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关于“电动车行业”的分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电动行业的兴起

近几年电动行业的进步可谓神速!最初,中国市场内电动车的概念出现在代步摩托领域,当时“雅迪”牌电动车开始风靡大街小巷,在满足人们短途日常代步方面引领了市场,而且截至今日“雅迪”也依旧是中低端领域的佼佼者。

在对电动车管理空白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他品牌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并瓜分中低端市场。电动摩托基本取代了早一代燃油的小型摩托车。而且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电动三轮车也相继上市,良好的续航能力和较好的载重能力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小牛电动自行车

随着智能行业的飞速进步,智能手机走进千家万户,丰富的APP和便捷的操作使得男女老少均可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电动车行业的进步也在与时俱进,以“小牛电动”为代表的智能电动车开始充盈电动自行车的中高端领域,在结合现代化设计和智能化操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年轻一代群体更加注重生活方式、更加关心智能配置、更加倾向设计颜值的背景下,“小牛电动”以潮为进,成功拓开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取向空间,使得电动自行车不再是大爷大妈的专属。

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除了电动自行车领域,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显得就更复杂,从日系根深蒂固的油电混合动力到国内当时名声大噪的比亚迪第一代唐电动,再到当前各大车企推崇的插电混,乃至已经上市多款的纯电动汽车,汽车的电动进化更加多元,产品也更加丰富,可是进化速度却不太对等的显得太快啦!当然,这除了得益于电池组的科研成果进步,也离不开国内的新能源政策导向激励。

总之,无论是日常短途代步的电动自行车,还是迎合国家政策的新能源小汽车,无论是城市巡回的电动公交,还是载物载重的电动货车,电动交通行业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和每一个角落。

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BYD唐

这除了环保大环境需求的原因外,与国家减排指标和新能源政策以及电动车驾驶的特性也是分不开的。

时代造英雄,电动行业也必将成为今后十年不可回避的行业英雄。尤其是随着5G甚至6G的网络通讯能力普及,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电动交通行业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城市充电设施将会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政策将会进一步拓展,在电动和传统燃油动力的选择上,家庭用电动车会得到明显的市场份额,而传统燃油动力或者混合动力将更多应用在载重以及远途方面。

电动行业的隐忧

1.政策标准并不完善

目前来讲,政策引导的作用更多倾向于鼓励,而电动行业的发展随着产品的增多和技术标准的提高,更需要的是“限制”。所以在新能源政策上的“限制”将成为控制电动行业良性发展的保障。比如,去年明确的对于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限制,将速度限定在25km/h,就是一种直接体现。

2.安全保障心有余悸

电动车的主要动力电池组的技术安全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于传统燃油车,在耐温性、抗寒性、抗撞击性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电动龙头特斯拉自燃案例、电车撞击起火案例等。同时,在公用外部充电设施、端口方面的匹配度也存在问题。

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特斯拉Model3

3.车辆残值难以估计

目前国内市场的二手电动车价格相比于原车可以形容为“一落千丈”,主要还是基于当前电动市场规模小以及电池组衰减残值估算没有定性标准。无论是纯电动还是插电混,虽然厂家提供较长里程的质保和更换期,但是目前二手市场依然难以短时间内接受存在极大不稳定隐患的电动车,价格被压得很低,这样电动车的保值率就极不稳定,相比于同价位的燃油车,除了政策上的划算之外,在成本消耗上也许并不划算。

4.核心能力有待突破

要想不掣肘于人,就只能依靠独立自主。目前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比较优越,这是掌握在自己品牌内的命脉,而目前很多产品的电池核心技术并不具备,更多的是依靠合作或者采购,结合自主研发匹配的控制程序和智能配置来开拓市场。“小牛电动”采用的就是松下的电池组,这种借用资源整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崛起和拓开市场,但是也导致成本控制无法保证,虽然获得了更好的电池组动力续航表现,但是想要打中低端市场明显不可能,好在“小牛电动”产品的中高端市场定位与此并不冲突。致力于打造“智慧出行”的全球化布局,这样的合作是捷径也是良方。

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小牛电池组

5.市场导向需要纯净

用“雨后春笋”来形容电动行业并不为过,好像这个时代某一个车企的车型中不加入一块电池组就会被歧视一样,哪怕只是一块48V轻混也好!政府补贴鼓励新能源,地方上牌倾向新能源,新能源这一块肥肉谁都不想丢!那么一味迎合新能源后再重新审视当前车企的造车能力,新能源还到底靠谱吗?这到底是综合设计研发能力的产物还是催熟激化的产物?如果车企为了短期利益想瓜分政策肥肉,那么电动行业必将被搅得乌烟瘴气、鱼龙混杂。

舆论造势已经将“电动”推上了时代的巅峰,只有潜心踏实求索,才能站住脚跟,见风使舵投机倒把,只能是“一时爽快”!希望十年后的国内电动企业代表“比亚迪”或者智慧出行代表“小牛电动”依然屹立不倒,依然是行业标杆,依然是全球品牌!

电动行业的未来

今年1月份,“小牛电动”登上了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并推出基于5G通讯的首款具备L2级别自动驾驶、续航200公里的三轮电动摩托TQi,以及续航130公里的电动跨骑摩托车RQi。已经开始着手布局两轮(三轮)电动车的自动驾驶领域,筹划未来至少十年内的市场发展,将“多元产品战略、智慧出行战略、自动驾驶战略、全球市场战略”付诸于实际的研发和部署,不得不感佩“小牛电动”的前沿意识。所以,“小牛电动”的战略折射的是电动行业的未来。

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RQi

1. 锁定年轻消费群体

人数众多,购买力强大,追求智能化、轻奢化、自动化,电动行业的主要研发对象需要锁定在年轻的消费群体。

2. 把握便捷出行主旋律

社会进步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或者可以说“懒”,所以,便捷出行的主旋律必须着重把握。体现在个人或者小群体休闲、娱乐方面的电动代步设施要进一步挖掘。在非汽车形式不可替代的情形外,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们在便捷电动代步方面的需求将明显增强。

3. 电池组技术的突破

电动行业的未来依赖于电池组技术,目前,两轮市场中,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是必然性结论,而四轮市场的发展中,炙手可热的“石墨烯”电芯何时实际登场,决定着纯电汽车的使用环境和工况,也决定着未来的市场空间许可。

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AVTR概念车

4. 自动驾驶不可逆

自动驾驶国内已经研发很多年,但是目前完全意义上实现全自动驾驶依然是不可能,但是这一步已经迈了出去。目前,比较被认可的是特斯拉的AT功能,不论自动驾驶能发展到什么地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电动行业中的自动驾驶将会来的更早,因为基于电控和网控的电动车更容易实现控制。

电动行业需要扭住研发核心,警惕舆论造势倒把投机!

TQi

2010年,当我们还在用着诺基亚聊QQ的时候,绝对想不到2020年我们会捧着“巨屏”刷抖音!时间就是最好的发展,幸运如你我,10年后的世界我们能够一起见证和体验。电动行业的发展也必将日新月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