAC40 指数和德国 DAX 指数跌幅受窄,截至收盘,三大股指分别跌 4.01%,5.75%和 5.31%。在市场恐慌之下,投资者也纷纷趋向黄金、债券等避险资产。然而避险资产也遭遇了震荡。国债、黄金、白银、原油均受影响。

美国重回“零利率”时代,救市不成反致恐慌
3 月 15 日,美联储宣布降息 1 个百分点到 0%至 0.25%之间,创下自 2015 年以来的最低基准利率水平。美国也启动了 7000 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希望以此救市,使美国免受疫情侵扰。美联储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再次回到“零利率”时代。不仅美联储出组合拳救市,全球央行都做出了降息的集体动作,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这种结果表现了市场的担忧:中金公司认为,一是在目前的政策空间耗尽后,市场担忧美联储是否还有进一步的“后手”,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压力和风险;二是美联储如此急切做出政策响应,是否意味着货币当局注意到市场尚未反应的更大风险,因此才快速做出响应,进而加大市场的担忧情绪。

‍2008 年金融危机会重演吗?
即便全球央行纷纷举措救市,在严峻的疫情下,全球经济依旧前景不明。全球市场震荡会重演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吗?业内专家表示了担忧。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当前欧美已经来到金融危机的边缘,未来需要关注美国上市公司债务会否发生大规模违约,这可能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宏观经济学家任泽平:我们正站在新一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边缘,疫情全球大流行只是导火索,根源是全球经济、金融、社会的脆弱性。

一些专家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因为相比于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金融系统自身出了毛病,当前更像是经济外部的“伤风感冒”,疫情能否尽快得到控制才是决定市场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金融市场坐“过山车”可能成为常态。海通证券的荀玉根:不能轻言“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全球股市大跌与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存在不同。但股市连续大跌后引发的全球流动性风险依然值得警惕。

✨你怎么看美股 10 天内 4 次熔断?今年会重演 2008 年金融危机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创业 #创投#创投圈

近日,百度 CTO 王海峰发布了题为《‘新基建’号角吹响 智能云一往无前》的内部邮件。其中,最受关注的内容莫过于将“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整合进“百度人工智能体系”,原来的业务负责人尹世明、张志琦将另作安排。虎嗅科技发现调整消息一出,外界也纷纷进行了解读和猜测。这是百度发力 To B 业务的必经之路?还是百度酝酿云业务撤退的信号?

频繁调整,到底是谁的不安?
2018 年底,百度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来的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首次将 AI To B 业务与传统云业务实现合并。而这次调整也成为了百度智能云接下来数次调整的开始。
1) 2019 年 9 月,智能云与 CTO 体系融合,公司副总裁、百度智能云总经理尹世明向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海峰汇报。
2) 在 2020 年 1 月,百度对 AI 体系进行组织架构升级,将原来 AIG、TG、ACG 整体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新 AIG 包含技术中台群组和智能云事业群组两大群组,继续由百度 CTO 王海峰负责。
这前后的两次调整则意味着,从人员上和业务上,将百度智能云正式划分到了技术体系。

扶正 AI,百度技术为上?


“当百度智能云与 AIG 合并到一起,技术派和销售派的想法肯定会有一定的冲突。”一位知情人士如此说道。而百度基因里向来是技术至上的。
1) 在百度人内部看来,这次调整之后才更“百度”,甚至他们认为在尹世明掌舵百度智能云的时期,有些颠倒了技术和销售的位置。
2) 百度内部员工称,在 2019 年前三个季度,百度智能云都完成了目标。
3) 此前百度智能云副总经理李硕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百度智能云要走“百度特色”的发展道路。但要想真正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被阿里云、腾讯云落的太远,如今停下来,补齐云技术短板未尝不是一个最优解。

To B 市场,销售分量几何?
国内云计算战局仍然焦灼,云计算巨头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码。当然,能够做到技术与营收齐头并进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但云计算盈利一直是大厂们不能说的秘密。
1) 阿里云在云计算市场的地位已经无需赘述,腾讯云争夺市场的野心也显而易见,从这两家的现状来看,营收能力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的是技术能力。
2) 即使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百度智能云从曾经“others”一度成为国内前五,握着国内云市场 5.2%的市场份额。目前来看,百度智能云此次调整会给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带来多大的水花还未可知。

不过,无形中却给火热的 To B 市场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考:To B 业务技术和销售的优先级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百胜中国为何猛攻中国咖啡市场?

