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明清,中華帝國最後的王朝,也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個高峰。


從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544年的時間裡,湧現出劉伯溫、王陽明、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曾國藩、林則徐、魏源、龔自珍等思想文化大家,其中以推崇“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心學”大家王陽明和“一宗宋儒”的曾國藩最為大家所熟知。

王、曾二人分處明清兩朝,是公認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聖人”。他們既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又在人格修為、處世方略、治家治國方面總結實踐了無數寶貴經驗,並形成思想著作,其影響力達到了同時代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直到現代,王陽明“心學”及其代表作《傳習錄》和曾國藩處世哲學及《曾國藩家書》等 仍被奉為修身處世寶典,信徒廣眾。


那麼,你覺得王陽明和曾國藩誰更厲害呢?

我們不妨從如下六個方面比較一下:


一、家世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1472年(明成化八年)10月31日,浙江紹興府的一個王姓大戶人家,祖母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穿著紅色玉衣的天神在雲中鼓吹,懷裡還抱著一個小孩子,從天而降。

結果第二天,懷孕14個月的兒媳鄭氏終於生下了一個小娃娃,祖父相信是神仙賜予,根據夢中情形,為孫子取名“雲”,並把生產的房子命名為“瑞雲樓”。


這個傳說“神人託夢”而生的小“神童”就是王陽明。


王陽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出生在明朝中期,此時歐洲正值文藝復興,他比達芬奇小20歲,比米開朗基羅大3歲,92年後,“文藝復興三巨人”之一的莎士比亞誕生。


王陽明,本名王雲,後改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關於王陽明的世家,稱餘姚秘圖派王氏。明錢德洪等編《王陽明年譜》記載:“其先出晉光祿大夫覽之裔,本琅琊人,至曾孫右將軍羲之,徙居山陰,又23世迪功郎壽,自達溪徙餘姚,今遂為餘姚人。”

另據浙江圖書館藏1934年版王欽安主修之嗣槐堂《餘姚上塘王氏宗譜》記載:上塘王氏系周靈王太子晉之裔。“


由此可見,王陽明的先祖在山東琅玡(今山東青島、濰坊、臨沂區域),是周靈王太子晉和“書聖”王羲之的後代,王陽明少年時代就自比“諸葛亮”,而三國名相諸葛亮的出生地也恰是山東琅玡。


王陽明的六世祖王綱文武雙全,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受劉伯溫的推薦,歷任廣東參議等職,王陽明的父親王華,自幼聰穎,過目不忘,後來狀元及第,官授翰林,虎父無犬子,可以想象王陽明的家族遺傳基因還是很強大的。


再看一下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家世。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清嘉慶十六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府(今婁底市)荷葉鎮大坪村,是“宗聖”曾參的第70世孫,曾參又稱曾子是春秋末期魯國武城(今山東嘉祥)人,這樣看來曾國藩和王陽明的祖上與“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山東頗有淵源。


曾國藩為長子,祖輩務農,與王陽明相比,曾國藩雖未生在官宦之家,但也生活富裕,他的父親曾麟書還是個私塾秀才,所以曾國藩的思想啟蒙從五六歲就開始了。


嘉靖七年(1529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陽明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因肺結核(或肺炎)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舟中,終年57歲(他仰慕的諸葛亮也是因肺炎病逝,終年53歲),並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八個字。

王陽明病逝後,葬于山陰蘭亭內洪溪高村,這個蘭亭,就是其先祖王羲之寫《蘭亭序》的那個蘭亭,也算落葉歸根吧。


相比而言,曾國藩的晚年有點憋屈。1870年,在對天津教案的處理中,曾國藩還因殺掉同胞20人,流放一批,並向法國賠款46萬兩,當面道歉,被輿論套上了帝國主義看門狗的“狗項圈”,1年後,曾國藩鬱鬱而終,時年61歲。


