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6月24日,一個晴朗的週末,

夏日的微風輕撫

遠山含黛,田野青青

這個安靜恬淡的富川瑤村

鄉道上行走著一群身著瑤服的鄉親,

迎來了遠道而來的貴客!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原來,今天有一批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的專家教授

專程慕名而來,到富川葛坡青山腳村採風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還記得,不久前賀州學院舞蹈系的師生剛來過

(一群藝術小姐姐圍觀瑤族阿媽?)

這麼快,就聲名遠播,

把北京的中央級藝術院校專家吸引來了!

到底這個村有怎樣的魅力呢?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答案就在這“土味十足”的原生態瑤族工藝

和原汁原味的正宗瑤族蘆笙長鼓舞藝術!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富川的平地瑤文化十分燦爛多彩,有平地瑤特有的“吹笙踏鼓”;有完整的《千家峒榜文歌》、《十二姓人師賢發燭歌》;有色彩斑斕的織錦、刺繡。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瑤族土布織錦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牆上這五彩斑斕的布匹

都是瑤家阿媽一經一緯,手工織就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用過的富川人都知道

這種土布不僅有濃郁的民族風情

而且冬暖夏涼,吸汗、沒有靜電

非常舒服和環保,在工業發達的今天

是不可多得的民間瑰寶了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蘆笙長鼓舞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蘆笙長鼓是富川的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果你對這位95後瑤族小夥徐維生有所瞭解

就知道青山腳的蘆笙、長鼓全部是他手工製作

潛心鑽研,只為還原瑤族先祖的悠遠回聲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徐維生,瑤族,出生於1995年9月,系廣西富川葛坡鎮老屋櫟村的一名“特殊”農民,曾是廣西師大聲樂系學生,為了傳承瑤文化,他選擇回鄉創業。在農忙之餘,走遍富川、恭城及江華等有平地瑤人分佈的地方,詢問了很多長者,拜訪過很多師公。義務承擔起收集整理平地瑤文化的責任。經過幾年的走訪調查,收穫頗豐。現整理出散落在富川民間的瑤族舞蹈“吹笙踏鼓”,共有八套,分別是 齊堂笙,平鼓笙,拜笙鼓,頭拜鼓,四拜鼓,高平堂鼓,矮平堂鼓,四門鼓。還整理出完整的平地瑤《千家峒榜文歌》、《師賢發燭歌》等。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徐維生因材施教,組織村裡四十多名瑤文化愛好者吹笙踏鼓、唱山歌、織錦布。他經常進大學課堂內講學,與在校學生交流分享瑤族文化。同時還自己動手製作蘆笙、長鼓和織布!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瑤族長鼓舞俗稱“吹笙踏鼓”。“踏”在平地瑤話中是為“朝拜”的意思,踏鼓,是平地瑤民間的一種祭祀活動,主要出現在“還盤王願”和豐收之後,屆時,瑤民請出象徵始祖盤王的大長鼓舉行“祭祖賽鼓”儀式,載歌載舞,以敬始祖盤王的恩情以及大自然的饋贈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瑤族是一個飽經滄桑的民族,歷史上因戰亂而顛沛流離,被稱為中國“吉普賽人”。蘆笙長鼓舞,不僅是一種藝術,更是瑤人對夢裡家園千家峒、對先祖足跡的追尋,它是瑤人的文化根源!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富川平地瑤民間有十二年一屆的還願儀式,平地瑤話稱之為“踏祖公”,這就是平地瑤的還盤王願儀式,“踏祖公”儀式舉行要做三天三夜,屆時全村齋戒,要請師公做法,請歌師唱祖宗歌,請長鼓師徹夜吹笙踏鼓,正天時,會抬祖公像出遊,最後燒花樓宣告儀式結束。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面對遠道而來的客人

青山腳的瑤胞沒有以舞臺表演的形式呈現這一瑰寶

而是以完全原生態的方式“再現”這一民俗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在田間,在地頭,在空地……

每個地方都是瑤人的舞臺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踏雨而歌,沐風而舞,這種來自田野的藝術

才是藝術家們所追尋的原汁原味的瑤族風情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大長鼓的的製作規矩為“出鼓為雙”,用竹釘固定,單個鼓裡有六根竹釘,一對鼓為十二根竹釘,寓意十二姓人。因為長度問題,製作起來很難,製出一對,要耗費數月時間,這是對技術及耐性的極大考驗。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踏”大長鼓是平地瑤特有的習俗,它是平地瑤人心中盤王的象徵。一般出現在祭祀場合,大長鼓立起來有兩米高,一個鼓分公母兩面,“踏”大鼓時,將鼓懸空掛起,由兩個人分別打公鼓面和母鼓面,再由師公帶領一群人吹奏蘆笙舞小長鼓,口喊號子,敲著小鑼,圍著大鼓隨著大鼓的鼓點翩翩起舞,朝拜大鼓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來自賀州和北京的專家、老師都為之著迷

紛紛技癢,忍不住一試……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富川位於萌渚嶺與越城嶺餘脈上,富川平地瑤先祖,是古代的過山瑤接受當地官府招安而來。在富川的沃野定居已有近630年之久,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他們在保留了古瑤族文化的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平地瑤文化。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平地瑤人在富川很分散,在富川每個鄉鎮,都有分佈,主要聚集在新華鄉。富川平地瑤人說的話是 (du)都話。都話是南嶺土語,分為 七都話,八都話,九都話。因此,民間又被稱為

幾都瑤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七都瑤分佈在白沙鎮,蓮山鎮,柳家鄉,新華鄉,福利鎮,石家鄉。八都瑤分佈在石家鄉,葛坡鎮,城北鎮,麥嶺鎮。九都瑤分佈在城北鎮,朝東鎮,油沐鄉。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藝術家們從這裡獲得了來自瑤族的瑰寶

相信必將為他們的創作提供更多靈感

增強藝術作品的生命力!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也希望富川人自己

對本民族的文化根源不能忘本

多一些像小徐這樣的年輕人

有民族使命感和擔當

將本民族文化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唯有民族,才是世界的!

聲名遠播!廣西富川一古瑤村引來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圍觀……

為正宗瑤文化的復興和發揚

走出富川,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加油!

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