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會虧損快速而嚴重?永遠不要All In?

為什麼你會虧損快速而嚴重?

我們先來計算一組簡單數據:一個月30天,其中下注20天,每天下注一個單場,每次100¥,按照1.9的賠率,猜對比賽,+90¥,猜錯比賽,-100¥。假如一個月20次的整體命中率為50%的話,那麼將一個月下來:總投入2000¥,虧損200¥,佔比10%。單純這樣看,會以為競彩還是風險係數不那麼高的理財種類(姑且稱之為理財吧)。很多朋友會炒股,知道2000¥投入股市一個月的波動非常容易超過-10%~10%。

可實際中了,你自己,和你所知道的玩競彩的大多數朋友們一個月下資金波動幅度要比股市大得多,可能全部虧損。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麼分20次,每次一場玩,很多人的投注方式會是50,500,1000,剩餘的全部資金。雖然all in的本意是指將剩餘的資金全部押上,但是你可以把下注超過資金25%的很多重注也理解為all in。這種玩法將本來的20次下注,縮減為了可能只夠3~4場的資金量,20場所體現的50%的顯著概率變成了3~4場極不確定的概率:也許0%,也許100%,沒有人能確定一定會是什麼命中率,一切變得聽由天命了,因為也許沒有第5詞,第6次,第20次機會了。快速而嚴重的虧損由此發生,所以很多跟投彩友面對一些推薦人的3連黑,4連黑沒有辦法控制情緒,沒有辦法像在球場上說句「把球給我,我要回家」那麼簡單,只能罵爹罵娘了。

更值得探討的是「為什麼你會選擇all in?」

為什麼你會喜歡嘗試all in?

因為大多數人對自己的預測命中率都是沒有信心的,對推薦人的長期命中率同樣信心不大,如果達不到70%甚至更高的命中率,堅持20次投注也賺不到什麼錢,實在沒有誘惑力。而1場比賽,或者3~4場比賽的命中率是可以期望達到75%以上的,人們更願意相信這個概率。(事實上,猜對一場80%的概率的確要比猜20次達到75%的命中率容易)。雖然如此,可彩友為什麼願意為這種概率去嘗試all in,去冒如此大的風險呢?

一句「富貴險中求」,不知道坑死了多少本可健健康康地看球玩彩的體育愛好者。「富貴險中求」這是被錯誤運用在競彩屆的一句話。富貴險中求,這句話本身沒有毛病,代表著一種不同於穩健投資的另一種投資理念。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比特幣剛火的時候,有一種觀念就是:你現在有2萬元,存著,2年後也只會收到幾百元的利息,但是你去投資比特幣,虧了,大不了賠了2萬,而如果價值翻了幾翻,你可能贏得不菲的財富。最終的事實是比特幣價值迎來了爆發性增長。這樣的例子的確很激勵人,但是很多人居然簡單粗暴地把這個理念移植到了賭球,為了幾倍的賠率都可以去all in,甚至迷戀玩賠率奇高的「富貴險中求」。

而真正的「富貴險中求」比特幣的例子和競彩有著兩個顯著的不同:其一在於「週期」不同,比特幣這種情況會在較長的週期(幾年)出現一次,而競彩比賽則天天都會出現,幾年一次險是冒險,天天都有險則是一種必死的險;其二在於真正的「富貴險中求」是以小博大,而競彩中的「險中求」更多的是以大而「穩」博大。而「穩」字卻是來源於你自己的內心的強烈的感覺。所以後者總是因為那個不夠穩的「穩」而導致機會成本太高,常常是all in級的成本。看上去是你在賭球穩贏,但其實是球賭你穩出現強烈的感覺。

結論

所以,結論就是「只要你有All In的機會,不管你贏了多少,離失敗都只有一步之遙。」

可是競彩的遊戲規是永遠賦予你all in的機會,所以只有你自己才能控制你自己。這也是我宣傳這些理念的原因,我希望它們能影響你,進而使你能控制自己。

為什麼你會虧損快速而嚴重?永遠不要All 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