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看與寫哪個對你收穫大?

農村土秀才


看是吸收,寫是付出。如果簡單地回答,似乎是看的收穫大。

其實不然,看與寫,是分不開的。看到的東西,是別人的思想,別人的認識。是現成的東西。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舉個例子吧,達爾文有個進化論,從開始到現在,幾百年了,應該說是定論了吧?現在為什麼又被科學界提出責疑?所以說,看到的東西,得要通過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去粗取精。那麼,是不是寫就是收穫大了呢?寫東西,是肯定要動腦筋的,要分析,要推敲。不能隨便寫,輕率地下結論,尤其不能人云亦云。得要有自己的思想結果在裡面。可是問題來了,經常寫,最後頭腦裡的東西都枯竭了,寫不出來了,怎麼辦?就得去看。董卿,人們都承認她是一個有知識有才華的主持人,為什麼她會在主持一段時間後要出國去深造?她說要充電。對了,這就是看與寫分不開的原因。董卿很愛看書,如果不是愛看書,她不可能那樣知性。所謂厚積薄發。看的多了,說話,就會很明智,看問題就能舉一反三。

這裡的看,不是你說的看資料,也不是看新聞。是看書,而是不是速成本。看書要看原著。看的書多了,看問題就能觸類旁通,就能全面分析。掌握的智識多了,說出話來就不會是浮淺的,不會是片面的,有說服力。

看過的東西,加上自己的思想,就會有新的理念出現。這才是收穫。


荒山無泉


看是輸入,寫是輸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這個道理。閱讀是積累知識,像存款一樣,積少成多,積腋成裘。把知識銘記在大腦中,用時就能展現出來。如果腦子空空,怎麼寫出好的文章呢?光看不寫也不好,常練筆,把看到的,聽到的內容寫出來,要經過大腦的編程。這個過程是開發智力的過程。在寫作過程中融入了深切的體會,感悟,聯想,把看到的材料活龍活現地用文字表達出來,形成書面語言。這是作者的再創造。看是花,寫是果。是學習,實踐的過程。所以,看和寫都很重要。。





步蘭香407


看,就是眼睛說我會了,腦子說我會了,嘴巴說我會了。手說,你們都放屁。

看的時候,可以思路清奇,寫的時候,卻只能幹咬筆頭。


孟想啟航的小學生想要


看後學會思考,並且寫下來,才是學有所得


墨雨無痕46202


看與寫對於一個人的收穫一樣大。


徽客傳奇


多讀,多思,多寫,寫作無竅門,任何一行都有天才,與勤奮無關,寫作也不例外。


賴頭充


我個人認為都很重要。我們自己要想真正很好的學習,那就必須要看還要寫。


玲子日常vlog


看是看竹,提高的是觀感認知。

寫是成竹,證明認知已定型,即胸有成竹。

你心中的成竹,與真竹的差距,還要在不斷的看與寫的循環中漸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