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紐約式“封城”:歧視傷害比病毒更可怕


直擊紐約式“封城”:歧視傷害比病毒更可怕

除了言語上對華人的歧視,城市裡也出現了局部的搶劫事件。有人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周邊超市有人揮刀搶劫,也有人分享在地鐵站遭遇團伙搶錢。

2020年3月20日,當紐約州確診人數在美國各州中首個破萬之後,紐約州州長庫莫升級防控措施,簽署行政命令“紐約暫停模式”(New York State on Pause),強制要求全州2000萬人留在家中,同時所有非必需要商業全部關閉。命令將於當地時間週日(22日)晚上8點生效。

至此,美國經濟最活躍的大都市紐約被按下暫停鍵,紐約人也正式開啟“宅家”模式。

按照要求,政令實施期間,民眾並非24小時都必須待在家中,可以出門購買必要的食物和藥品,以及散步運動,但需要保持6英尺(1.8米)的社交距離。

舊金山早已率先頒佈類似法令,稱為“就地避難(Shelter in place)”。但庫莫並不認可這個字眼。“就地避難”的字面意思是找到一處庇護所藏身,直到“清理完畢”或“被宣佈撤離”,一般用於龍捲風災難或是校園屠殺,也用於戰時躲避炮彈轟炸。庫莫覺得“就地避難”,會給紐約人帶來心理恐慌。

但紐約疫情造成的衝擊,實則已可和颶風相提並論。2020年3月21日,白宮發佈聲明,特朗普批准將紐約州列為“重大災區”,這也是美國曆史上首次有州府因為公共衛生威脅,成為重大災區。

被宣佈為重災區後,根據美國聯邦法律《斯塔福德法案》,授權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在“自然災害”期間有系統地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應對災難的援助,並協調國家的應對行動,包括調動聯邦基金。但紐約州府面臨的不僅僅是缺錢,而且難購呼吸器等醫療器材。紐約州需要3萬臺呼吸機,但目前只有5000-6000臺。

對普通人來說,被迫宅家之後,紐約人不僅面臨生活、工作節奏的驟變,還有對疫情前景的彷徨和漸漸顯現的次生傷害。


1、紐約變空城 廁紙生肉被搶購一空


直擊紐約式“封城”:歧視傷害比病毒更可怕

平日客流量50萬的中央車站鮮有人經過


直擊紐約式“封城”:歧視傷害比病毒更可怕

紐約市民曬出空無一人的時代廣場

早在州長正式宣佈“暫停令”之前,紐約已經變作“空城”

為遏制疫情蔓延,紐約州州長上週就要求嚴禁一切非必需的經營場所開門。這些場所包括餐館、酒吧、咖啡館、理髮館、書店等等。

於是,平日裡日均50萬人進出的位於城市中心的中央車站變得“門可羅雀”。每天遊客量達十萬人的時報廣場,驟然安靜了下來。

城市裡最擁擠的地方,變成了各大超市。

《稜鏡》所去的超市裡,平時滿滿當當的生肉櫃檯被“洗劫”一空,只剩下鵪鶉蛋等美國人嫌少涉足的食材。

一位四十多歲的壯漢一邊清點著購物籃裡的數瓶不同品牌的消毒水,一邊跟營業員調侃稱,沒想到在紐約活了43年,自己也淪落到要搶購潔廁靈。櫃檯的營業員一邊用消毒液噴著自己面前的櫃檯,一邊笑著表示,真的不再多買點嗎?這也是《稜鏡》第一次看到超市營業員戴上了手套。

“宅家模式”開啟後,上網下單成為流行。不過,亞馬遜生鮮等熱門網站的生鮮網購即便還可以選擇食品,但直到一個月後才有空出的送達時間。


直擊紐約式“封城”:歧視傷害比病毒更可怕

亞馬遜生鮮等熱門網站的生鮮網購即便還可以選擇食品,但直到一個月後才有空出的送達時間。


2、局部出現搶劫 歧視傷害比病毒可怕

相比於需要搶購必需品的緊張感,紐約市民逐漸感受到生活正在面臨的新挑戰——逐漸顯現的次生傷害。

一位華人朋友在朋友圈裡分享了自己在街上遭遇遇到十三四歲的小孩當面衝她叫嚷。而這樣的情況並非孤例。


直擊紐約式“封城”:歧視傷害比病毒更可怕

華人分享遭遇街頭歧視

“歧視比病毒可怕。”另一名在紐約工作的演藝人員對《稜鏡》表示,“在排練期間,我和劇組的人就已經受到過不同程度的歧視。被迫暫停工作後,說實話,我反而覺得身心安全了許多。”

早在正式“暫停令”之前,紐約已經逐步暫停各類商業。比如,自3月13日起,紐約已經禁止任何500人以上的聚集場合。受此政令影響,百老匯、卡內基音樂廳、紐約愛樂樂團、大都會歌劇院等具有紐約特色的文產商業早已陷入停擺,也讓無數從業人員陷入“無戲可演、無劇可上”的收入真空期。他們大多按照演出場次領取工資,一旦停戲,將“斷糧”。為了排戲時間靈活,他們有些人還選擇了酒吧、餐館等第二份工作,但目前的“暫停令”,意味著雙重打擊。


直擊紐約式“封城”:歧視傷害比病毒更可怕

社交網站上分享的近期持刀搶超市事件

除了言語上的歧視之外,城市裡也出現了局部的搶劫事件。有人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周邊超市有人揮刀搶劫,也有人分享在地鐵站遭遇團伙搶錢。目前尚不清楚,這類惡性事件和疫情演變的具體關聯,但在空蕩蕩的城市裡行走,則平添一份有別於染病的擔憂和恐慌。


直擊紐約式“封城”:歧視傷害比病毒更可怕

無人問津的水果攤和街頭的紐約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