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內蒙古要聞及抗擊新冠肺炎快報

內蒙古已有14位新冠肺炎康復者成功捐獻血漿

3月22日,呼和浩特市兩位新冠肺炎康復者在自治區血液中心位於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的採血屋分別捐獻了400ml康復期血漿,共計800ml。至此,內蒙古自治區已有十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成功捐獻。

兩位女士在捐獻前表示:“我們現在感到既緊張又激動,因為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回報社會”。

3月23日·內蒙古要聞及抗擊新冠肺炎快報

捐獻者萬女士


3月23日·內蒙古要聞及抗擊新冠肺炎快報

捐獻者彭女士


獻血者萬女士、彭女士經過核酸檢測,分別於2月3日和2月6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均在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接受治療,於3月3日、3月5日相繼治癒出院。彭女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當她想到能成為自己兒女的榜樣時流出了激動的眼淚,她說:“寶貝們,媽媽來捐獻自己的血漿了,長大以後,你們也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3月23日·內蒙古要聞及抗擊新冠肺炎快報

在自治區紅十字會的大力推動下,經呼市紅十字會等相關部門動員,對呼市已痊癒的7位新冠肺炎康復者進行篩選、評估和知情溝通,有兩名捐獻者符合捐獻條件。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兩位康復者毫不猶豫地選擇捐獻血漿,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挽救其他患者的生命,將愛心傳遞、讓生命延續,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表達一份感恩之心。

3月23日·內蒙古要聞及抗擊新冠肺炎快報

兩名捐獻者採集血漿完畢後,自治區紅十字會、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向兩位捐獻者頒發了“感謝狀”和榮譽證書並贈送了愛心營養禮包。

我們希望更多的新冠肺炎康復者積極行動起來,加入到救助他人的隊伍中,在自己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伸出手臂,捐獻血漿,為更多重症患者臨床救治提供有力武器,帶來新的希望,讓愛心接力、讓生命延續!

內蒙古旅遊星級飯店和公共文化場所復工率達六成以上

3月22日,內蒙古165家旅遊星級飯店恢復對外營業,1.213萬家公共文化場所、136家旅遊景區恢復對外開放,復工率分別達到63.71%、80.51%和28.75%,其中旅遊星級飯店、公共文化場所復工率達到六成以上。

自3月16日自治區政府決定將全區103個旗縣(市、區)疫情風險等級全部調整為低風險以來,內蒙古文化和旅遊戰線準確把握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變化,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精準有序推動文化和旅遊行業復工復產。

3月22日,自治區文旅廳下發《關於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遊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務必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並積極推動文化場所、旅遊景區、星級飯店等文化和旅遊企業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持續開展“內蒙古人遊內蒙古”活動、鼓勵建設集文創商店、特色書店、文化娛樂場所等多種業態的消費聚集地,把文化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依託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打造群眾身邊的文化消費網點。鼓勵依法依規對傳統演出場所和博物館進行設施改造提升,合理配套餐飲區、觀眾休息區、文創產品展示售賣區,營造更優質的消費環境。加快推進“互聯網+旅遊”,強化智慧景區建設,實現實時監測、科學引導、智慧服務。集中開發一批常態化、特色化夜間文旅體驗項目,優化文化和旅遊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等服務,不斷繁榮假日和夜間經濟。(記者 趙曦)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開展環境衛生“清潔周”行動

小到街道上的各類公共設施,大到城鄉結合部的積存渣土……3月21日上午,回民區啟動“環境衛生清潔周”專項行動,對轄區內進行了精細的環境衛生專項治理。

3月23日·內蒙古要聞及抗擊新冠肺炎快報

當日,在金海國際五金機電城內,專項行動檢查組現場督導各職能部門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開復工的準備,落實好相關管理規定,檢查的內容包括店鋪門前三包落實情況,是否店外堆物以及垃圾清運等方面。回民區城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逐戶排查,發現其中一家銷售機械的商鋪門前堆放了許多物品,執法人員與商戶進行了溝通,對門前物品進行了暫時扣押。

“結合疫情防控和我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相關要求,今天我們對金海五金機電城內部的攤位和戶進行綜合整治,要求商戶不能店外堆物和店外出攤,另外對於有些店鋪外面有懸掛物的,比如不規範的國旗、不規範的標牌,我們都要進行集中整治療,下一步我們還會配合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每天派專人巡查,要求仍不符合相關要求的商戶進行整改。”回民區城管大隊教導員孫豔紅表示。

同時,回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對店內是否配有體溫槍、消毒液等防護用品進行了檢查,要求市場內部做好消殺工作,針對返呼從業人員,市場方需要進行摸底調查和信息登記。

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瞭解到,3月21日起,回民區開展了為期一週的環境衛生清潔周活動,動員轄區裡城管、環衛、市場局以及七辦一鎮,對轄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專業市場、商場,城郊結合部等重點地段開展專項活動,各部門動員各方面社會力量,出動1000多人,大型機械車輛300多臺,從對轄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公共設施的清潔,到城鄉結合部積存的生活垃圾、渣土,都進行了集中清潔整治,同時,有關部門還對即將開學的學校等教育部門進行了專業消殺,做到疫情防控和環境衛生“兩手抓、互促進”。(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郝儒冰)

內蒙古全區春播生產陸續展開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截至3月8日,巴彥淖爾市小麥已播種6.6萬畝。目前,全區各類春耕物資調儲充足,墒情有利,春播生產自西向東陸續展開。據農情監測調度顯示,預計今年全區農作物總播保持在1.3億畝,糧食作物穩定在1億畝左右;春耕生產玉米種子供應量11.5萬噸左右,已儲備近70%,大豆、馬鈴薯、小麥等作物種子儲備充足,能夠滿足生產用種需求;化肥、農膜、農藥正在陸續調運中,接近常年同期水平,總體供應充足;全區春耕期間預計投入各類農機具310萬臺(套)以上,目前已檢修近60%,正加快檢修陸續投入春耕生產。(記者 袁溪)

內蒙古開展世界氣象日線上科普活動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自治區氣象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運用“互聯網+科普”思維,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科普活動。

2020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氣候與水”。圍繞該主題,自治區氣象局將舉辦2020年氣象科普徵文大賽、線上氣象科普知識競賽及微博抽獎、“雲”中看氣象、探秘氣象局線上直播活動等,並與科技館聯合舉辦線上課堂氣象科普講座、“直擊天氣——與氣象專家聊天”等活動。(記者 石向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