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之处的颜色

无色之处的颜色


人间三月了,满眼柔和的色调,微湿的风伴着泥土的清香,色彩铺陈的大地上,到处花开竞艳,层叠喧闹。感受颜色,其实就是感受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世界,感受从日常生活中所影射出来的各种画面。

发现即使无色透明的存在物,也可以通过和环境对比感受到其色彩。比如雪花为无色透明状晶体,至于雪花是什么颜色,就要看有何参照物,雪衬托于蓝天之下,是耀眼的白色,衬托于阳光之下,在半空中飘洒,折射着彩色,雪花衬托于树干之上是浅白,衬托于屋顶之上是深白,衬托于大地之上薄薄的一层,很快就成为了泥土色。


无色之处的颜色

水也是这样,水可以是任何颜色。在早晨清凉的风中,初升的太阳映射下,平静水面是水晶般的蓝色,当日午时分,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时,波光涟漪的曲线闪烁动荡,水变成了炫目的白金色,而到了落日时分,则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水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还要看是哪一个季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而到了秋天,则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天的水是宁静的,秋光清浅,秋明空旷,此时的江水让长天滤成净透,任何色彩都包含在它的清潋之中,而人们的视线也总是引到水天相接之处,这是人们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


无色之处的颜色

还有,空气不也是无色透明的吗?可是空气也是有颜色的,记得顾城特别喜欢用“蓝空气”这个词,“四下是蓝空气 / 秋天黄叶飘飘”(《有时》)——顾城的诗是透灵的,童话式的,孩子气的。蓝空气是什么样子呢?氤氲着怎样的一种美呢?黄叶漫飞,在秋天的蓝色的空气里,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我们中间谁又可以随随便便的,一只手就伸在蓝空气里?


不过,蓝空气有点太过于纯净了,我喜欢彩色斑斓的空气。当夕阳挂在树梢上,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天地之间,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而黑暗尚未来临,这些绚烂的空气被晚风吹拂着,点染着最后的激情。

真的,在一切透明无色的地方,都有着流动变幻的色彩,那些颜色渲染了我们的内心,那么富有光泽和生命的气息。每一种颜色里都有光,每一道光中都有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