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也將納入義務教育範圍,你怎麼看?孩子學習會更輕鬆嗎?

新教育先鋒


我認為這是必須的,想國家發展更好,必須知識跟上去。我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我們能在短短几十年就發展得這麼快。要沒有國家的強制學習,到現在應該也有大把沒讀書的人。我自己的例子就是,要是沒有九年義務教育我可能讀完小學就要打工。正因為有九年義務教育的要求大部分父母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繼續讀書,因為不讀書周圍有壓力讓你必須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到現在我同事的兩個女兒在農村讀完了初中,畢業了也不想讀書,又不能參加工作,只能天天在家玩遊戲,這是浪費孩子的青春。一般有高中畢業就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我自己就是高中畢業,家裡沒有錢再給我繼續讀書了,高中欠了兩年的學費都靠自己出來工作後賺錢補交的。後來我自學了大專和本科,現在工作也穩定輕鬆。國家的建設不是靠一部分人就建設得起來的,要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接受更高的教育,起碼即使在農村也能想到如何更好的把農村建設發展起來。


蕊237872369


2020年快到了,全國普及高中教育能做得到嗎?據教育部的文件可知,答案是肯定的。

自2019年9月開始,多省已經實施高中免學費政策,很多人誤以為免學費就等於義務教育,以至於網上都出現了“九年義務教育將改為十二年,中考即將取消”的流言。教育部立即給出了回應,印發了《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教育”。注意這裡提到的是“普及高中教育”,並非義務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指的是讓初中畢業生人人可以讀高中,但也可以不讀高中,且費用自理。而高中義務教育指的是初中畢生必須都上高中,具有強制性,且費用統一由國家負責。顯然“普及高中”與“高中義務教育”是兩個不同概念。

我認為,高中納入義務教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首先要夯實九年義務教育的堅實基礎,其次人們的認知要到位,其中最關鍵的應是國家有強大的經濟勢力支撐。現階段的初中畢業生可選擇上高中(高中包括普高、中專或職高),當然也可以直接進入社會。一旦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學生沒得選擇只能上高中,但由於人們認識上的偏差,重普高輕職高的現象將更加嚴重,全國數以萬計的職高將生源枯竭,這些學校何去何從?祖國經濟建設所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從何而來?部分初中畢業生想學一門技術,提早進入社會,這是違法的,因為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一旦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學生所有的學費與雜費全部由國家承擔,現階段國家財力是否能支撐起如此巨大的經濟負擔?所以,我認為短時間內高中不會納入義務教育,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飛速發展,社會對國民素質的要求將越來越高,若干年後,很可能將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圍。

國家教育部在《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中指出,高中階段教育主要包含普通高中教育、中專教育、職高教育三類。目前,不同高中學校的資源配置更是極不均衡的。為彰顯教育的公平公正,初中畢業後學生進什麼類別的高中,是讀普高而是讀職高以及到哪所學校就讀,唯一的辦法只能是讓學生的考分來確定,所以,我認為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教育後,中考將仍然存在,孩子的升學壓力依然如故,孩子學習不會因此變得輕鬆。








月夜思遠


我個人看法,覺得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學生的任務並不會很輕鬆,我的觀點如下:

第一、到了2020年,國家即將推行的高中免學費教育,也可以說是十二年義務教育,但不完全是。

高中教育的好處能幫助一些貧困的學生,減免了學費,對於大家來說,每個家庭的經濟壓力減少了很多,真正是利國利民!最大的受益者還是農民百姓。

之前的九年義務教育只是讓孩子有機會讀完九年基礎教育,學的知識比較基礎,在生活上作用不是特別大。

高中教育即將進入全國推行階段,讓每個孩子都有書讀的機會。現在國家非常重視教育事業,教育是國之根本,也是培養高人格、高素養人才發展基地,是國家的重中之重。

第二、高中教育全面普及以後,我覺得一些之前的教材可能會進行新改革,可能教材難度會加大,考試科目也會增多。

國家是要培養學生讀書是學以致用,把真正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上,才是教育的方向,也符合實際。

第三、現在的高中教育可能會比之前更苦,更累。因為從近幾年教材來看,課本涉及到的知識不止是教材上的,課外知識也佔很大的比例,就像語文、歷史、地理科目。

特別是語文閱讀文字加了很長,考試試卷上的文字真的挺多,真正考點還要在於學生平時在課外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如果這兩個方面很差勁,估計語文學科很難考出好的成績。

