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育方針是什麼啊?從小學教育做起?

用戶110746292910


“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會”。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在教育缺失的是思想教育,尤其是馬、列、毛澤東思想的教育,更要加強愛國的政治思想教育。



喆駿


我們的教育方針是什麼,從小學講起。

我們的教育方針是什麼,從我們小學受教育的時候就很清楚了,學校大門前就書寫非常工整的楷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位德智體的三好學生。凡是從上學那一天起,我想大家都受到了這種教育,小學要好好學習,初中也要好好學習,大校我沒有上過,但是恐怕也要好好學習吧!至於三好,後來添上五講四美,我想還是三好好。因德育就是前題,德育就精神,就是品德。就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德正才是正人君子,智育就是能力,就是本領。在學校學習就是學本領的。過去老傳統也是說學會文武藝售於帝王家嘛?何況是今天的孩子們,更應該知道學會本領報效國家,只有本領越大,對國家的貢獻就趆大,象錢家三老,就是過硬的本領。才使人們永遠想念他們。身體好也很重要,最起碼不是東亞病夫,身體好,才有好心情,身體好才能使不完勁。所以說三好是小學的教育方針。我想這是可以肯定,至於添上什麼好,我想都是畫蛇添足。

方針應該兩種性,受教育者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做三好生,但是對教育者,就不能說三好了,就要記住,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合。這是主題,教育的責任是全方位的,全社會,各種謀體,名種宣傳單位,都是教育者,過去京劇四郎探母說的是孝道,而如今電視電影互聯網層出不盡,實際上就是教育,近幾年小孩到想當明星,而不是過去當科學家,現在有錢就想移居國外。學得了文武之藝,不是報效國家,而是投外國,美其名曰,深造,真是騙人的藉口。唱一首歌,演一部電影,拍一部電視劇,就賺了一般人一生都掙不了錢,這就從反面證明教育是為了賺錢的,所以才產生小孩子當明星的想法,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了現在教育業失敗的。

畢竟我是老農民,說的不妥請斧正。


安徽巢湖記憶


我感到有些教育安排有問題:有些東西可以不學,可以刪繁就簡,提高小學老師講課技巧和能力,不能照本宣科,要知道書面語言和說講語言是不同的;我有個同事,曾在一個廠工作過,小時候父母雙亡,親戚撫養,應該上小學五年級了還沒上學,很渴望上學,到學校爬窗看老師講課,後被好心老師自費供他從五年級開始學習,也沒補課,照樣考上初中、高中,高考考上吉大物理系。可以說明前5年沒學接著學也沒補課也一樣,

現在可到出現一個怪現象小學無故補課,老師從中撈錢...。


科技引導雜談


毛主席說: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勞動人民要知識化,知識分子要勞動化。學生以學為主,也要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毛主席當年為我們制訂的教育方針對培養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哥3720


教育方針:

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愛教育者在德 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

按照這個方針,我們的國家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紅色接班人。包括當今的不少高級黨政軍竽領導同志、科學枝術人才以及專家學者都是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下培養出來的。

謝謝頭條!



用戶陳維仁501


我認為毛澤東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針就很好、很明確,概括了使命、願景、途徑和目標,又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意義深遠:

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毛澤東

這一教育方針明確了我們要培養的人才:一是身心健康(德育和體育),二是有文化知識(智育),三是有社會主義覺悟,培育的就是勞動者。

鄧小平同志也指出:“要把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方針貫徹到底,貫徹到整個新社會的各個方面”(1978.9.22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的講話);為此,他還進一步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又紀律”的人才。

竊以為具體的要求可以、也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地取捨,但教育方針不宜於變去變來,更無必要畫蛇添足。比如美,心靈美就是德,形體美就是健康,外表美就是有文化氣質,難道還是化妝、整容、美容不成?又比如勞動,一切都為了應試,勞動能有什麼具體的要求?




WILLSON39


我是一個近三十年教齡的基礎教育的普通教師,看到討論教育方針問題,真得有番滋味在心頭:時代雖在進步,看看我們現在教育培養的孩子,除了一味的'分 分分'之外,還有什麼,'衡水模式'的產生,是多少教育精英,專家吹捧提倡的,'貴族'式的教育,有納'全國之精英'教育之的趨勢,教育的商業化產業化把/教育方針/一舉粉碎,再看看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沒有理想信仰,爭當明星。多少知識精英,海外學成不歸,有個別竟蔑視祖國,所有的這一切的一切,就是沒按照毛主席老人家給我們制訂的教育方針去辦,即我們的教育方針,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


手機用戶7417172057


封建社會兩千年的舊教育,學子們基本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雖然民國時期的教育,有所改革,但還是弊端重重。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全面分析了要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建設社會主義的優秀人才,發表了我們的新教育方針。

毛主席說:“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工,還要學農,學軍”……的指導方針指引下,為新中國的改造和建設,培養和造就了大批的優秀人才。他們在祖國的各條崗位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我國建成了具有獨立的工業體系,農業體系,教育體系,國防現代化建設,科技創新,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把一個貧窮落後,滿目瘡痍的舊中國建設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新中國,僅僅用了20幾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百年的發展歷程,是舉世矚目的。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毛主席的教育方針最適合我國的國情,將世世代代的傳下去。


趙紹亮


以前有句名言“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隨著中國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豐富,所以教育戰略方向也發生了改變,那就是“教育要從父母抓起”,而不是從娃娃抓起了。在計劃經濟時代,人們的生活都不能自我滿足,更談不上讓孩子上學了,教育是立國之本,是富強之源,是家庭和諧的基礎,所以,父母省吃儉用想盡辦法也要讓孩子上學,現在的中國教育一日千里,百花齊放,到處都是大學生,並且是越來越多,小學畢業的越來越少,可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的上學問題解決了,怎樣讓孩子在身心健康的環境中學習成長,這對父母又提出了新要求,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如何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也要接受教育,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對孩子的成長越有幫助,因為家長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不是物質生活的滿足,還有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培養,更不是家長權威式的教育,如果家長父母不轉變教育觀念,自以為是的獨斷專行,只能給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帶來難以想象的摧殘,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受到傷害的話,物質生活再豐富,也難以癒合孩子的傷痛,所以,現在孩子的成長主要就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學校教育,主要不是物質基礎而是身心健康的培養!



元之創客


我們的教育方針是什麼?從小學教育做起?

感恩悟空邀答:

您這個問題提得好呀,提了個現任教育部長都說不清楚的問題。

但我知道,我們的教育方針就是毛澤東思想的理念。

毛主席在五0年六月十九日,向當時任教育部長的馬敘倫先生提出的:“健康第一,學習第二。”這是對每一個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中華兒女說的要求,他老人家要求我們首先做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其二才是學習好的孩子。

並在五一年九月向渡江小英雄馬三姐贈送的八個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又是一個寄希望的要求,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必須努力做到“天天向上”,才不辜負學生生涯。

這十六個字就是我們的教育方針,我們所有的努力就是緊緊圍繞而不背離即可也。敬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