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文水女人不一般 個個都賽劉胡蘭!為咱文水人頂起!

呂梁日報 實習記者 王衛斌


文水縣是革命英雄劉胡蘭的家鄉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故里,這裡的女人不一般,梁冠英就是當地人心中不一般的女強人。


咱文水女人不一般 個個都賽劉胡蘭!為咱文水人頂起!


她生活在文水縣劉胡蘭鎮保賢村,身為山西牧標牛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她用“能折騰、夠野性、有慾望”的九字訣書寫了一段“從負債600萬元到年銷售額達4億元”的傳奇人生,榮獲了全國婦女“雙學雙比”活動能手、山西省優秀女民營企業家、山西省“三八紅旗手”、山西省“巾幗創業明星”、呂梁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光榮當選為保賢村黨支部書記、文水縣婦聯兼職副主席、市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等職務。她的脫貧致富事蹟成為央視七套等全國主流媒體廣泛宣傳的典型。

勇於擔當 逆境中企業大發展

梁冠英曾經是一名幼兒教師,她公公創設了一個小作坊熟肉製品廠,經營不到三年欠債500多萬元,焦慮和愁容讓公公臥病在床,梁冠英和丈夫只能一邊維持著生意,一邊照顧重病的公公,最困難時候,一家人湊不出1000元醫藥費。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此時,一個陌生人找到梁冠英夫婦,提出要買20噸生牛肉,出價比當時市場價翻了近1倍。這個客戶還說他只要牛墩子肉(這種肉在每頭牛身上最多超不過30斤),還要求貨到才付款。

與一個遠在千里而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做交易額高達80萬元的生意,對方要求如此苛刻,出價反常還要求貨到付款,存在很大的風險,萬一被騙可能血本無歸,換做誰都會顧慮重重。加上家裡之前的幾百萬元外債,丈夫和公公都不敢接這個生意。但梁冠英卻有自己的想法:接下訂單,至少還有成功的希望。如果放棄訂單,連一點翻盤的機會都沒有了。反正已經虧了幾百萬元,即使被騙,大不了再虧個幾十萬元,她決定冒險搏一把。

梁冠英經過不懈努力,終於說服公公同意接下這筆生意。她東拼西湊跑了二十多天,終於按客戶的要求湊齊了20噸牛肉, 給對方發貨。貨車一走,梁冠英懸著的心卻始終放不下來。直到三天後,對方電話通知“錢已打款”,全家人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第一次順利合作後,對方又下了更多訂單,靠著這筆生意,梁冠英在生意場上實現了絕地反擊、絕處逢生,三年還清了所有債務。

梁冠英初出茅廬就旗開得勝,讓病床上的公公做出了一個常人難以置信的決定:讓梁冠英當公司的掌門人。

創新思維 讓企業脫胎換骨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是生意場上的秘訣,但梁冠英作為企業家,卻免費為生意合作伙伴提供商業服務,成為別人眼裡的“大傻瓜”。2003年底的一天,梁冠英聽客戶說,天津有個大公司,做的肥牛捲入口即化,供不應求。她一聽,一分鐘都沒耽擱,連夜跑了600多公里,去天津學肥牛卷加工技術。見到企業老闆後,交談中梁冠英發現了新的商機,對方儘管發展成了大公司,但因為身處天津,地理位置有限,一直沒有穩定而大量的肉牛供應源。得知對方缺牛,梁冠英心裡樂開了花,自己老家有著百年的牛肉屠宰歷史,養牛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梁冠英馬上提出,她願意免費幫對方收購肉牛,免費提供屠宰場地,免費購買新設備,免費幫人家分割肉類。“四個免費”下來,除了維持員工工資,自己幾乎一分錢不賺。天津這家公司一聽,覺得這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事。2004年,他們順利開始合作了。

這件事再次把梁冠英推上了風口浪尖,村民都說,公公的這點產業就非讓這個兒媳婦敗光不可。梁冠英完全不在乎別人的議論。她想的是放棄公司一年的利潤,獲得對方的整套生產線和技術,比企業自己在市場上摸爬滾打進行摸索的試錯成本要低得多,這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好事,對於成本核算來說,絕對是合算的買賣。梁冠英和這家天津公司達成1年合作協議,等到期之後,天津公司撤走,大家才恍然大悟:梁冠英雖然舍掉了一年的利潤,卻得到了全套的流水線和技術。小公司也搖身一變,成了正規的大型加工企業。一年利潤換了一個工廠,有了吊宰、排酸等技術,還把產品種類豐富到100多種。梁冠英沒有投資一分錢,就得到了對方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培養了自己企業的技術工人。

人們又一次感到,這個女人就是不一般。

永不懈怠 發展中先富帶後富

2006年,梁冠英決定投資千萬元建一個萬頭牛養殖場,由於一時拿不出這麼多資金,有人勸她再等等,可她堅持借貸也要建。2006年底,梁冠英終於建成了當時山西省最大的萬頭肉牛育肥示範基地,利用當地生產白酒產生的大量酒糟拌草料喂牛,不僅營養豐富,還變廢為寶,降低了成本,實現了生態養殖。2007年,全國牛價大漲,梁冠英一年就賺到純利潤500萬元。後來,她又拓展熟食加工,開發出滷牛肉、辣味牛板筋等一系列休閒零食。如今的牧標公司穩坐山西省肉牛行業頭把交椅,成為畜牧養殖行業的標杆和翹楚。2018年6月22日,牧標公司在“新三板”順利掛牌上市。梁冠英說:“目標將緊緊圍繞‘模式做新、企業做強、產業做深、鏈條做全、品牌做紅’的發展戰略,依託牧標肉牛產業優勢,逐步打造集文創旅遊、生態養殖、休閒度假、智能製造、物聯網建設、社區生鮮終端智能店於一體的牧標產業生態系統。”

飲水思源。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梁冠英沒有忘記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在文水縣劉胡蘭鎮保賢村,她幫助村民劉振平貸款50萬元擴大肉牛養殖規模。養殖戶老韓說:“我們原來只是養殖百十來頭牛的家庭作坊,通過樑總經濟上的大力支持,我們現在已經養了三百多頭牛。”

梁冠英滿懷深情地說:“蒼兒會是文水縣比較集中的貧困鄉鎮,我們就幫助老百姓貸了一些款。現在有32戶精準脫貧戶已經開始養牛,每一戶年收入可以增加8000元左右。下一步就是再擴大規模,爭取在文水縣實現1000戶貧困戶每家養一頭牛,併為這1000戶貧困戶解決1000頭母牛,幫助他們脫貧致富。”2014年開始,牧標公司所屬的山西胡蘭食品有限公司無償為全縣309戶肉牛養殖戶提供貸款擔保,幫助他們獲得郵儲銀行1.25億元的小額貸款,併為他們爭取到政府貼息200餘萬元。

厚德載物,眾望所歸。梁冠英的善行義舉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讚譽。她在沒有硝煙的脫貧戰場上,譜寫了蕩氣迴腸、可歌可泣的新時期呂梁英雄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