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啟動特殊程序加快重大投資項目用地審批

3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重大投資項目開工復工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會上,自然資源部辦公廳主任劉國洪表示,現行土地審批制度確實存在審批週期較長的問題,為此通過推動《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推進一系列制度的改革,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自然資源部啟動特殊程序加快審批,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相信復工復產重大投資項目用地審批絕不會耽誤。

第一,通過修改《土地管理法》解決審批層級過高的問題。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在主要解決“三塊地”改革的法律依據的同時,按照中央“放管服”的要求一併考慮,適度地調整土地審批制度,把改革土地審批制度內容,納入到《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意見。新的《土地管理法》已經於1月1日正式實施,按照新法的要求,由國務院批准的城市批次建設用地和除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單獨選址項目這兩項審批事項,法律規定現在可以授權省級政府行使。

第二,“多審合一、多證合一”等一系列改革舉措解決了審批環節多的問題。新一輪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以後,實現了“多規合一”,對原來屬於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兩個方面許可的各個環節進行整合和合並。同時還推進了“多測合一、多驗合一”,簡化了審批環節和申報材料,審批效率進一步提高提升。

第三,啟動特殊程序,有力應對疫情。創新工作方式,開展網上聯審,用遙感影像對比等方式,臨時替代原來規定的實地踏勘等戶外作業,同時啟動集中調動人員、集體聯合審查、提前介入項目前期,一對一用地特殊服務。在這些特殊程序下為復工復產投資項目儘快落地提供更加及時、精準的用地保障服務。同時一些地方大力推行標準地的供應改革,把原來用地效率、環保達標這些前置許可事項改為批前承諾、信用擔保、事後監管的方式,進一步加快項目落地進程。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