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三个时刻,第一反应是“吐”,而非哭!

说到“吐”这件事,我想没人比晕车晕船的人更能感同身受了。这就像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没法儿不吐。

当然,这是可以克服的,不停地坐车,习惯这项行为就可以了。就如同《庆余年》里范闲第一次遇见未婚妻林婉儿时,说过的一句经典台词:“吐着吐着就习惯了。”

人生这三个时刻,第一反应是“吐”,而非哭!

但人生某些时刻,是没法用习惯来打破的,生理行为可以人为干预,但心理行为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阴影。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上,婚姻里,都会遇到让你反感想“吐”的瞬间。

频繁的工作,让你产生心里阴影时,想“吐”。

在《圆桌派》中,王晶导演讲述早年拍戏的经历。有一年,他导演了三部,监制了七部电影。白天黑夜都没休息,全在拍戏。

有时候,一个夜班得跑两个地方,六点到十二点在一个地方拍周星驰,十二点以后又得开车去另一个地方拍成龙,直到天亮。

当时拍戏是用胶卷,每次开机都有胶卷“呜呜呜……”的声音。有一次,他来到片场,突然开机听到胶卷的声音,简直想吐。

人生这三个时刻,第一反应是“吐”,而非哭!

当一个人一直频繁做一项工作,没有休息,没有娱乐,当你的生活只剩下一件事时,时间久了,就会感到厌烦,本能想“吐”。这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证明你该休息了。

很多设计师朋友也一样,有时候赶项目,没日没夜的加班,一双眼睛盯着电脑,每张图都要精确到一个像素,不能有丁点失误。时间久了,看到电脑,看见图就会想“吐”。

当你在工作时,身体产生这种反应,证明你的身体已经达到临界点,必须得休息充电了。

为什么我们说不能熬夜,工作之余,需要去锻炼,去外面踏踏青,购购物。因为身体本身除了食物的营养均衡,对外在生活也得“营养均衡”。

只有身体足够的休息,生活足够丰富,人生才会开怀大笑,不会“吐”,也不会哭。

工作可以有,但不是唯一。

当“残疾”的婚姻,遇到“残疾”的身体时,想“吐”。

婚姻之所以需要爱情,是因为当我们年老色衰,躺在床上不能动,吃喝拉撒都得别人伺候的时候。那个曾经睡在你旁边的人不会嫌弃你,会给你端屎端尿,擦身体,讲旁人听不懂的情话。

如果你和另一半没有感情,没有爱情羁绊。当你生病,年老时。在他眼里,你是一个累赘,一种负担,而非丈夫或妻子。

人生这三个时刻,第一反应是“吐”,而非哭!

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曹七巧就是因为钱嫁给姜家二爷,二爷是个瘫子,只能每天躺在床上。

这是一段因利益而结合的婚姻,曹七巧为了钱,姜二爷为了找个能伺候他的女人。

但结果呢?曹七巧不甘寂寞,去勾引小叔子。她说:“你碰过他的肉没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麻了,摸上去那感觉……天哪,你没挨着他的肉,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

说着说着,七巧便顺着椅子滑下去,蹲在地上,她不像在哭,简直像在翻肠倒胃地吐。

除了护工,因为工作和责任,会常年累月地照顾一个残疾不能自理的病人。就只有他最亲近的人了。父母会早他离去,兄弟姐妹会有自己的生活,就只有伴侣能一辈子陪着你,不离不弃。

人生这三个时刻,第一反应是“吐”,而非哭!

所以,找一个好的伴侣很重要,一段有爱情的婚姻也很重要。只有这样,夕阳西下时,她会推着轮椅上的你去公园散步,去河边踏青,说你们过去的往事。

而非把你放在家里,叫天天不灵,叫人人不应。等她打麻将回来后,看着你一脸嫌弃。

对于洁癖的人,遇到伴侣出轨时,想“吐”。

也许你会认为,现在社会特别开放,男女同居很常见,那偶尔出轨也没什么,只是解决生理需求而已。

但对于出轨,有些人却是零容忍的态度。

文章和马伊琍的婚姻,就曾让吃瓜群众津津乐道。当时文章出轨,马伊琍因为彼此捆绑的利益,因为娱乐圈规则,选择原谅。

一旦这些捆绑消失,她马上选择了离婚,毫无回头的余地。

人生这三个时刻,第一反应是“吐”,而非哭!

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我身边很多女人说:“如果另一半出轨,会觉得他变脏了,如果再在一起生活,只要发生床上关系,就会想吐。”

也许他们会因为家庭,因为孩子还维持着这样的婚姻,但心理已经出现隔阂了。当然,可能伴侣真的改好了,时间会让一切褪色,他们再次回到事情发生之前。

但有时候,杯子碎了,再粘起来也不是曾经的那个了。当今社会,婚外恋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病”,很多男女都对此孜孜不倦。但很多婚外恋,最终的结局都走向了离婚。

如果你还珍惜这段婚姻,如果你曾经爱过你的伴侣,就尽量别让她“吐”了,难道她为你生孩子时,吐得还不够多吗?

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对婚姻,每个人都应该怀有最起码的尊重和感恩。

结语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忧悲恼。这些时候,我们除了哭,还会“吐”。

“吐”也是人生的一场修行,由生到死,由爱到憎,都会“吐”。工作累到反感时,会“吐”。生病时,会“吐”。感情洁癖时,会“吐”。

这是一种生理本能,也是一种心理依托。

希望每个人都不是“吐着吐着就习惯了”,而是在“吐”这门学问里,学会如何健康生活,如何经营婚姻,进而过好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