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長達8年之久卻沒有勝負的消耗戰

(各位看官動動你的金手指敬請關注納米)

戰爭是為了有利可圖才會最後使用的一種手段。但是有那麼一場戰爭,在經過長達8年之久的戰爭以後,消耗了巨大的資源,到最後卻是誰都沒有得到好處。那麼,引起這場戰爭的原因是什麼呢?又為什麼被軍事界評價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屬於西亞的兩個鄰居,我們中國不是有句話嘛:“遠親不如近鄰”。可偏偏這兩個鄰居打了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在伊拉克方面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伊朗那邊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神聖抗戰”、“伊朗革命戰爭”。


一場長達8年之久卻沒有勝負的消耗戰

先來看看戰爭之前發生哪些重大事件。1979年2月,在伊朗發生了“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宗教領袖霍梅尼為代表的什葉派穆斯林上臺執政。而伊拉克的人口占55%是什葉派穆斯林,又有反對薩達姆政權的勢力,而霍梅尼曾經在伊拉克流放過,對當地什葉派穆斯林有一定的影響力。又號召伊拉克民眾推翻薩達姆政權,在他的影響下,伊拉克南部開始發生小規模騷擾事件。而伊拉克這邊呢?由於掌權的是遜尼派,伊斯蘭教在國家事務中的地位不高,同時薩達姆想在中東地區稱霸,控制石油主導權。

在兩國民族矛盾也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由於伊朗主要是波斯人,伊拉克主要是阿拉伯人。這兩個民族又分別在對方國內是少數民族。伊朗西部的胡齊斯坦省,是伊朗境內阿拉伯人的主要聚集區。這一地區的阿拉伯人也曾多次反抗伊朗統治,追求民族獨立。 而這一地區也是伊朗主要的石油和糧食產地,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兩國又都支持對方國內庫爾德少數民族的獨立運動。


一場長達8年之久卻沒有勝負的消耗戰

引起戰爭的主導矛盾還是邊界問題。兩伊邊界長達1200多公里,而阿拉伯河界線問題是戰爭的主要導火索。由於歷史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在1937年重新劃定以阿拉伯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為邊界,也就是阿拉伯河兩國各分一半。在1975年3月15日,雙方簽訂《阿爾及爾協議》,正式將國界確定為阿拉伯河的中央。但是由於阿拉伯河對伊拉克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通道,同時伊朗還在1971年11月出兵佔領了靠近霍爾木茲海峽的阿布穆薩島、大小通布島3個島嶼,擴大了對霍爾木茲海峽控制能力,從而引發了伊拉克的擔憂。

在雙方的宗教矛盾,民族矛盾,邊界問題的積累下,伊拉克於1980年9月22日晨對伊朗境內的主要城市和軍事基地展開空襲,兩伊戰爭由此爆發。戰爭分為4個階段:1.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2.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3.戰爭轉入消耗戰。4.兩伊戰爭結束。


一場長達8年之久卻沒有勝負的消耗戰

【第一階段】1980年9月23日,在兩天的空襲以後,伊拉克出動5個師2個旅,1200多輛坦克兵分三路向伊朗進攻。伊朗倉促間集結7個師2個旅的兵力扼守北方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的進攻。到10月底,在阻止伊拉克進攻後,開始逐漸掌握戰場主動權,並在第二年9月,集中10萬兵力對伊拉克發動阿巴丹反擊戰。1982年3月,伊朗發動“勝利行動”,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同年4月,收復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到了6月,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承認《阿爾及爾協議》有效,並從伊朗境內撤出全部軍隊。


一場長達8年之久卻沒有勝負的消耗戰

【第二階段】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結12萬部隊,發動“第一次巴士拉戰役”,控制伊拉克境內200多公里縱深地帶。同年10月,伊朗以5萬兵力深入伊拉克境內,並且對巴格達造成威脅。1983年2月到1984年3月的伊朗停止進攻之前,伊拉克軍隊基本守住了防線。為了使伊朗罷兵言和,發動了幾次小規模襲擊。同時發動了“襲船戰”。

【第三階段】1986年2月,伊朗集中9萬兵力,發動“曙光—8號”,佔領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同時,雙方的“襲船戰”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聯合國安理會為了避免戰事再次升級在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


一場長達8年之久卻沒有勝負的消耗戰

【第四階段】1988年4月,伊拉克收復被伊朗佔領達2年之久的法奧。而在同一時期,雙方發射數百枚導彈攻擊對方的城市。就是有名的“襲城戰”。伊朗在1988年7月18日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結束。八年的兩伊戰爭給雙方是兩敗俱傷:

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傷亡被俘10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

由於戰後,雙方的邊境線還是回到了開戰前的情況,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而兩伊戰爭從一開始的快速戰演變成了一場消耗戰,到最後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戰前,伊拉克外匯儲備370億美元,戰後是外債700億美元。伊朗外債450億美元。(還不包括在戰爭中損失的)國力基本被消耗一空。


一場長達8年之久卻沒有勝負的消耗戰

在戰爭中雙方都使用了先進武器:如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反艦導彈,蘇制“薩姆”和英制“輕劍”、“霍克”型地空導彈,T-72坦克等當時最先進武器,但是還是出現了在戰爭中鮮有集群化坦克長距離突擊作戰,而一戰中的塹壕戰、人海攻擊卻極為常見,甚至還出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在狂熱的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衝鋒,踩爆地雷的場面。其實這與本國兵源素質有著很大的關係,高科技武器在文化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也無從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才會被軍事界評價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的主要原因了。

兩伊戰爭就是一場從國外購買來的高科技武器卻在戰爭中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來,反而經常使用一戰時期的人海戰術來取得局部性的勝利,從而演變成長久的消耗戰。我們還可以看到戰後,雙方的領土沒有絲毫的變化,這對雙方來說都沒有佔到便宜,只是徒勞的消耗了本國綜合實力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