所以,作為學生,更應該做好學習的計劃,要下苦功夫和刻苦學習才是當務之急。不管教材、還是上課形式怎麼改變,都是萬變不離其。





讀教育


高中教育和高中段教育是不一樣的。高中教育是指普通高中的教育,而高中段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等職業教育、中等技術學校,還包括成人高中教育。

高中教育現在的普及率還很低,50%不到,也就說,一半以上的孩子是讀不來普通高中的。而高中段教育已經基本普及了,只要學生願意就讀,都是有學位的。

那麼,納入義務教育範圍的如果是高中教育,減輕學生負擔是一定的,因為初中畢業就可以直接升入高中,那樣中考也就可以取消了。正如小學升初中不用考試一樣,都有學位,而且必須有學位。

如果納入義務教育範圍的是高中段教育,那麼,學生的負擔跟現在沒有任何變化,學生還是一樣要拼,因為要拼進普高。

現在還沒有多少人認準職高、中專、技校。這跟這些學校辦學質量低下是密不可分的。這些學校的生源本來就差,可以說都是學渣,而學校辦學又普遍不行,即使有個別好學生進入,也被帶壞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負擔不會有任何變化。

如果義務教育年限延長到12年,我的意見是納入高中教育,而不是納入高中段教育。但是,這種可能性等於零。因為跟當今的教育發展方向不符,納入的肯定是高中段教育。如果這樣,學生競爭不會有任何降低,不過有一個好處,就是義務教育不用花那麼多錢,不用繳納學雜費,如此而已。


當代師說


🎋🎋🎋今日頭條悟空問答這個關於教育方面的問題問得好[贊][玫瑰][祈禱]

🌻既然有關心高中教育的高人[玫瑰]已經提出來了議題,我想隨著我國越來越強(*๓´╰╯`๓)♡大了,這都不是個事兒[呲牙][玫瑰][玫瑰]…

現在學校裡面的學子們的個別家長,為孩子們做牛做馬,無條件無理由無底線,無聊至極的溺愛以及有些下崗工和清潔工保潔阿姨們為了孩子上高中🌻🌻🌻經濟負擔過重🌻也不是沒有…[害羞][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流淚]特別是貧困山區的大學院校裡面的家長朋友們!…[祈禱][祈禱][玫瑰]



熱愛祖國熱愛母親


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國家通過考試選拔人才,這也是古今中外有效和公證的方法。如果認為通過將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就達到減輕學習負擔這個目的,那肯定是錯誤的。義務教育只能提高中教育普及率,對擇優而取的人才選拔方法沒有影響,如果有影響的話,那就是隨著高中的普及和在校高中生的增加,在大學錄取人數不變的前提下,升學率反而降低了,也意味著競爭更激烈。畢竟,學生是全程競爭的群體,在前面輸得越遠,到後面就追得越難。



汘越甲besos


高中教育將納入義務教育範圍,確實有此說法。國家教育部有此想法是好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整體素質,使國民的整體素養又上一個新臺階。

但是對於學生來說,高考就在那裡,能考取大學的依然是少部分人。所以該努力還得努力、該抓緊學習還得抓緊學習,並不會因為執行了12年義務教育,高考就會簡單,甚至會更難,去擠獨木橋的人數增加,而獨木橋還是那個獨木橋,要想順利擠過去,你不比別人更努力,行嗎?所以在我看來,高中義務教育的執行,孩子學習會更緊張、更累。

前幾年,中國尤其是大陸人生活質量普遍提升,開始喜歡旅遊,但是負面的反饋是國民素質太低,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旅遊,亂寫亂畫的、亂丟垃圾的、不文明拍照的,總之,不文明行為多次被曝光,並不是國人一出門就瞎折騰,而是自身素質和涵養受限,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有些行為在別人看來的確是不文明行為,這也不能全怪他們,因為他們的文化水平偏低、文化素養不高,他們骨子裡意識不到有些行為是否得當。

在國內,闖紅燈、隨手丟垃圾、吐痰,甚至在景點隨地大小便的現象隨處可見,這些細小的環節也爆露了國民的普遍素養。

國家即將執行12年義務教育,終歸目的還是提高全民的整體素養,只有當國民整體素養提高了,細節處的行為才能被重視,這也是大勢所趨。

至於孩子們的學習,增加了競爭對手,能輕鬆嗎?高考的難度一如既往,即使順利上了高中,不努力、不拼搏,三年後依然只是拿一個高中畢業證,為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貢獻了一個分母而已。

