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教育專家的理念,真的有用嗎?


某些教育專家的理念,真的有用嗎?


中國,人的確很多,巴掌大的地方甚至比外國一個國家的人還多。但各行各業真正的專家卻很少,大多是追名逐利之輩,大多隻有虛名,真本事並不多見。如果再細分到我們的教育領域,那真正的專家可就屈指可數,絕超不過熊貓的數量。

教育關乎人的成長,同時還要考慮現實環境的變化。所以很難像實驗室科學家做實驗那樣把任何變量具體量化。有的教育專家,以前也許從一線教師出身,真的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自從當上了專家,有了頭銜,就沒怎麼下過基層。要麼到處演講,上公開課,要麼自己在辦公室裡,看著手頭的資料,依據著學生髮展的共性,而不看現實,提出自己的各種理論,形式五花八門。五大核心理念,六個課堂教學維度,九大定律,十大行動。一個個新鮮的教育名詞出其不意橫空出世,讓人目不暇接。挖空心思在每個方面都想出幾個,純粹是為了好看工整有氣勢。

這樣的理論,不在中小學全面推廣還則罷了,一推廣,又是勞民傷財,一番瞎折騰。折騰老師,折騰學生,也折騰家長?不遺餘力搞課改。

為了推廣課堂改革,原本的普通座位次序變成了六人一組,兩人對坐。理論上更有利於學生討論問題,啟迪思維。實際上則是為學生瞎扯,打鬧創造了難得的條件。課堂活力是激發了出來,但秩序卻完全失控了。所以,最後的結果是,這個課改宣告失敗,校園卻很難一時半會恢復了往日的寧靜了。……各種課改花樣曾經轟轟烈烈,最後都不了了之。

為了給學生減負,好多學校三四點就放學了,校內作業也少了許多。可是,卻沒有真正把時間還給孩子,家長沒時間接孩子,就給孩子推給了輔導班,孩子的作業不僅沒減少,反而增多了。甚至現在週六週日也整天拴在了輔導班。所以我總是有些懷疑,那些吆喝著減負的人,是不是輔導班的槍手,好把孩子從學校拽到輔導班。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

為了實施連自己都不怎麼明白的素質教育,從教室解放出來。搞活動,搞比賽,寓教於樂,最後畫虎不成反類犬,學生自由多了,基礎反而不紮實了。

某些教育理念不顧實際,水土不服,折騰老師,折騰學校。若不是上面強壓,早就煙消霧散了。平心而論,公立學校的老師還是相當有水平的,只是因為俗務纏身,沒法施展罷了。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脫離現實的理論,無異於紙上談兵。

我是一個一線老師,教學本質上還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統一。我相信教育界真有專家,但肯定不會像社會上見的那麼多。看了幾本外國教育類的書,當一個知識的二道販子,就成專家了。可以不客氣的說,教育變成如此的境況,正是有那麼多的偽教育專家。一哄而上,必然導致一地雞毛

教育,不是一成不變,可以改革,也應該改革。但不能是疾風暴雨運動式的。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改革需要耐心,循序漸進,穩紮穩打。而不是隔個三五年,你方唱罷我登場,最後他們拍拍屁股走人,驗證了自己的理念,受苦的還是學生和老師。

若是其初衷是為了教育資源平衡配置,那就索性不要有所謂的重點學校。若是為了降低學習成本,那就限制義務階段民辦學校的瘋狂發展和輔導班的野蠻生長。若是真正為了教育好,那就使制定政策的領導和做參謀的教育專家深入教學一線,好好了解情況。

教育不改革,一潭死水,會引起全社會的公憤;

教育亂改革,魚龍混雜,會引起從教者的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