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耐藥轉移不知道怎麼辦?疫情期間,美國專家線上馳援狙擊癌症

2020年這個春節,大家都被冠狀病毒疫情阻隔住了腳步,被呼籲要儘量在家,減少外出,避免感染。但是,癌症患者如果不出去就醫,腫瘤可不會像病毒一樣被“活活悶死”,如果不加緊治療,反而會長得更快。


李女士就是這癌症患者中的一位,而且病情一直在進展中。但是,疫情並沒有阻止她抗擊癌症的腳步。無論多艱難,她都想要讓自己繼續活下去。最後,她找到了美國數一數二的肺癌專家,找到了最好的解決方案。


2019年9月,55歲的李女士出現氣短,呼吸不暢的症狀遲遲不見好轉,去醫院檢查,意外得知,已罹患晚期肺癌,雙肺多發轉移,左肺門淋巴結轉移,懷疑骨轉移。病灶穿刺活檢術的病理結果顯示:肺腺癌,低分化,TTF-1(+),ER(-),HER2(-)。2019-10-30基因檢測結果提示ERBB2(HER2)突變:p.Y772-A775dup(E20)。


因為已經失去手術機會,所以醫生建議馬上開始進行藥物治療。採取肺腺癌一線標準首選推薦方案,具體方案為: 培美曲塞 0.8g (500mg/m2) d1+卡鉑 750mg (AUC=5) d1+帕博利珠單抗200mg,第一個週期治療過程非常順利,李女士沒有特殊不適症狀。但,治療後出現Ⅲ度肝功能損害(ALT: 239.1IU/L;AST:116.8IU/L),予以保肝治療後病情好轉。


繼續第二週期治療,因第一週期治療後的肝部副作用明顯,本週期用藥減量25%,具體為培美曲塞0.6g d1+卡鉑600mg d1+帕博利珠單抗200mg,治療後出現Ⅰ度肝功能損傷,予以保肝治療後好轉。


第二週期治療完成後,進行胸部CT複查。對比之前發現:雙肺轉移結節明顯增多,較前明顯增大,最大病灶8.9cmx3.4cm,提示腫瘤進展。所以,該三藥聯合方案一線治療以失敗告終。


按照NCCN指南的治療指導,可以選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治療,納武單抗、或者派姆單抗或者阿特珠單抗,這三個藥物都是I類推薦。也可以選擇單藥化療方案,如多西他賽或者培美曲塞或者吉西他濱或者雷莫蘆單抗+多西他賽。


但是,由於先前的基因檢測報告顯示,有HER2插入突變,所以李女士不想直接進行後續化療,因為再耐藥可能就沒其他辦法了。之後選擇參加了一項新藥的臨床試驗,藥物名稱為DZD9008 (一種針對EGFR或HER2突變的藥物),200mg劑量組。用藥兩個月後,再次複查,最大病灶截面積約9.4*3.3cm,病情持續進展。因此,退出臨床試驗。


由於病情持續進展,李女士說話聲音嘶啞,有一些吞嚥困難,開始咳嗽和呼吸困難,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肺炎或支氣管炎有所好轉。但是,腫瘤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還在進展。


而又趕上新冠疫情期間,各大醫院都無法順利就診,很難預約到醫生,而且先前諮詢過的醫生多數都是建議更改化療方案。李女士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於是在網上搜索,看看能否找到最新的治療方案。後來瞭解到,可以諮詢美國的肺癌專家找到美國針對這種病情的治療建議。於是,通過愛諾美康預約了美國麻省總醫院肺癌專家Christopher Gerard Azzoli教授,通過線上諮詢的方式獲得治療指導建議。


肺癌耐藥轉移不知道怎麼辦?疫情期間,美國專家線上馳援狙擊癌症

線上諮詢


線上諮詢開始後,Azzoli教授給出了很多建議和詳細的解釋:


①雖然李女士檢測出HER2第20外顯子插入突變,但是免疫組合檢測HER2表達為陰性。Azzoli教授給出解釋說,多數有HER2外顯子20插入突變的肺癌患者HER2蛋白表達不高,這是兩個概念。NCCN指南中建議,HER2突變可以使用T-DM1,但一項臨床試驗表明,HER2蛋白低表達的患者反應率較低。這並不排除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患者參加T-DM1試驗的可能性。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可以嘗試。

②針對有HER2第20外顯子插入突變的轉移性肺癌患者,沒有一項明確的、最好的治療方案。標準治療是化療,但是患者已經在使用卡鉑+培美曲塞後出現了腫瘤生長。II期試驗的數據顯示吡咯替尼、阿法替尼、T-DM1均是有效的,但是總的有效率都不高。


③有一些化療藥物是值得嘗試的,包括多西他賽+/-雷莫蘆單抗,和吉西他濱。我傾向於在嘗試二線化療之前先嚐試吡咯替尼。另外,美國有一些其他藥物的臨床試驗,包括TAK788、poziotinib(波齊替尼,備註:北京腫瘤醫院有,但尚未招募)、CLN-081、和U3-1402。這些臨床試驗顯示出了早期療效,但並不明顯優於目前已上市的藥物。


④不需要再次進行活檢、血液檢查或更多的綜合性分子病理學檢查。目前的技術還不夠成熟,無法綜合考慮多種突變。HER2突變與其他可用藥的致癌基因突變是相互排斥的。再基因檢測對治療方案的選擇沒有額外的指導價值。


⑤對於李女士出現的聲音嘶啞,可能有左肺癌症導致的左側聲帶麻痺,可以通過鼻咽鏡檢查進行診斷。該症狀可以通過聲帶調節來改善(手術或注射,需要由耳鼻喉科醫生操作)。聲帶修復不是必須的,是為了緩解症狀。吞嚥困難可以通過調整體位和選擇食物和流食(稠狀液體)來改善。


⑥吞嚥困難有可能是喉嚨或食道的問題,也可能是神經問題,要看患者有沒有同時出現其他神經問題。如果出現了明顯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或噁心,應該複查腦影像(MRI),監測是否出現新的腦轉移。


諮詢Azzoli教授之後,李女士開始使用吡咯替尼,雖然有腹瀉的正在,服用止瀉藥後耐受良好,希望這是個長久有效的抗癌藥。疫情期間不能到醫院看病,但是通過線上諮詢美國專家之後,李女士瞭解到自己還有很多治療機會。即使吡咯替尼耐藥,不想進行最後的化療,也可以到美國去參加一些新藥的臨床試驗,總之還有很多的治療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