百胜中国猛攻中国咖啡市场,联手意大利咖啡巨头 Lavazza 开店。意大利最顶级的两大咖啡品牌之一 Lavazza,今年初在上海开出的亚洲地区首家官方咖啡店,正是由百胜中国与该品牌一同合作运营。看好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 Lavazza 成立合资公司,携手一起探索中国的咖啡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Lavazza 亚洲首家官方咖啡店在今年春节前后于上海晶品购物中心开业。这家旗舰店分为咖啡饮品区、咖啡设计区和餐食甜品区三个区域,店内还有从意大利引进的“限量版古董咖啡机”。目前正在大力招聘中。

据 Lavazza2018 年财报资料显示,该公司已通过子公司及分销商在全球 90 多个国家开展业务。但在中国,其市场的认知度未及雀巢和星巴克等咖啡品牌。此番其与中国百胜联手,无疑是希望能在当下蓬勃发展的中国咖啡市场消费中分享更多收益。

据了解,Lavazza 在中国目前有通过经销商售卖咖啡胶囊、咖啡机、咖啡豆等,也已在天猫、京东开设了品牌旗舰店。另外,Lavazza 中国官网还显示其拥有面向咖啡馆、餐厅和酒店的 B2B 业务,但展示的售卖产品仅有咖啡豆。

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咖啡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巨头加入。百胜中国的咖啡业务版图则包括了肯德基 K 咖啡和独立咖啡店品牌 COFFii & JOY,近年来增长理想。其中,肯德基在 2019 年售出了 1.37 亿杯咖啡,同比增长 48%;而成立时间不长的 COFFii&JOY 到 2019 年底则已开设 53 家门店。

百胜中国十分看好中国的咖啡市场前景。在 2019 年初,百胜中国就曾在年度投资者会议上专门讲解咖啡业务策略。在新策略的背后,一是咖啡的利润率要比肯德基产品高,二则是中国的咖啡店和现磨咖啡仍有巨大潜力。百胜中国引用麦肯锡的数据,从 2013 年到 2017 年间,中国的咖啡店市场规模几乎实现翻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8%,预计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0 年达到 75 亿美元。百胜中国还认为,由于中国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以及收入的提高,中国咖啡市场的渗透率可以向发达国家的水平快速靠拢。#餐饮

✨你打算喝谁家的咖啡?

若现状持续,全球大多数航空公司将在 5 月底破产

据 36 氪报道,新冠疫情扩散至全球,最热门的三大航空市场——美国、中国、欧洲都损失惨重。反映在股价上,自 2 月 12 日至今,美国航空公司的股票已经平均下跌了 67%,而波音公司市值已暴跌 3/4。3 月 16 日,许多大型航空公司宣布削减高达 80%左右的运力,其中包括美国航空、美联航、北欧航空、维珍航空、法荷航和新西兰航空等。3 月初,贸易机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估计,这种病毒可能使今年全球航司的旅客收入减少 630-1130 亿美元。

2 月在中国国内航空公司经历的事现在正在全球更多航司上演。维珍航空 ceo 宣布,他将在 3 月初进行减薪,并要求员工“休两个月的无薪假期”。北欧航空(SAS)裁员 90%。挪威航空 CEO 也宣布暂时裁掉将近一半的员工。3 月 16 日,航空咨询机构亚太航空中心(CAPA)估计,若现状持续,全球大多数航空公司将在 5 月底破产。3 月初,已有占英国国内运力三分之一以上的航空公司 Flybe 申请破产。

机场停场费、飞机折旧维修费、租赁费、工资、银行贷款利息……这些“看不见的手”正在掏空航司的现金储备。《华尔街日报》称美国的航空公司正与政府谈判,以获得高达 500 亿美元的财务援助。英国团结工会也呼吁政府支持英国航空业。

尽管疫情严重,各个航司之间的竞争也没有停止,而这也是巨额成本。一直以来,为了争夺全球热门机场热门时段的起降权,航空公司需要付出高额的资金“买时段”,同时与机场遵照“80/20 合约”:保证起降时段每一季的执行率都要保持在 80% 以上。如果做不到,航司就会自动失去这些时段。当下,哪怕没有一个乘客,不少航司也必须保证有飞机起飞以满足执行率。现在多家航司呼吁要求机场暂停 80/20 合约,避免继续拖累航司。但国际机场协会的总干事也发表声明,机场严重依赖机场收费来支付运营和资本成本,在客流量下降期间,运营商承受了巨大压力。限制机场收费也会有新的连锁影响发生。

疫情后会好吗?在“大家都不敢出门”和“大家都缺钱”的双重打击下,可以确定的是,疫情结束后,一些航司肯定会死掉,一些会被并购,而市场集中度会更高。而航司破产后,多余出来的无主飞机可能会流向租赁公司。再往上推,位于上游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和空客会更难从疫情中恢复过来。#航空

商业科技创投圈

产品服务推特圈

卫星授时研究所

功夫英语精进圈

热搜头条娱乐圈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