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不知的孔子:養生的核心—養德

一致承認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政治家。現則紛從不同角度給孔子戴上了種種桂冠,如:史學家、文學家、外交家、美食家等。但很少了解,孔子也是一個養生大家。查“家”者應指精通某項專門學問而言,若單憑孔子的片言隻語即尊之為家,未免失之過濫。在眾多“家”中,尚未見有養生家之譽。但孔子博學多識,確有不少有關養生之論,約略言之,梳理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1.起居2.體育 3.飲食4. 養德5.保身等供參考借鑑。

養德與養生,互為依補,不可或分。養生莫如養性,養性莫如養德。厚德載福,心善壽長。孔子對養德有過很多精闢論述,一言以蔽之,曰:“仁者壽。”(《論語·雍也》)實際上,世之仁者不一定都是長壽;反之,長壽者也不一定必為仁者。但是仁者長壽,活得有價值,有趣味,樂觀豁達,無愧於心,輕鬆自如,與世無爭。滿懷健康情緒,對生活是種享受。


我所不知的孔子:養生的核心—養德

反之,遇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煩燥易怒,怨天尤人,專為自己打算,經常想些損人利己的事,心術不正,精神不暢,如果做了虧心事,更是提心吊膽,夜怕鬼叫門,這就使心理上失去平衡,過得不會愉快舒暢、健康正常。所以養德可以養神養氣、養心,以益養生。當然,仁者並非足金,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欲成仁者,首須修德。

我所不知的孔子:養生的核心—養德


孔子在修德方面的箴言很多,均可借鑑。

例如:“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論語·里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志於道,據於德,懷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論語·憲問》)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其言有異,其在眾多孔子有關養德箴言中,那句“君子意則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一切都靠了我老祖宗的一句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誠哉是言。問心無愧,與我無干。胸懷坦蕩,心地平順。何必怨天尤人,自尋煩惱。如果長日憂憤悲鬱,想不開,冤不解,氣不平,於事無補。

我所不知的孔子:養生的核心—養德

語云: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依。任何事物都潛在陰陽相依及轉化,沒有一常不變的。“福”與“禍”繼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對立轉化。福中有禍,禍中有福,得就是失,失就是得,也就是道法自然的深邃哲理。老子是提醒人們,要認識禍與福是伴隨著人生的,人在禍福面前要清醒,不可被其迷失!用更為貼近老百姓的說法:樂觀豁達、興趣廣泛、熱愛生活、知足常樂、節哀制怒、寬以待人、外向開朗、認真負責。秉持這些特點相信都會得到各自的幸福和健康!

我所不知的孔子:養生的核心—養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