最近幾年,中國家長對孩子受教育好壞的重視程度全所未有,孩子的學習越來越累也是空前的。往後幾年,即使義務教育時限延長,並不會影響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狂熱操心,所以,孩子的學習依然會很累,並且越來越累。


玲瓏科目


把高中作為義務教育這個有點沒必要吧。義務教育意味著國家要拿出大量經費補貼,感覺現在城市的孩子都沒有保證百分百上高中,更不要提農村孩子了。我10多年前在國內學校教書的時候,城市的高中生裡面有相當的比例是自費的學生,這部分學費一部分交給教育局,一部分留在學校自用,就算是公費學生一年好像也要交幾百的學雜費吧,如果變成義務教育,首先是國家的補貼要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想念高中,高中應該是為大學做準備的,只有想念大學的學生才有必要念高中,這個社會一定會有一些技術工人或者一些行業,不一定要接受高中教育,而應該發展職業教育。初中畢業後並不是說不用學習了,而是可以選擇技校,中專,讓一些對學習並不感興趣或者很吃力的學生學習一下職業技能更重要。我在高中教過書,有些孩子真的是學的很吃力,不及格,還硬要變義務教育真的沒必要。而且縱觀全球,就算是發達國家也是9年義務教育,這個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工作達到的最低標準,應該也是夠了。有能力的就唸高中更好的發展


萊茵河畔金荔枝


為什麼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學生就會變得輕鬆呢?你覺得現在的學生很辛苦嗎?怎麼說的?我們70,80後好像完全沒有讀過書這樣子呢。哪個年代讀書不辛苦的?就是你們這些人老是可憐孩子,讀書辛苦趕到現在的孩子,想當然以為他們是天下最辛苦的人。

誰說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學生就可以輕鬆自在的。你千萬不要對你的孩子這樣說,否則他們的學習就完蛋了。中小學早就納入了義務教育,你覺得中小學生他們都很輕鬆自在嗎?其實你還要感謝中小學的老師,如果這些年來他們不是抓的那麼緊的話,基本上所有的中小學生都會變成廢人。現在社會上那些狗家長還在不斷地埋怨老師把自己的孩子教的不好,其實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他們自己,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最終的結果就是趕不上別人,甚至變成一個頹廢的年輕人。

不要看到有學生自殺,就覺得是作業太多,害了學生。這種思想會害死自己的孩子的。你會覺得有學生自殺,自己覺得是作業太多,然後自己的孩子也會去自殺嗎?這完全是幾人憂天,如果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自己孩子的學習的話,輪到你孩子因為學習去自殺的時候,你就可以隨便怪任何人了。

高中教育就算納入到義務教育,孩子的學習壓力一樣會高的。其實現在公辦的高中教育,也不見得很輕鬆啊!別再為你的孩子鳴不平了,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很辛苦的話,那就別讓他去讀書,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了。


中小學英語精修


知識獲取的過程本身就是辛苦的過程,有人方法得當,掌握技巧,自然輕鬆;有人不得要領,事倍功半,自然疲勞,這與高中教育是否納入義務教育範圍並無任何關係。


初中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按部就班的訓練就一定出成績;高中教育,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在基礎訓練的前提上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與總結。兩種學習方式的轉變,一是因為內容更深更廣,二是因為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需要理性的結構化思維,沒有適應的學生,一定會覺得累。


學習的過程也是知識獲取的過程,外部的能量進入到體內,與原有的知識儲備相碰撞,通過自己的思考與適當的訓練,逐漸成為自己的知識,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辛苦的。如果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圍,並不意味著不用學習,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學習高中的知識,所以,高中教育即使納入義務教育範疇,孩子學習並不會輕鬆,最多中考的壓力少一些。


換個角度理解壓力。在孩子技能形成的初期,學習是可以提升孩子抗壓力的過程。畢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走進社會後,能接受更大的挑戰,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抗壓的能力在孩時養成,步入社會後會更有競爭力,遇事不慌,處亂不驚不正是我們很多成年人欠缺的。


如果愛你的孩子,請在他童年時讓他多習得一些技能,以備未來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