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長期“便祕”的人會患大腸癌?告訴你真正檢查的辦法

目前,我國患上大腸癌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早期症狀往往不易被人們發覺,尤其是大腸癌的高發人群要注意腸胃的健康。

50歲後,長期“便秘”的人會患大腸癌?告訴你真正檢查的辦法

大腸癌的高發人群都有誰?

隨著年齡的增長,腸胃蠕動力慢慢減弱,特別是有腸胃病的人群,最後在40歲以後就要做下大腸癌的篩查。到50歲歲以上的人,應該做腸鏡檢查。

以及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長期吃高蛋白、高熱量、低膳食纖維食物的人都應該警惕這種癌症。

50歲後,長期“便秘”的人會患大腸癌?告訴你真正檢查的辦法

有的人說,中老年人容易便秘,那是不是他們會得大腸癌呢?

在說腸癌和便秘之間的關係之前,大家先要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便秘。有很多人理解的便秘,只是幾天沒有排便,並且排便時十分費力,就算是真正的便秘了。

50歲後,長期“便秘”的人會患大腸癌?告訴你真正檢查的辦法

其實這種想法只是人們固有的觀念,並非一天一排便才是正常的。在醫學上也有對便秘的解釋,其中提到真正的便秘是有幾個條件,分別是大便乾結、排便困難;一個星期之內排便次數少於3次;前2種條件的基礎上,可以長達半年的時間。

只有這3個條件都滿足,才是真正的便秘。如果你真屬於這種情況,也並非就會患上大腸癌。目前有研究證明,便秘雖然對人身體以及心理會有影響,但不會使人患上大腸癌。

50歲後,長期“便秘”的人會患大腸癌?告訴你真正檢查的辦法

在便秘的危害上,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局部性危害,還有一種是全身性傷害。因為機體受到便秘的影響,往往會讓人在排便時費力,因為過於用力,就容易引發痔瘡,甚至是肛門脫裂等危害。

長期下去,就容易對人心理造成壓力,甚至是影響人們日常的生活狀態。對於本身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遇到這種情況,排便過於用力還有可能誘發腦卒中、心梗、腦梗的危險。

50歲後,長期“便秘”的人會患大腸癌?告訴你真正檢查的辦法

所以,這些危害中並不包括大腸癌,大家不用過於擔心。反之,有研究顯示,因為大腸癌會引發便秘。在高發人群中,一定要注意預防大腸癌。

在大腸癌的檢查方法上,腸鏡是最直觀的方式,在人們檢查腸鏡時會藉助一條較細且能夠彎曲的管子,通過肛門進入到腸道。也正是因為這種做法,人們在檢查過程中會感受都疼痛。

50歲後,長期“便秘”的人會患大腸癌?告訴你真正檢查的辦法

如果你對各種疼痛感比較敏感的話,可以選擇無痛腸鏡,可避免檢查時的不適。

對於腸癌的高危人群,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進行大腸癌篩查,每3年左右一次,如果50歲以上人群,已經發現了腫瘤,也可以每3年進行一次複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