二、修身


5歲才會開口說話的王陽明,自小就以諸葛亮為偶像,認為“天下一等事乃是做聖賢”,他從12歲立志,一以貫之,從未改變。

《四明上菁李家塔王氏宗譜》記載:王守仁……弘治五年(1492年,20歲)中舉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27歲,)會魁第二,殿試二甲進士,巧合的是曾國藩也是在27歲金榜題名。而此次會考,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卻落榜了。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關於王陽明的思想形成,最初是傳承宋儒,尤其是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青年王陽明曾為了悟透“格物致知”,一連格了七天竹子,結果大病了一場,開始懷疑,最傳奇的就是類似佛祖“菩提頓悟”的“龍場悟道”了。


1506年,34歲的王陽明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捨去生死的王陽明在一天半夜,明月中天,寸心澄澈,忽然大悟,自己所做的事,就是聖人之道!自己心裡就有良知!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何必要去“格物致知”呢?

自此,儒釋道兼修的王陽明,脫胎換骨。1508年,36歲的王陽明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心即理,致良知”的心學體系推而廣之,“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的方法論和“一心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的普世價值觀在當時就吸引了大批信徒!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1832年,21歲的曾國藩考取了秀才,併成婚,23歲入嶽麓書院,參加鄉試,中舉人,名列第36。

1838年,會試復讀的曾國藩終於金榜題名,賜同進士出身,年僅27歲,與王陽明進士及第同歲。而比曾國藩小三歲的洪秀全就沒這麼幸運,四次備戰“童生考試”,30歲了還沒考中秀才,真是造化弄人啊!


但是,在修身方面,曾國藩與王陽明一貫聖賢教育的“家風”傳承不同,年輕時的他就沾染了富家紈絝子弟的習氣,放蕩不羈,倜儻風流,可謂吃喝嫖賭“五毒”俱全。有材料表明,曾國藩在省城就讀時,熱衷狎妓,曾有一個叫春燕的藝伎病逝,讓他痛不欲生,並集句書聯致悼:“未免有情,憶酒綠燈紅,此日竟隨春去了;似曾相識,悵梁空泥落,幾時重見燕歸來?”一時成為佳構。


在對待女人這一點上,曾國藩與美國三傑之一的富蘭克林有的一比。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曾國藩喜歡記筆記,比他年長一些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喜歡寫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中,曾向兒子坦誠自己婚前和許多女人深度交往過。


從曾國藩日記來看,做聖人的志向是30歲時立下的,即使如此,美色的誘惑也是難以抗拒,他在京城做翰林時,曾在朋友田敬堂家做客,突然發覺朋友的嬌妻驚為天人,於是就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回到家中後,曾國藩捶胸頓足,懊悔自責,在日記裡狠狠寫下7個大字:“注視數次,大無禮!”

其內心的掙扎可見一斑。曾國藩曾在50歲高齡納小妾,以至於被同僚和史學家們所詬病。

張宏傑先生《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有詳細論證,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一讀。


年輕時的曾國藩,除了好色,其自我、強硬、拙訥等個性還是異常明顯的。


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曾國藩的過人之處就是善於學習,及時調整,克服人性弱點,逐步超凡入聖,這是曾國藩一生的修身戰略。

正如張宏傑先生對曾國藩的評價“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潛藏著‘自我中心’、‘高已卑人’的強大本能。這種本能,既能促人爭強好勝,建功立業,也能使人自矜自大,甚至嫉賢妒能。因此對於這種本能,必須如馴服烈馬一樣,施以一番陶冶磨鍊之功,得其益而去其害,才能最終成為大賢大能。”


三、齊家


根據四川巴縣《王氏族譜》的記載,王陽明兄弟八人,但王陽明四五十歲還是沒有兒子,就把族弟王守信的第五子正憲過繼過來,在王陽明55歲時,由繼室張氏生下一個兒子,名叫正聰,王陽明去世時,正聰才2歲,後來由他的徒弟們輪年扶養,正聰6歲時,被王陽明的徒弟黃綰帶到南京,改名為正億。明世宗封王陽明為新建伯,準世襲,隆慶二年六月,王正億襲封為新建伯。萬曆五年,王正億去世,其長子承勳繼承了新建伯爵位,總督漕運達20年之久


