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姓出自周召公奭,他是周文王的庶長子,功勞比肩嫡三子周公姬旦

南燕:號稱軒轅姞姓後裔

燕姓(燕讀煙)有2個源頭,一大一小,小的源頭叫「南燕」,大的源頭叫「北燕」。《通志·氏族略》:南燕故城,在河南省、滑州市、延津縣、胙城鄉(胙讀坐)。諸多姓氏源流典籍都說,南燕是軒轅黃帝pOfdX-f46+血統中的姞姓(姞讀吉)後裔。其實,姞姓不一定是軒轅的後代,南燕就更別提了。要知道,每一次改朝換代,就會導致,全天下的氏族,都把祖宗攀附到天子的名下。所謂的軒轅12姓,大部分都是攀附的。

燕姓出自周召公奭,他是周文王的庶長子,功勞比肩嫡三子周公姬旦

獨麓鏖戰

要論對中國格局影響最大的改朝換代,非4600年前的「獨麓鏖戰」莫屬。涿鹿大戰是司馬遷的筆誤。實際上,獨麓就在山東汶上的獨山腳下。獨字繁體寫法「獨」,常常被喊作蜀山。後世讀者,以為軒轅的兒子昌意,娶了四川蜀山的姑娘呢。其實,哪可能扯那麼遠?汶上就是蚩尤pOfmC-m7的「東都」。軒轅戰敗蚩尤之後,就把兒子昌意,分封在蚩尤故地,順便娶了附近的姑娘「獨山氏」,而不是「蜀山氏」。五帝中的第2位顓頊(讀專須),就是昌意的兒子。與其說姞姓氏軒轅的後代,還不如說,姞姓氏原來的中原氏族,在軒轅驅逐蚩尤之後,歸為軒轅臣民,於是把姓氏攀附到軒轅身上。

燕姓主要源頭:周召公奭,周文王姬昌的庶長子

話說姬周在季歷手上,開始崛起。季歷相當於唐朝的李世民,他的2個哥哥泰伯、仲雍,相當於李建成、李元吉。《舊約聖經》: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話說3200年前,姬周酋長古公亶父(亶讀膽),非要把位子傳給么子季歷,排行老三。於是乎,泰伯、仲雍,就到江南開發吳國。這只是後世的傳說。真實的情況是,泰伯、仲雍、季歷3人爭位子,季歷勝出,泰伯、仲雍被排擠出秦川/關中,至於是不是到了吳國那麼遠?應該是吳國君主的攀附吧,不至於那麼遠。畢竟,古代車馬慢。

燕姓出自周召公奭,他是周文王的庶長子,功勞比肩嫡三子周公姬旦

季歷≈李世民

季歷果然能征善戰,就像李世民一樣,把姬週週邊的犬戎yQq-m120-f1626血統,打得頭破血流。這引起了商王「文丁」的注意,他以慶賀為名,把季歷召到宮廷,軟禁起來。倔強的季歷pOfrS-f5+神農血統,絕食而死。經過現代血統姓氏統計,姬姓以及它的衍生姓氏,偏向於f5神農血統。

童年閱歷決定性格。古公亶父幼年時,對么子季歷的偏愛,慣成了季歷爭強好勝的性格,明明是第3子,卻偏偏要當王者。泰伯、仲雍從小被亶父要求,照顧弟弟,讓著弟弟。長大後,也形成了習慣。這就是人際關係中,普遍存在的SM,即:S強勢的施虐狂,M弱勢的受虐狂。在家庭中,往往么子會成為S,長子會成為M,不過,如果長子跟次子出生相隔多年,那麼,長子也會成為S。另外,趙匡胤在杜太后臨死前的軟磨硬泡下,達成「金匱之盟」(匱讀貴),把帝位禪讓給弟弟趙光義,其實也是家庭內部SM的結局。

燕姓出自周召公奭,他是周文王的庶長子,功勞比肩嫡三子周公姬旦

趙宋杜太后


然而,成也強勢,敗也強勢。季歷由於強勢性格,比較堅毅,確實降伏了無數犬戎氏族。然而,也因此太冒尖,遭到殷商aCmfS-f1319血統的忌憚(讀蛋)。根據測序統計,趙宋的父系血統為yQq-f1626,真是巧了。

季歷強勢崛起,終於死於強勢

正是由於季歷以么子身份,登上大位,並且引起了無數的爭執,並不像正史記載的那麼平靜。所以,姬周氏族後來,強烈推崇嫡長子(嫡讀敵)繼承製。季歷的嫡長子姬昌周文王,順位繼承姬周酋長位置。在季歷被軟禁而死之後,姬昌也被商紂王帝辛,關押在羑里(羑讀友)。可見,周族就算經歷過季歷的瘋狂成長,依然暫時不是殷商對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姬昌的嫡長子是伯邑考,嫡二子是姬發/周武王,嫡三子是周公姬旦……商王文丁囚殺季歷之後,又懼怕周族報復。於是有了「帝乙歸妹」這出戏。《周易》記載,文丁的繼任「帝乙」把妹妹嫁給15歲的姬昌,誰知道,大妹妹的親事還沒敲定,小妹妹也相中了姬昌。於是乎,姬昌把帝乙的大小2個妹妹,都娶回了周原。也就是說,周文王姬昌,竟然是商紂王的姑父。然而,為了政權,親戚之間的鬥爭,有增無減。

燕姓出自周召公奭,他是周文王的庶長子,功勞比肩嫡三子周公姬旦

棠梨樹花綻放

燕國:姬奭之子姬克之國,與山戎征戰多

帝乙的小妹妹,屬於妾,不屬於正妻,他所生的兒子,就是庶子,其中,周召公奭(讀是)就是庶長子。這就是為什麼,嫡長子伯邑考、嫡次子姬發死後,嫡三子周公姬旦和庶長子周召公奭,就成了左右顧命大臣。召公和周公分陝而治,召公治理秦川/關中,周公治理中原/成周。召公被封為保定「燕公」之後,自己並沒有去就封,而是把兒子姬克,叫去蠻荒的保定,開荒治理。召公自己在陝西鎬京(鎬讀浩)繼續輔佐周天子。召公奭在棠梨樹下,斷案治理,《詩經·甘棠》為證。可以說,現代燕姓,就是出自周召公奭,他的功勞比肩周公姬旦。

燕姓出自周召公奭,他是周文王的庶長子,功勞比肩嫡三子周公姬旦

在燕國822年的香火中,跟山戎lN~m128雷族血統(紅山考古文明後裔)的對戰,經常發生。直到2700年前,齊桓公成為霸王,替燕國一次性驅逐了山戎。燕國君主為了表達感激,把齊桓公送出老遠。齊桓公為了表達寬厚,就在腳下劃了一條線,把線後面的齊國土地,白白送給燕國,導致燕國終於實力坐大。以召公奭這麼大的功勞,卻只分封到了保定/燕國那種貧瘠土地、邊緣地帶。可見,嫡庶確實是有著巨大的鴻溝。唐朝,朝鮮半島的百濟國,大臣為8大姓「燕、刕(讀離)、解、真、國、苗、木」,其中的燕姓,可能就是從燕國,流竄過去的。畢竟,燕國和朝鮮韓國,之隔一個渤海灣、一個鴨綠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