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安家》,直擊職場女性的3大痛點,戳中你了沒?


熱播劇《安家》,直擊職場女性的3大痛點,戳中你了沒?

隨著《安家》劇情的接近尾聲,裡面人物的角色成長和未來走向都日漸明顯。

房似錦原生家庭的痛,徐姑姑和前妻的情感房產糾葛,朱閃閃和王子健的情感歸屬。

每一個人在編劇六六的安排下,都在完成著角色賦予的使命。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另一個角色——海清飾演的宮蓓蓓。相比較孫儷飾演的女主角房似錦,我覺得宮蓓蓓才是現代女性的真實代表。

宮蓓蓓,博士畢業,某醫院著名婦產科醫生,二胎寶媽,是如今職場典型的高層次的職場媽媽。

職場媽媽,百度此條解釋是兼顧相夫教子角色的職場拼搏女性。通俗點說,就是職場與家庭雙擔在肩的女性群體。

我們常說,職場女性,要學會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可哪有那麼多的平衡啊?想要工作獨立自強,就要割捨對孩子的陪伴;想要全心陪孩子一起成長,就得接受沒有經濟收入的壓力。很多職場媽媽,會愧疚於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孩子,可拼命的工作也是為了給孩子拼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從來不相信工作與家庭能做到完美平衡,也不相信真的有女超人的存在。作為一名職場媽媽,我看到的是堅強女性的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艱難痛點。

痛點一:城市買房,紮根不易


宮蓓蓓和老公的第一次出現,是因為要生二胎,想換個2居室的房子。前後看了好多房子都沒挑到合適的。不合適的原因各有不同,歸根到底還是錢不夠。在看完房後,她和同為博士畢業的老公在車上的一段對話讓人心酸“我覺得我們倆挺可憐的,倆博士畢業,兩個人在這個地方辛辛苦苦七八年,連一套像樣的兩居室都買不起”。

試想啊,兩個博士畢業的高材生,在上海買個二居室都如此艱難。那更多普通的夫妻家庭,學歷沒他們高,工作沒他們好,賺錢沒他們多,在大城市紮根買房有多難!

熱播劇《安家》,直擊職場女性的3大痛點,戳中你了沒?


這種例子在我身邊太多了。有的放棄北上廣的高薪,回到家鄉城市,為了買房、孩子上學;有的留在大城市打拼,舉全家之力為了一套房子奮鬥。

有個遠房表妹,和老公碩士畢業後一起留在上海打拼,公婆住一起帶孩子。靠小兩口省吃儉用,工作5年後攢了一筆錢加借親戚的錢,好不容易在上海偏遠區域買了個2房。買完房後,沒錢裝修,為了省租房費,他們直接住進了沒有裝修的新房子,連帶老公哥哥一家三口共8口人擠在50平米的房子裡。這種為了買房耗盡全家財力,欠外賬,降低生活質量的家庭比比皆是。


痛點二:職場歧視,工作艱難


劇中的宮蓓蓓,作為一名公立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加班、夜班是工作常態,能力再強工資收入也有限。後生完二胎後,跳槽入職了一傢俬立醫院,一週四天班,收入也應該翻了幾倍,在一年之後就能憑自己的能力再重新購置一套房。

宮蓓蓓的職場可以說是華麗的跳槽轉身了。但更多現實生活中的職場媽媽,卻沒有這麼幸運。

自古以來,職場對女性不太友好的一面始終存在。可能是傳統觀點對女性的天然偏見。我們要麼覺得女強人當不了好媽媽,要麼認為你想做職場媽媽,必須得配得上“女超人”的稱號。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很少人會相信職場媽媽能處理的好。

為了減少性別歧視對女性就業的影響,政府頒佈了很多政策,比如公司在招人時不得詢問婚育情況。但政策的落實如何大家心知肚明。畢竟,女性一旦懷孕生娃,即將面臨著婚假、產假、照顧孩子等一系列的“麻煩事”。同等條件的兩人,公司更願意僱傭男性求職者。

在晉升加薪方面,同樣如此。作為一名資深的HR,看著身邊很多優秀的女性,因為懷孕被迫辭去了工作,因為生二胎錯失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職位晉升。

財務經理Tina,跟著老闆一起創業8年,工作踏實肯幹,成了老闆的左膀右臂。原以為只要忠心跟著老闆,替老闆把好財務關,工作就能一直平穩有序的幹下去。

不料,意外懷二胎。為了不影響工作,她深知得比平時更加拼命,第二天剖腹產,前一天還在工作,生娃孩子滿月後就回公司上班。可結果呢,老闆還是外聘了一位財務總監,逐漸的把Tina財務管理的權限接過去了。因為,在老闆的眼裡,2個孩子的媽媽,是沒有精力能管好公司的財務大權的。


痛點三:家庭關係,冷暖自知


宮蓓蓓夫婦的第二次出現,是他們又想換房了。這次,換房的原因,是宮蓓蓓想過屬於自己一家四口的生活。這次換房牽引出來的是夫妻矛盾、婆媳矛盾。

二胎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同,導致宮蓓蓓與公婆的矛盾升級。綜合考慮下,宮蓓蓓決定重新買個2室的學區房,一間孩子住,一間夫妻2人住。可他的老公,作為一名孝順兒子,怎麼可能會同意。最終,房似錦提出了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在新買的小區裡,再重新租一套房子給老人住,這樣既能保持雙方獨立的空間,又能互相照顧。

熱播劇《安家》,直擊職場女性的3大痛點,戳中你了沒?

作為職場媽媽,你的背後必須要有強大的後盾。它是你可以隨時依靠的老公,是可以幫忙照顧孩子的老人,後方有保障了,你在前方才能安心工作賺錢。

原以為有老人一起的生活,職場媽媽能過得輕鬆點。但實際上,新一代年輕人和老一輩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大有不同,兩代人在孩子教育上也很難有一致的觀點,家庭生活被過得一地雞毛。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職場媽媽選擇迴歸家庭,轉換身份做起了全職媽媽,因為家庭這座背後的靠山,沒有想象中那麼堅固。

職場生存不易,職場媽媽的成長更不易。前面說的3大痛點,在每個普通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智聯招聘有報告顯示,57.17%的職場媽媽不敢生二胎,認為會阻礙了事業發展。

熱播劇《安家》,直擊職場女性的3大痛點,戳中你了沒?

有人選擇做全職寶媽,暫時犧牲自己的事業,只為孩子更好的將來,這種選擇沒有錯。

有人選擇繼續做職場媽媽,拼勁全力守護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無可厚非。不管是這個社會,還是與之息息相關的每個人,我們應該尊重每一位職場媽媽的努力付出。

面對職場的迷茫與瓶頸,面對家庭的關係矛盾,我們職場媽媽要敢於迎戰困境,完成自我的成長修煉。在這裡,給所有職場媽媽3點建議。

1、擁有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身體,它們是你前進的基本保障;

2、建立牢固的家庭團,把老公作為你的第一合夥人,告別“喪偶式”育兒;

3、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需要做一個女超人,工作和家庭,量力而行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