根據王希古先生《略談黔北、渝南的王陽明宗親後裔》一文:王陽明這一支王氏,四傳至其玄孫王藩臣,復於清初“攜二子運宏、運泰自貴州遷四川,插業於衛家坪(今重慶巴縣南龍鄉衛家坪)”,繁衍迄今,三百餘年來已傳了十多代。

相比王陽明,曾國藩的家族同輩和後輩更為有名。

雖然曾氏五兄弟數量上少於王陽明的八兄弟,但從湘軍史上可以發現,曾氏兄弟除了老二曾國潢外,曾國藩、曾國華、曾國荃、曾國葆四人都是湘軍的骨幹分子,這與身為長子、位極人臣的曾國藩有莫大關係。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在治家方面,《曾國藩家書》被很多人稱讚。

他在一封信中對弟弟說:天下官宦之家,多隻能一代享用,能慶延一二代者鮮;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綿延十代八代。


“忠孝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曾國藩秉承程朱理學的經世致用的思想,繼承傳統儒家的忠恕之道,將“耕讀傳家,不慕名利”的治家理念具體為“勤、孝、儉、仁、恆、謙”六大體系,曾氏家族也湧現出外交家曾紀澤、教育家曾約農、考古學家曾昭燏、化學家曾昭掄、園藝學家曾憲樸等270多位各界名人,《曾國藩家書》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四、治國


縱觀王陽明和曾國藩的一生,二人均可堪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夫子”式人物。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四明上菁李家塔王氏宗譜》記載:王守仁……弘治五年舉人,弘治十二年(27歲的王陽明)會魁第二,殿試二甲進士,歷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忤劉瑾,謫貴州龍場驛丞⋯⋯平寧藩之叛封新建伯,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兼兵部尚書。


1838年,會試復讀的曾國藩終於金榜題名,賜同進士出身,與王陽明一樣,時年僅27歲。自此曾國藩開啟仕途之路,併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在京十多年,曾國藩穩紮穩打,堅韌不拔,十年七遷,連躍十級,由翰林院庶吉士,一直升任禮部侍郎,並署兵部右侍郎,相當於文化部副部長兼國防部副部長,而此時曾國藩僅僅38歲。

曾國藩一生治國履歷鮮亮,他創立湘軍,平定太平天國,也是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且居首位,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翰林庶吉士等職位,封爵一等毅勇侯,被譽為“晚清第一名臣”,是“同治中興”的中流砥柱,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


五、思想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上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這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由來。


王陽明和曾國藩的一生,踐行了這個“三不朽”。


立德,就是要待人以誠,從治國而言堪稱百官楷模,王曾二人都做到了;

立功,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比如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曾國藩剿滅太平軍;

立言,就是產生一種新思想,創造一門新學說,這方面王陽明席捲天下的“心學”教派更加突出,並點亮了“心史”並重的“浙學”之光;而曾國藩家書、家訓對於普通百姓更為實用,曾國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學,亦是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六、後評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一生伏首拜陽明。

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這兩句是歷史上對王陽明和曾國藩最有代表性的評價。


綜觀王陽明一生,他經歷了明憲宗、武宗、世宗三朝統治,由於其非同凡響的志向與才幹,既當將軍,又做地方長官,既著書立學,也廣開門徒傳道。


相比較而言,曾國藩的爭議頗多。

范文瀾評價,“曾國藩是被滿清付於大權的第一個漢人,因為他以血腥的手腕暫時撲滅漢族人民的大反抗,暫時拯救了滿清統治者的大危機。”


綜上所述,王陽明在家學、修身、思想成就、後人評價上近乎完人,更勝一籌,而曾國藩在齊家、治國方面備受矚目,後來居上。

大話明清:王陽明、曾國藩兩大“男神”,你更喜歡誰?

兩位男神,你更欣賞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